对话:妈妈,为什么要上学?
身边有很多妈妈,说自己的孩子不爱写作业.
他们会问“妈妈我为什么要做作业?”
再根本一点说“妈妈我为什么要上学?”
这个问题好大!
我曾经拿这个问题问我的孩子,我问她为什么不问我这个问题,她说妈妈你在平时已经把我灌透了.
于是我在想我是如何灌透她的.
我总结了四点:
1、拿什么撬动你的孩子?
在很多成人眼里,世界上的事,只有赚钱和不赚钱这两种.
很多事,不就是钱的事吗?
钱让很多人盲目自大,傲慢,忘乎所以。
钱也让很多优秀的人自卑、怀疑自己,甚至怀疑人生。
于是,你还可以用钱,用生存危机来撬动你的孩子吗?
我认为:你家里有的,具足的,将不再能成为孩子的目标.
这个意思是说,你的孩子很可能跟你走不一样的路.
孩子会朝着自己向往的方向走.
我暂且称之为理想生活,因为我就是一个从小被自己的理想生活驱动的人.
我有个朋友跟我说,她的孩子就说自己将来想曲迪拜当乞丐.
当乞丐算不算理想生活?
一个画家说,我曾经以为画画才是我一生最重要的事,现在发现生活才是。
与其说我们在跟孩子聊学习,不如说我们在谈人生观.
基于人生观的学习才是持久的内驱力!
在我看来,学习动力是学习生涯的最根本、最核心,所以要系统设计解决这个问题.
2、筑梦:帮她建立基于兴趣的自信!
对于孩子来说,人生观就是心中的梦想.
梦想源自兴趣.
你首先要观察孩子,发现她的兴趣。
孩子在小的时候表现的兴趣点会很明显,但是很多父母错失了这样的机会,他们会带着自己的期望和预判去帮助孩子做选择,再加上兴趣班机构会一再告知父母要坚持,于是,一种并非基于内心意愿的坚持,就四处开花了.
比如我们孩子经常问我:为什么我上乐高课的同学都是男生,连老师都是男的?
再比如舞蹈课上她会问:“为什么没有男孩子学舞蹈?”这个问题直到一个男老师出现,他用他的专业性帮助我回答了孩子的问题.
现状值得思考.
尊重孩子的个性,在充分沟通的基础上,再去发展兴趣.
我们家两个孩子:
老大从小爱讲故事,喜欢画画,有想象力,于是我会在这两方面多花时间,不断强化她的优势,给她一种成就感,她就会非常努力,因为讲故事交朋友,跟同学聊天也是一起编个故事,然后我就给她讲一些会讲故事的人,比如莫言、凯叔.
现在班级同学都知道她会讲故事,老师给她个名号叫“故事大王”,她因此在集体生活中保有一种自信,就不会抗拒学校生活.
老二爱跳舞,我就特别鼓励她将来做一个优秀的舞蹈家,给她看杨丽萍,让她多练习,给她争取上台表演的机会,还跟她描绘将来她要世界各地演出的场景,她就特别兴奋,脑子里全是五彩斑斓站在舞台中心的感觉,而且这也成为她在姐姐面前保持自信力的一项内容,随意她会非常努力.
我也会经常跟她说老师说你是个舞蹈的好苗子,比如你的脖子特别长,胳膊腿的比例都特别好之类的话,总之就是多鼓励!
因为这种喜欢,她会愿意花时间练习,因为练习她会跳得好,于是她更加自信,最后成为一种习惯.
3、梦想落地:集体学习的重要性
其实在幼儿园阶段,我就回答过一个孩子爷爷的问题,当时我们在学校门口接孩子,他略带抱怨地说“真不知道这么小的孩子能学点什么?在家呆着我们还省心.”
我能理解老人的想法,在自己手里,免去接送,免去怕孩子在学校可能被针扎的安全担忧,还免去分离焦虑的各种哭闹.
然而,我们还是要去学校,这不单单是因为孩子没人照顾,我当时告诉他,集体生活对于孩子的重要性,她要有社交,在社交中形成人格独立,这比🆚学知识更加不可替代.
到现在孩子小学阶段,我依旧在思考集体生活的重要性和不可替代性.
现如今我们学习的资源太多了,连办公场所都可以在家里,我们的知识难道不可以在一个虚拟“云学校”里完成吗?
我没有这样的能力和勇气去做教育新尝试,或者说,我依旧保留对于校园学习的认同.
我们不但需要跟书学,跟机器学,还需要跟人学,每个人都是我们的镜子.
我们还需要有温度,有情感,所以我们需要同龄人,需要学校这样的能量场,一起手拉手成长.
同伴的手,好朋友的手,跟父母的👋手是不一样的.
跟孩子讨论学校里有什么?
可以不可以在家里自己学习?
我甚至跟她讨论过我可以不可以通过去餐厅看菜单来学习语文.她自己得出结论在学校系统学习的高效性.
至于做作业,那不就是学习的其中一个小环节,这个很好解释.
4、基于梦想的纠偏
基于兴趣的梦想会不会导致偏科?
梦想如果落空会怎样?
对于这两个问题,我的理解是:
1)梦想的实现是一个宏大的叙事.
拿我们成人举例,一个舞蹈家不可能只需要舞蹈,她还需要文字、情感、音乐,诗歌、甚至几何学书法艺术修养等等,她还可能要去世界舞台,跟无数种人交流学习,舞台是很大的.
我们追求梦想,并不妨碍我们进行其他的活动.
2)要相信“过程的奖励”。
我们只需要将她引上道,一旦上道,剩下的交给时间、交给过程,见招拆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