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读闲扯《金瓶梅》(第五十五回)[下篇]
随读闲扯《金瓶梅》(第五十五回)[下篇]
回目:西门庆两番庆寿旦 苗员外一诺送歌童
西门庆打量蔡太师府第,书中有一段专文描绘,不仅雄阔华美无比,更是“门迎珠履三千,白日间尽皆名士。九州四海,大小官员,都来庆贺;六部尚书,三边总督,无不低头。”西门庆恭身进了大门,翟管家接着。西门庆见中门关着,官员都打从角门而入,好奇问,翟管家说因官家行幸过(皇帝走过),因此大家不敢走。这本来没有实际忌讳,不过是摆谱而已,表示连皇帝老儿都亲自来下顾了,太师何其荣耀。蔡太师难怪被夸耀为“除却万年天子贵,只有当朝宰相尊”,这就是评论家所谓小说“指斥时事”了。不过,大明朝的宰相一职已经被朱和尚宰了——取缔了,太师也不过是兰陵笑笑生从宋朝挪用过来的隐笔与戏笔,以讽刺将明期折腾没了的腐败权臣。西门庆跟随翟谦进了几重门,都有武官把守,“一些儿也不混乱”——这叙述调调让人忍不住想笑。人见翟管家都个个欠身相问,翟谦称“舍亲打山东来拜寿老爷”,有意给西门庆长脸。又走过几座门,转几个弯,“无非是画栋雕梁,金张甲第”——“无非”二字用得奇,如果用“旦见”就显得平淡了。西门庆便隐隐听见鼓乐之声,如在天上一般,可见府第深幽,又问:这里民居隔绝,那里来的鼓乐喧嚷?翟管家不得不为这个土包子亲家解释:这是太师老爷叫的女乐,一班二十四人,什么天魔舞、霓裳舞、观音舞都会,但凡早膳、中饭、夜宴,都要演奏,如今是早膳。西门庆听完,又鼻子里觉得异香馥馥,乐声也一发近了,翟管家亦提醒离老爷书房近了,脚步儿放松些。作者写这一段,先从西门庆眼中,再从耳中,再再从鼻中,最后以脚步结束,讽刺幽默中颇见文采。
两人终于走到厅前,西门庆未敢闯进,交翟管家先进去了,然后才挨挨排排走到堂前,这番宝气傻逼样儿或许叫人无语,如果让读者亲临这个现场,保不定更要双腿打颤,身上冷汗直冒,因此何必笑话我们西帅哥。终于见到太师了,坐在虎皮交椅上,身穿猩红蟒衣,屏风后列有二三十个宫样妆束的美女,执巾执扇侍奉——“美女”二字是原文,其暧昧与我们时下的美女之称呼同样意味深长,可见那个时代的腐朽之风气和今天多么亲近。想来一切都已经安排妥当,翟管家站在一边,西门庆朝上拜了四拜,蔡太师也起身在绒单上回了礼。这是第一次相见,太师比较勉强。落后,翟管家走近太师,在耳边暗说了几句话才下来。西门庆心领神会,又朝上四拜,算是认了干爹,蔡太师不再答礼,也就是接受了这个干儿子。西门庆以此便依父子称呼道:“孩子没恁孝顺爷爷,今日华诞,特备的几件菲仪,聊表千里鹅毛之意。愿老爷寿比南山。”蔡太师道:“这怎的生受!”用现在的话讲,就是太不好意思,我且收下了。当值的赶紧拿了把椅子上来,便请干儿子坐下。西门庆还了个揖,口里说告坐了,就西边坐着吃茶。翟管家慌跑出门来,叫进二十扛礼物摆列阶下,揭开凉箱盖子,呈上一个礼物清单,书中备细列明,眼见为实,牛皮不是吹的,西门庆近于倾家荡产了。蔡太师看了礼单,又瞧见抬上来的二十扛,“心下十分欢喜”,不由说了声“多谢”,叫翟管家收进库房去,一面分付摆酒款待。