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年记忆:磕头拜年

大年初一拜年的脚步声,是从年三十儿夜里下饺子起开始的。
我们正忙着下饺子,听到屋山头上有林林港港一群人的脚步声,知道磕头拜年的行动已经开始了。
吃了夜里的饺子就是新年,拜年顺理成章就开始了。占得所有拜年队伍之最初先机,算是对老人最大的尊重了。
我们村里的拜年习俗是早起磕头拜年。
对于年初一这天是否穿新裤子是较大的纠结,按说过年要穿新衣服,至少是干净衣服,可是要在一个宗族里挨家挨户的磕头拜年,会跪两个膝盖的土。因为各家各户只在供家谱的下面铺上跪拜用的毡席,可去磕头拜年的人多,一块小小的毡席根本不够用,大多数人是在院子里的土地上下跪的,实实在在的要把裤子和土地亲吻,几乎可以彻底保证,只拜年的这一早晨就足以让两膝盖儿满是尘渍,拍打不掉,回来也必须得换。所以有时候就穿个旧裤子磕头,拜年结束再换。
初一早晨,每户人家大概只有女孩儿可以睡懒觉,所有的男丁和已婚的媳妇都早起出去磕头拜年了。
拜年少有单崩个,都是一队人,高喊着:大娘,来拜年儿啦,我磕头了哈。
磕头顺序分别是:先是家谱上给先祖磕三个头,后面凡超过自己年龄的人各磕一个头,一边磕一边念叨着:这是俺大娘的,俺哥哥的,俺嫂子的,二哥的,二嫂的……论资排辈儿,将所有大于自己年龄的人全部磕一遍,才算拜年结束。
就是家里没人,头照样磕,不会因为没有看就作弊免掉,山东人绝不会这样办事的。没人看见,可天地可见,先祖可见呀。磕完这家,又走向那家……
磕头都是是本家男丁一起去,父亲带着儿子,哥哥带着弟弟,若女眷们少,形成不了三人以上的队伍,也可以和男同志合在一起拜年。
走着走着,磕头拜年的队伍不断沿途粘人儿,合并部队,到后来都会有三四十人的大队伍。走进谁家的院子,都是乌压压跪倒一片,前面有人领跪,说道着头分别磕给谁,后面的跟着一起一伏,那场面真叫壮观。
就算家里有老人,领跪人也就是说几句话,从来不敢坐下。如若他坐下聊天儿,后面那几十人怎么办?也就说一两分钟的话,大家都笑着走开,“转战”另一家……
我小时候,整个村子家家都是这样拜年儿的。至于女孩儿,都是在年三十儿夜里给家谱上磕头拜先祖,给自己家里人磕头,到初一这天不必早起去别人家磕头拜年儿。所以没出嫁的女孩儿,初一这一天是清闲的、不累的。
磕头拜年儿说到底是个体力活儿,几乎要磕大半个村子,走路,跪下一次次俯下身去,只磕得腰酸膝盖疼。初一这一天虽然不干什么活计,但是体力却最累。
这种体力拜年儿比起嘘寒问暖来,对喜欢旧礼法的老年人而言,应该说更“实惠”,在祖辈人的心目中,这一磕头跪拜便是全天下最大的尊重啦,所以老人家高兴。
记得有人开玩笑说:奶奶,给您磕头了,快伸开包,收着”,于是,笑容可掬的奶奶就将大襟儿褂子的下摆撑开,说:收着啦,收着啦。
我们村西头,磕头的习俗在某一年差一点儿被改变了。院儿里一个在外面上班儿做了领导的叔叔去院儿里一个老人家家里拜年,他没有磕头。估计他也有改变这种古老风气的想法。
结果怎么样?没有收到磕头的老人心里极不舒服,理所当然地认为:当领导了,看不起人,不拿他当老家局儿。
微词传出,大家心中暗暗盘算,纵然蟒袍加身,也要行跪拜之礼,做谦卑尊重状。
下一年照常行跪拜大礼,老人家满意了,说这样好,这样好。
拘囿于这样的说法,谁还敢摆驾不磕头?官儿再大,在村儿里也不如老家局儿大。于是磕头之风愈演愈烈,有增无减。
前几年,我还问过村里是不是仍然磕头拜年儿,兄长说,磕,磕大半个村子呢,真是累得膝盖儿疼。
今年初二,我问几个拳友儿,你们村子是不是也磕头拜年儿?是啊,都是磕头,是真磕头,不是光说的假把式。原来,不光是我们村,大家都差不多。
对于有社恐症的人来说,拜年儿说话或许还不如磕头跪拜好些吧,只需笑笑跪下即可。
至于网上批山东人磕头拜年是陋习,应该叫停。我觉得还是顺应当地的习惯,跪拜的尊重已有多年,一下子不磕头了会让老年人不舒服。
不过,随着住进楼房增多,有老观念的老年人减少,外出的孩子在当就地过年儿回来的少,那磕头拜年儿估计也会越来越兴不起来,越来越稀缺。
在我心中,跪拜的确是大礼,大概除春节外,其他时候儿只是在丧事、喜事上跪拜,再无其他。
“男儿漆下有黄金”,这是鼓励人要坚强挺直脊梁,不能软弱没骨气,而春节行跪拜之礼,这种非软弱,而是尊重跪拜年长者,我看并非陋习。
如今,每年年三十儿,我们都还带领孩子给家谱上先祖磕头,山东人的磕头跪拜,是发自内心的尊重。
(0)

相关推荐

  • 襄城县四大家族之余家余庄村

    襄城县有四大家族,王洛耿家,汾陈盛家,十里铺余家和湛北宋家.大家好,我是许昌大帅,今天介绍十里铺的余庄村. 余庄建村于明朝景泰年间,余氏先祖余鑑1450年由浙江绍兴府到襄城县任典吏一职,典吏虽然是不入 ...

