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宁波 钱业会馆
东门钱业会馆
钱业会馆左前方为东门闹市,这是和义路口,前远大楼分别为银泰百货和宁波中百。
前面是和义路公交车站。上面“史翠英”“大阿嫂”都是宁波水产广告。
这就是地处东门闹市的宁波钱业会馆。是全国唯一保存完整的钱庄业的历史文化建筑,始建于民国十四年,公元1925年,据今有八十多年的历史。会馆占地面积1521.2余平方米,坐北朝南,由前后二进,亭台楼阁、园林组成的中西式砖木结构建筑,其建筑风格别具特色。据《鄞县通志》记载,宁波钱庄业历史悠久,其势力凌驾于沪汉各埠,旧中国上海九大钱业资本集团 中,有5家是属于阿拉宁波人士开设,时有“走遍天下,不及宁波江厦”之说。
1989年,钱业会馆被列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6年5月25日,国务院批准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参观由此而入,中间漆黑的大门,只开了半扇,印证阿拉宁波人历来财不露白,闷声大发财的低调习俗,很神秘。
进入大门,大屏风挡住去路,上书宁波金融史迹陈列。左右圆柱对联:财源茂盛达三江,生意兴隆通四海。

座椅、茶几都是红木,雕花镂空镶嵌,古色古香,分列两旁,相当讲究,有气派
记载着当年宁波城区大大小小的钱庄名称地址,密密麻麻。这些资料非常宝贵,便于查找,尤其是对各钱庄的后人来说,功德无量。宁波的金融业,一向以钱庄为主体,据《鄞县通志》记载,甬上金融向以钱庄为枢纽,其盛时,资金在六万元以上的大同行有三十六家,一万以上的小同行有三十余家,最多时仅在市区多达160多家。
壁画展现二、三十年代宁波江厦一条街,店铺林立,生意兴隆。钱庄比米铺多,行人大包小包,手提肩扛,摩肩接踵,卖报的,要饭的,黄包车、三轮车、手拉车来回穿梭,一派繁华盛世的景象,刻画细致,栩栩如生。
难见黄包车,若现在坐这车到宁波东门口、上海南京路去兜一圈,绝对夺人眼球。
这么多年了,账房先生还这么认真,一丝不苟,说实话,真不忍心打扰。
这是会馆小花园,叫钱园,前面有个圆圆的门洞,刚才是从那里进来的。钱园白墙黛瓦,綠树环抱,小凉亭中西合璧,恬静自然,别有洞天。
后进楼上的会议室,是旧时宁波金融巨头决策领地, 中西风格,洋味甚浓,大吊灯、花格窗,很有气派。
这是楼上会议室过道走廊,边上有几间办公室,内外都挂有不少老照片。
老照片:1949年解放前夕,被国民党飞机轰炸后的宁波江北岸情形。
推开后窗户,眼睛顿时一亮,,一条大河波浪宽,前面是宁波著名的三江口,眼前是余姚江,简称姚江。右边是新江桥,坐落在江北区的天主教堂,最高的是通往江东的甬江大桥。
推开会议室前窗,窗外亭园花草,清静幽雅,小家碧玉的钱园绿树成荫尽收眼底。
开会,今天的会议由我来主持~~...哇,这里都有监控、探头,散会...下楼。
闹中取静,小坐片刻。
这是戏台拱顶,象个旋转中的万花筒,变幻莫测。戏台顶部的藻井俗鸡笼顶,其制作更是巧夺天工,它是用千百块精致的狭长盘花板接榫、拼搭而成,穹窿形的园顶玲珑奇妙、变化多致。梁、枋等构件上的朱金木雕,富丽堂皇,精美绝伦,充分显示着宁波工匠的聪明才智。
1994年9月在钱业会馆原址,建成了“宁波钱币博物馆”,成为全国中等城市唯一的一家展品门类较为齐全的专业展馆,在钱博界、钱币界享有盛誉。给予了高度评价。到目前止,累计参观人数已超过10万人次,使钱币博物馆真正成了宣传中国货币文化和宁波开展对外交流的又一窗口。收费:门票1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