西门庆颇识趣——难怪那么喜欢应伯爵,见太师忙冲冲的,就起身告辞,太师也不强留,只叫下午早早来罢。也就是说,太师生日,上午只是各各引见收礼,下午才是正席。西门庆作揖起身,蔡太师送了几步,翟管家陪同出府,因府事太忙,又作别进去了。补作者写抬进二十扛生辰纲让蔡太师目验,真有些匪矣所思,用卜键在《摇落的风情》一书中相关评论说,“其拜蔡京为义父一节略有可读,但举手投足、言语应对之间,亦觉潦草。文中详细解说之相府景象和拜寿礼物,还要抬上当堂,一一拿给太师目验,大约也类乎三家村学究想像猜度之宫廷生活,堆金砌玉,终不过乡间土财主的放大样。原作者之熟知庙堂,补作者之揣测虚构,皆于此可证。”于此,读者亦可与第七十回,西门庆赴京朝会之传神写照相参读,自有区别。同时,这是小说中第一次直接写到蔡太师的章节,据各位专家学者的考证研究,这个宋朝的蔡太师实影射的是明朝嘉靖时的权奸严嵩,借此对应于整个社会,深刻揭露批判了明朝中后期上至朝庭权力中枢,下至民间社会的黑暗、腐朽、昏庸的社会现实,明朝不亡,简直有违天道。因此,不难看出,《金瓶梅》之被禁,除了色情文字有违世情之外,也还有官方最不愿意看到的“阴刺时事”,这在我们当下,也是极度敏感的话题。
西门庆回到翟家,吃了午饭,再到书房打了个盹,以平复一下激动的心情。蔡太师差舍人来邀请赴席,西门庆重整冠带,叫玳安封下许多赏封,做一拜匣盛放,依然四个小厮跟随,乘轿望太师府来。原来太师生日,满朝文武官员都来庆贺,因此分日做三停置办:第一日是皇亲内相;第二日是尚书显要衙门官员;第三日是内外大小等官职人员。“只有西门庆,一来远客,二来送了许多礼物,蔡太师到十分欢喜,因此就是正日,独独请他一个。”蔡太师见西门庆到来,很给这个新收的干儿面子,忙走出轩下相迎,西门庆再四谦逊相让“爷爷先行”,自屈着背,轻轻跨入槛内。二个喁喁笑语,真似父子一般,互相把盏,西门庆更叫书童取过一只黄金寿桃杯,满满斟上,走到蔡太师席前,双膝跪下敬酒,太师满面欢喜而饮。这场面俗不可耐,可见补写者笔拙,将一国之宰相写得如我们当下的村官,用夹批之言,“不谓起先层层写来的一个太师,却如此抹却。”抹却有猥琐之意,二字真是绝评。西门庆直饮到黄昏时候,赏了诸执役人,作谢告辞,仍到翟家安歇。西门庆千辛万苦跑来,就这样草草收场了。次日,打听着寻去与苗员外见了一面,吃了一顿筵燕,听了两个歌童唱曲儿,赞了一句,苗员外便记住了,定要送这两个歌童给西门庆。西门庆与苗员外饮到更深,仍回到翟家,又留连了八九日,终因归心如箭,收拾行李打道回府,翟管家苦留不住。
且说月娘率领众妾,每日在家中眼巴巴等着西门庆贺完寿诞回家,各自在屋里做些针指活,通不出来闲耍。唯有潘金莲打扮得乔模乔样,与一班丫鬟或猜枚,或抹牌,说也有笑也有,狂的没些成色。也不顾人看见,每日只在花园雪洞内踅来踅去,只想一时凑巧,能与陈敬济勾搭。陈敬济也是一心想着妇人,不时进来寻撞,见无人,便两个亲嘴咂舌做一处,只恨人多眼多,总不能尽情欢会。补写者写尽二人既大胆又胆怯的矛盾心理,颇有喜感与讽刺意味。