  • 散文||家谱【征文】

    家   谱 程桂芳||陕西 家谱,也称族谱.宗谱等.相信很多人都听说过,对于我们七八十年代出生的孩子来说,见过的应该不多.只是从长辈们口中隐约知道,它主要记载一个家族的起源,男丁的辈分及主要人物的主要 ...

  • 家谱多久修一次合适?十个修谱师,九个说错

    家谱,作为记录一个家族发展的史书.正所谓:树高千丈,叶落归根,你的根底在哪里?万里江水,源起何处?这些都能够在家谱一书中找到答案. 家谱 近几十年,许多海外华侨拿着家谱回国"寻根" ...

  • 陈华║我和婆婆包饺子(散文)

    说来,包饺子一直是北方的习俗.然而,生长在梅州的我,近年也开始习惯周末和家人一起包饺子. 自从公公过世后,婆婆舍不得离开老屋,一直居住在城外,而我们在城里上班,往返出入不方便,于是请了一个阿姨负责陪伴 ...

  • 明清的“修谱匠”和家谱造假

    明清时期编修家谱成为一种民间习俗,扩展到所有的社会阶层,虚构家谱的行为也因此风靡一时.比如明朝的统治集团,很多出自平民草根阶层,为了显耀家族常常在撰制家谱时攀附前代名贤或显贵,不惜花费巨资请人编修家谱 ...

  • 【原创首发】《冬至》同题微诗赛(二)

    [同题诗精品篇] 冬至 ◎温度刚好 饺子端上桌时 冰凌花从玻璃窗上升起 门庭枝头上冒出梅朵的红 冬至 ◎陈峻 一壶老酒绵香醇厚 最冷的气温 也降不下牵挂的温度 冬至 ◎清涓 握一朵梅的红 抵御透骨的寒 ...

  • 现在农村过年,你认为还该不该磕头拜年?

    在农村过年,一直保留着这样一个传统,给长辈的人磕头拜年,一般以北方的居多,而现在过年,磕头的越来越少,于是就有人会问了,过年到底该不该磕头呢? 先说个我们这边的习俗吧,在大年初一早上,会先给爸妈磕头, ...

  • 步层随笔:过年记忆 / 轩诚播读(第1793期)

    过年真的是孩子们最快乐的事.尤其是这两年因为疫情宅家过年,我的小孙女可是乐开了花.不用上幼儿园,也还没有作业的压力,全家人以她为核心,要吃有吃要喝有喝,还得陪她玩游戏,一天到晚高兴得不得了.和孩子在一 ...

  • 磕头拜年,糟粕or传承?你觉得呢?

    今天,跟大家一本不正经地聊一个正经的话题:拜年该不该下跪? 我呢,纯粹是写着玩:你呢,也当个乐子读读玩就行.总之,别太钻牛角尖! 一. 先说说我自己的情况:我生在北方,长在村里,后来离家求学,再后来定 ...

  • 过年好,拜年了,给大家加上点牛年的牛气 | 牛牛粘土教程

    超轻粘土做一份拜年小牛牛粘土手工,祝大家新年快乐,万事如意

  • 【过年·记忆】春节——寒冷中的温馨(陆子琪)

    我最喜欢的季节便是冬天.也许你脑海中的冬天充满着寒冷和萧瑟,然而,冬天是万物的休眠期,是春天的序曲,是万物蓬勃生长的前奏,辩证地看,没有冬天的寒风凛冽,就没有春天的春意盎然.冬天的寒冷,给人得以沉下心 ...

  • 过年记忆

    过了腊八就是年,也许是年纪大了,心境也不一样,有点回归到小时候过年那种翘首以盼的心情上来了. 跟老朋友见面,聊的也是小时候过年的事情,年,在每个人的记忆里都有不一样的风味. 梅子的脑海里特别深刻的是婆 ...

  • 【过年·记忆】江南水乡小镇的年味(黄慧明)

    爆竹声声,春风送暖.转眼,春节又到了.每逢佳节倍思乡,在记忆中的老家,寻一个不一样的年味. 我的老家,在江南水乡的一个小镇,沿着西江有许多个码头,停泊了许多大大小小的渔船.货船,小时候陆路交通不是非常 ...

  • 【过年·记忆】过年(李红标)

    [过年·记忆]过年(李红标) 广西学习平台 2021-03-16 订阅 作者:李红标 小巷深深, 货摆摊: 物美价廉, 年货香. 贩子吆喝声敞亮, 大包小袋, 往家装. 年味浓浓, 盼团聚: 春光满面 ...

  • 【过年·记忆】年的仪式感(彭文婷)

    年,在<说文解字>里的解释是:年,谷熟也.对中国人来说,春种.秋收.夏耘.冬藏,四季轮回,这些关于时间的故事,早已内化为我们特有的基因.而冬季,无疑是所有中国人最期盼的季节,因为它不仅是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