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宠厚《太极拳势图解》评析|新锐太极史论

时至今日,太极拳运动已经相当普及,但理论研究明显滞后。万幸,有人倾三十年之力,对散落在历史长河中的太极拳著作进行梳理与评析,理清其脉络,进行横向的、纵向的比较,其工作量之大,付出的艰辛,读来为之侧目。
他就是杨志英,当代太极拳史论家、武式太极拳家。
杨志英先生评析的著作从最早的《太极拳势图解》始,涵盖了五大太极拳流派出版的著作40余本,时间跨度一百多年,极大程度的还原了太极拳理论研发的繁荣时代。
他把许宠厚、孙禄堂、陈微明、徐致一、杨澄甫、李福荫、吴公藻、唐豪、徐哲东、王新午、吴志清、黄元秀、董英杰、郑曼青、傅钟文、郝少如等人的著作串联起来,呈现了一段波澜壮阔的太极拳发展史。
他说,“如果我付出的劳动能对今天太极拳的发展起到一点导向性作用,我愿足矣。”
漾太极网即日起隆重推出《新锐太极史论》,每周一位人物、一段传奇、一本著作,带你回味太极拳走过的历程……
当代著名太极拳史论家 杨志英
一、作者简介
许宠厚(1878—1945),名禹生,字宠厚。北京市人,原籍山东省济南市。清光绪年间,毕业于京师大学堂,经张师文襄举荐至北平教育部专门司任主事。关于他的学武经历,许氏在《自序》中写道:“余幼孱弱多疾病,因偏阅养生之书,节饮食,慎起居,若是者类年,卒未收效。寻得华佗五禽经、达摩易筋经、八段锦等诸书,从事练习。然均有图无说,精义不传,勉强模仿,效亦甚勘,遂未竟学。后乃从事外家拳术,习技击,事跳跃,于是身体稍壮。然苦于锻炼之猛,稍辍而疾又作矣,始知亦非良法。最后得内家拳术,即世所谓太极功者。俯仰屈伸,以意导气,简而易习,柔而省力。昔未期年,而宿疾尽愈,效至矩矣。”许氏师从杨健侯(1839——1917  名鑑,字鉴侯,亦写作健侯,号镜湖。杨禄禅三子)修炼太极拳。“余从镜湖先生游有年,”又与宋书铭“素善,日夕过从,获益匪浅。”(许崇厚语)他文武兼得,品德高尚,终生致力于武术特别是太极拳的传播、发展和弘扬。是我国近代振兴武术和改革武术教育的伟大旗手,武术史学研究的先驱,杰出的武术理论家、教育家和活动家,太极拳历史和理论的探索者,出版有《太极拳势图解》《少林十二式》《罗汉行功法》《神禹剑》《中国武术史略》等著作。所传弟子如王新午、陈泮岭、于友三、杨子久、吴桐等。
许宠厚曾携手蔡元培等知识精英响应孙中山先生“强种强国”的号召,力推武术进学堂,使中国拳术从江湖地位真正纳入于社会体制当中。1912年11月,许氏邀请北京国术名家创办了“北京体育研究社”。国民政府定都南京后,“北京”改称“北平”,北京体育研究社随之易名为“北平体育研究社”。社长由北京市长袁良兼任,许宠厚任副社长(为实际负责人),赵鑫州、吴鉴泉分别任少林拳、太极拳总教习。该社以“普及国术运动、研究国术理论和拳史、培养国术人材,达到强民报国”为宏旨,广招贤达,聘请在北平寄身的冀、鲁、豫、甘、陕等省的各门派拳师20余人担任国术教习。如耿继义(形意拳)、高克兴(八卦掌)、刘彩臣和赵鑫洲(六合门)、纪子修和兴石如(岳氏散手)、恒寿山(螳螂门)、佟瑞甫(弹腿)等,可谓群雄毕集,流派兼容,共聚一堂,商讨振兴国术大计。
1916年,许宠厚再次提出倡导,作为北京体育研究社的附设机构,成立了“北京体育讲习所”。他除自己任课外,还延聘杨少侯、杨澄甫、吴鉴泉、孙禄堂、刘恩绶、张忠元、佟瑞甫、佟连吉、姜登撰、纪子修、刘彩臣、兴石如等任教习。北京体育讲习所始终遵循“以培养大、中、小学校学生之武术师资力量为准绳”,训练科目“分为拳法(徒手与器械)、武术理论两大类。”传授内容包括:杨禄禅传太极拳、杨禄禅传吴家太极拳、北派少林拳、八卦掌、形意拳、六合八法拳、岳式连拳,包括擒拿格斗诸术。1929年12月1日,在“体育研究社”的基础上,又成立了“北平特别市国术馆”,仍邀请市长兼任馆长,许担任副馆长。该馆编审国术教材,培养国术师资,传习研究各门国术。设立高等研究部、普通研究班、各门专修班、民众练习班,学员来自政、军、商、工、学各界。1928年12月——1936年12月,共开设民众国术训练班、国术教员讲习班达746期,编辑印制教材150余种,培训人员约38000人。“九一八”事变后,该馆特别开设数期速成“砍刀术培训班”,重点传授简单实用的临阵劈砍刀法,旨在为抗击日寇输送杀敌勇士。