一日,吴月娘正与孟玉楼、李瓶儿一处闲坐——前既写各在屋里,此又写三人坐一处,补写者也知道要刻意写出曲折。只见玳安慌跑进门,磕头报道说爹回来了。月娘便分付整饭伺候,会同六房姊妹同到厅上等候。西门庆到门前下轿,众妻妾相迎进去,依次拜见,各叙寒温。西门庆便将上寿经过备细说过,特别又问了李瓶儿的病情。此处可与潘金莲对读,一个是只关心着瓶儿,一个是只想着敬济,分明见出二人的感情或说注意力都有了变迁。家里又设酒接风,西门庆夜里就在月娘房里歇了,两个也是久旱逢甘雨,欢爱俱不必说。次日,应伯爵和常峙节打听来家,西门庆出来相见,难免又把在东京所见的富丽、太师管待的殷勤吹嘘一遍,两人称羡不已。西门庆且留二人吃了一日酒,常峙节临起身,低了脸半含半吐,将待寻买新房,求西门庆周济,日后少不的加些利钱送还的话说出。西门庆也许还在东京之行的兴奋状态,一时高兴,也许突然念起旧情,很爽快答应下来:“相处中说甚利钱!只我如今忙忙的,那讨银子!且待韩伙计货船来家,自有个处。”确实,东京之行出血不少,想来西门庆手里也一时有些紧,却也不会差到这点小钱,还待要等韩道国的买卖回来才有周旋的借口,这不过是一种装逼而已。说罢,常峙节、应伯爵作谢而去。
再说苗员外,自与西门庆在酒席上承诺送与两个歌童,过不多日,差伴当来翟家问寻西门庆,没想到已经不告而别。苗员外是个守信的君子,便写书一封,又写了个礼单儿,差家人苗实护送两个歌童上路,两个歌童千不愿万不愿,洒泪告辞员外,奔西门庆家而来。西门庆自从东京回来,每日忙不迭,送礼的,请酒的,日日三朋四友,见西门庆成了蔡太师干儿子,莫不摇尾巴结,竟不曾到过衙门上班。那日正好稍闲,到衙门里升堂画卯,同夏提刑一一审过。公事毕,方乘凉轿,几个牢子喝道,簇拥来家,见到苗实,得知苗员外送来两个歌童,心下喜之不胜,随将书信并礼物收下,叫两个歌童在书房伺候。西门庆又整办了一份厚礼,绫罗细软,修书交苗实带回,答谢苗员外。同时,王六儿因见西门庆事忙,难得见面,又要时常通个信儿,就算计着把十五六岁,也还生得清秀的兄弟王经送来伏侍西门庆。恰好,王经也是这天进门,西门庆一例收下,同在书房中伺候。西门庆正在厅上分拨,应伯爵又走来,本没有什么事,好象就为混顿酒饭。西门庆便说知苗员外送歌童之事,留下一并喝酒吃饭,席前又叫两个歌童上来唱了一套南曲《新水令》的“小园昨夜放江梅”,果然响遏行云,美不胜听,应伯爵欢喜的打跌,大拍马屁。西门庆便为歌童各起两个名儿,一个叫春鸿,一个叫春燕,名字倒是好听,却有春梦无痕的短命之相,照应了人生无常。西门庆和应伯爵吃了一回酒,又听了几个曲儿,伯爵方才离去。在《金瓶梅》小说中,情节每到无关紧要的平淡处,作者都喜欢用应伯爵来插科打诨凑趣儿,又起到启承转合的作用,而应伯爵也一边喝酒吃肉,听小曲赏歌童美妓,很享受的样子。或许这就是作者要求于应伯爵扮演的角色,又或许是应伯爵屈服于命运的泰然,看似双方都有了回报,其实最卖乖得实惠的是古今中外读者,真应该感谢二人的通力合作,才有了一场场人世间的悲喜剧,让读者有了一面永恒的镜子,随时审视自己。
前情参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