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柳枝韭菜膏治疗痔疮,不花钱简单有效(附中药熏洗治疗痔疮)
痔疮中医辨证分为内痔出血型(见便后血点滴而下或喷射而出、大便干结)、痔核毒盛型(肛门水肿、痔核肿痛、大便干结、小便短赤)。笔者应用杨柳韭菜膏治疗痔疮取得良好疗效。
用法:取新鲜柳树枝100g烧成炭(不可烧成灰),研细末,过筛;取新鲜韭菜150g,烤制焦脆,研细末,过筛。两药用蜂蜜调成稀膏状,涂敷痔核。每日1次,3d为1个疗程,不包扎。1~2个疗程症状缓解。
讨论:《得配本草》中谓柳枝“入足阳明、厥阴经”,可祛风利湿、解毒消肿;韭菜可温中行气、散瘀解毒,主治痢疾、痔疮、痈疮肿毒;蜂蜜有抗菌消炎、促进消化、提高免疫力、润肠通便等功效。三药合用,治疗痔疮效果较好,值得临床推广。
中药熏洗治疗痔疮的护理体会
曹玉凤
承德市围场县中医院
痔疮是临床中一种发病率极高的肛肠疾病,发病群体涉及广泛,任何年龄段均有患病的可能,并且发病率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不断的增高。痔疮的主要临床表现为便血、疼痛等,给患者的生活质量造成了十分严重的影响。目前临床中通常使用自制的中药对痔疮患者进行熏洗治疗,根据临床实例证实,中药熏洗疗法可使药物直至痔疮病灶处,有助于扩张病灶血管,促进血液循环,对缓解痔疮病情十分有帮助。本文选取我院收治的痔疮患者80例进行研究,对其给予中药熏洗治疗并联合针对性的综合护理措施,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将研究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回顾性分析选取我院2015年1月~2016年1月收治的痔疮患者80例进行研究,所有入选患者入院时均经临床检查诊断为痔疮疾病,患者及其家属知晓实验过程,并签订知情同意书。其中男46例,女34例;年龄25~61岁,平均年龄为(38.3±9.5)岁;病程为0.2~2.4年,平均病程为(0.5±1.3)年。其中,24例患者为外痔,37例患者为内痔,19例患者为混合痔疮。
1.2 方法
给予所有患者中药熏洗治疗,药物可直至痔疮病灶部位,使痔疮周围受热,并扩张其中血管,促进血管内的血液循环,有助于消肿利水、止痛活血、清热解毒,最终达到缓解痔疮症状的目的。中药熏洗药方为:马齿苋30g,鱼腥草、侧柏叶各20g,五倍子、苦参、苍术、陈皮、枳壳、花椒各15g,火硝、防风、甘草各10g。取上述中药加水煮沸,然后过滤去渣,放至40℃时患者即可行坐浴,持续坐浴15~20min,每日2次,便后增加1次,7d为一个疗程,共进行2个疗程。随后给予患者综合护理措施。
1.3 疗效评定
患者疗效评判标准如下:(1)痊愈:创面结疤,上皮完全覆盖;(2)显效:创面肉芽组织新鲜,并呈现鲜红色;(3)有效:创面肉芽组织较新鲜,并呈现红色;(4)无效:创面肉芽组织暗淡,无明显改变趋势。总有效率=痊愈率+显效率+有效率。
2 结 果
给予痔疮患者中药熏洗和综合护理后,痊愈者有37例,显效者有25例,有效者有15例,无效者有3例,临床总有效率为96.3%,效果显著,见表1。
表1 患者中药熏洗治疗以及综合护理的疗效
3 讨 论
中药熏洗治疗后给予患者综合性的护理措施,具体方法包括:(1)心理护理:中药熏洗的治疗方式,操作繁琐,用时较长,患者每行一次大便后均需要进行一次熏洗,因此这种治疗方式给患者带来了极大的不便,使患者易于产生焦虑烦躁等不良情绪,不利于治疗的顺利进行。因此在患者进行中药熏洗治疗的期间,医护人员应多与患者进行沟通,为患者进行有关痔疮的发病原因、治疗方式、治疗预期效果,护理措施等相关知识的宣教,为患者解疑答惑,消除治疗过程中所产生的顾虑,帮助患者树立治疗的积极性和自信心。(2)饮食护理:痔疮疾病的特殊性导致了对饮食有着十分高的要求。痔疮患者的食物应以清淡、易消化、高营养为主,忌烟酒和辛辣,在日常饮食中多摄入蔬菜、水果等富含纤维素的食物。患者于晨起时可摄入适量淡盐水,可以促进消化以及肠蠕动。患者每日应多进行水的摄入,以保证大便通畅。当患者出现便秘情况时,可以摄入蜂蜜水,或者遵医嘱服用适量的缓泄药,出现顽固性便秘时,可给予患者灌肠治疗。(3)中药熏洗护理:对患者的身体状况作出针对性的护理指导。指导患者应注重肛门及其周围部位的卫生。小便过后,应使用清水洗净肛门周围及外阴部,并清洗干净。进行中药熬制时,应注意药剂的浓度,煮药时间,以及患者进行熏洗时的温度,以免温度过高将患者烫伤。痔疮患者进行中药熏洗治疗时,应注意观察患者的面部反应和精神变化,当发现患者存在不良反应时应立即停止中药熏洗治疗,并及时通知上级医生采取补救措施。体质虚弱群体以及老年人群体在进行中药熏洗时应有亲属或医护人员在一旁陪护,以免方式以外情况。女性患者处于月经期间时不可使用中药熏洗治疗。
本次研究选取了我院收治的痔疮患者80例,进行中药熏洗治疗和综合护理措施后,临床总有效率为96.3%,疗效显著,十分有助于缓解患者临床症状,同时价格低廉,有利于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在临床中推广使用。(本文摘自《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 2017年第5期第73页。)
本文摘自《中国民间疗法》 2017年第3期第1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