北平体育研究社创办有社刊——《体育季刊》,许宠厚担任主编。他编著的《太极拳势图解》一书最早就是在该刊连载发表。
二、《太极拳势图解》简介
《太极拳势图解》一书初版于1921年,由京城印书局出版发行,前附三篇《序》。(附图为许宠厚肖像和<太极拳势图解>初版封面照)
1929年,第三版发行时又增加杨敞、向恺然两篇《序》。
(三)《太极拳势图解》评析
该书共五篇《序》,后附跋文三则。序言作者分别为吴县张一麟(在体育社从许宠厚习武)、湘潭杨敞(字季子,著名武术诗人)、山西汾阳王华(许崇厚学生)、平江向恺然(笔名平江不肖生,著名武侠小说家)和著者的《自序》。跋文作者为仲澜氏瑞沅、北平李剑华、浣梦贤氏谭兆熊。他们从各自角度介绍了作者写作该书的宗旨以及对这本书的评价。从序言中可以看到,当时的有识之士对武术,特别是太极拳的认识不仅走出了封建迷信的怪圈,趋向科学,并且和国家的命运,民族的兴衰联系在一起。他们倡导“以科学分析之眼光,”“拳术与力学之关系,借力学杠杆之理,解太极拳避实击虚之法。”“提高尚武精神,以振奋民族精神。”“苟欲自卫,则德育、智育、体育三者之中,尤以体育为最要。“太极拳大则可强种强国,小则可却病延年”。
该书的出版得到了许多人士的帮助,许氏在《凡例》中介绍道:当时曾“咨询”过“北平体育研究社教员纪子修、杨梦祥、吴鉴泉、刘恩绶、刘彩臣诸君。”“社员郭志云、郎晋墀二君担任绘图,杨季子、叶膺唐二君担任修正,伊见思、许小鲁担任校刊。”著者衷心希望“现在科学昌明后之学者,若以几何重学等理说明之,而不沾于易学,则所深望也。”可惜他自己在解读太极拳理法时却仍未脱离旧俗,不免“沾于易学”。
该书在介绍太极拳源流时,罗列出诸如唐朝许宣平传“三世七”、俞氏之“先天拳”、程灵洗“太极拳术”、殷利亨“后天法”、张三丰“十三式”等说法,并未加以辨析,以至于影响到许多后来者符合其这些说法。而许氏本人则更倾向于“张三丰创太极拳说”,他在介绍杨禄禅传系太极拳由来时,描绘出的传拳脉络为:
张三丰——王宗岳——蒋发——陈长兴——杨露蝉(应为‘禄禅’)
书中写道:“或曰三丰系宋徽宗时人,”“传其技于陕西元世祖时”之“西安人王宗岳者”,“由王宗岳传河南蒋发,蒋发传河南怀庆府陈家沟陈长兴”,陈长兴传杨禄禅……从“张三丰”到杨禄禅,七百年的时空,只有五代人的传承,不免令人生疑。
著者介绍的经典拳论,虽然只有《山右王宗岳太极拳论》一篇,可难能可贵的是他对该论进行了注释,这是见于文字记载的首例。在注解时许氏将此论重新命名,叫做《太极拳经详注》。不过,他在原文“无极而生”之后增加“动静之机”,有待商榷。此四字,在其后的杨、吴两派传人著述中多被采用。有鉴于该论被后世学者称为“太极拳开山之作”,不妨将该论摘录于下,并与最早的太极拳谱“老三本”之一“自藏本”中的此论相比较,不同之处标注横线,以供研究者参考。“自藏本”中的《山右王宗岳太极拳论》如下:
“太极者,无极而生,阴阳之母也。动之则分,静之则合。无过不及,随屈就伸。人刚我柔谓之走,我顺人背谓之粘。动急则急应,动缓则缓随,虽变化万端,而理唯一贯。由著熟而渐悟懂劲,由懂劲而阶及神明。然非用功之久,不能豁然贯通焉。虚领顶劲,气沈丹田。不偏不倚,忽隐忽现。左重则左虚,右重则右杳;仰之则弥高,俯之则弥深;进之则愈长,退之则愈促。一羽不能加,蝇虫不能落。人不知我,我独知人。英雄所向无敌,盖皆由此而及也。

斯技旁门甚多,虽势有区别,概不外壮欺弱、慢让快耳。有力打无力,手慢让手快,是皆先天自然之能,非关学力而有也。察“四两拨千斤”之句,显非力胜;观耄耋御众之形,快何能为?

立如秤准,活似车轮。偏沈则随,双重则滞。每见数年纯功不能运化者,率皆自为人制,双重之病未悟耳。欲避此病,须知阴阳。粘即是走,走即是粘。阳不离阴,阴不离阳,阴阳相济,方为懂劲。懂劲后,愈练愈精,默识揣摩,渐至从心所欲。本是舍己从人,多误舍近求远。所谓差之毫厘,谬之千里,学者不可不详辨焉。是为论。”
《太极拳势图解》中的《太极拳经》如下:
“太极者,无极而生,动静之机,阴阳之母也。动之则分,静之则合。无过不及,随曲就伸。人刚我柔谓之走,我顺人背谓之粘。动急则急应,动缓则缓随,虽变化万端,而理为一贯。由着熟而渐悟懂劲,由懂劲而阶及神明。然非用力之久,不能豁然贯通焉。虚领顶劲,气沉丹田。不偏不倚,忽隐忽现。左重则左虚,右重则右杳;仰之则弥高,俯之则弥深;进之则愈长,退之则愈促。一羽不能加,蝇虫不能落。人不知我,我独知人。英雄所向无敌,盖皆由此而及也。
斯技旁门甚多,虽势有区别,概不外乎壮欺弱、慢让快耳。有力让无力,手慢让手快,是皆先天自然之能,非关学力而有所为也。察“四两拨千斤”之句,显非力胜;观耄耋能御众之形,快何能为?
立如平准,活似车轮。偏沉则随,双重则滞。每见数年纯功不能运化者,率皆自为人制,双重之病未悟耳。欲避此病,须知阴阳。粘即是走,走即是粘。阴不离阳,阳不离阴,阴阳相济,方为懂劲。懂劲后,愈练愈精,默识揣摩,渐至从心所欲。本是舍己从人,多误舍近求远。所谓差之毫厘,谬之千里,学者不可不详辨焉。是为论。”
在“详注”之后,许氏又刻意加上数语,即“此论系三丰先生入室弟子王君宗岳所作,语简而赅,要之于太极拳之奥理已阐发无疑。原经甚多,先取此篇加以注释,臆断之处,在所难免,阅者谅之。”
许氏对于该论作者归属的断言确实存在“臆断之处”,也可认为“在所难免”。我们不妨只针对拳论本身而言,他以《太极拳经》作为题目,足见对此文的重视程度。从某种意义上说,已经基本确定了这篇拳论作为“太极拳开山之作”的地位。
书中上编末尾附录有《太极拳运动部位图》,此处不做多解。
下编主要介绍了杨健侯传太极拳套路以及多种推手法。拳架套路共计74式,每一拳式,作者均“按式绘图列说,先之于‘释名’,继述其分段‘动作’,‘注意’其适合生理,最后附以‘应用’,以期引起习者兴味。”能“按式研求,以期深造。”(见李剑华<跋>)许氏强调“其拳每势运动均有节拍可循,而前后联络宛如一起哈成。呼吸与动作相为激荡,气血筋骸活泼无滞。”“其动作之刚柔进退,阴阳虚实,实合周易太极之理。而对敌之时因势利导,应机而发,批隙导窾(意为‘空隙’),悉中肯綮(意为‘筋骨结合的地方,比喻事物的关键’)。”
许氏师从杨公健侯学拳,书中拳架套路插图以及介绍,必然体现出杨健侯传太极拳的拳势和练法特点。
(附图为该书内页照片)在推手方面,作者不仅介绍了多种推手练习法,还附有《论太极推手术》《推手术八法势名》等文,阐述太极拳推手技法特征。
《太极拳势图解》一书是武术史上最早公开出版的太极拳读本,十分珍贵。“自初版以来,即风行全国,旬月而罄,再版后仍不足供需求。”(见李剑华<跋>)故,该书于1929年又刊印第三版。该书公开出版,使得太极拳技法从封建时代的秘而不宣、口口相传,变得公开透明。也正是由于以许宠厚为代表的有识之士的开创性努力和实践,使中华武术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被称为“国术”,达到了空前的发展和繁荣。太极拳就是其中最杰出的代表,许多知名太极拳家受到当时社会各界的追捧。许氏在这本书中注释太极拳论时,尽管浅尝辄止,但是影响深远。他无疑开启了太极拳学术研究的新纪元,其开拓之功,功莫大焉。受许氏著述的影响,此后,太极拳著作纷纷出版,呈现出百家争鸣的现象,学术研究在民国达到了前无古人,也可能是后无来者的鼎盛时期。
另外,许氏师承杨健侯修练太极拳,出版图书时取名《太极拳势图解》,可见当时太极拳没有流派之分。以许宠厚在当时武林界的崇高地位,可以认为:非“杨禄禅”一脉太极拳尚未进入武术人的视野。
但是,对于前人留下的这笔宝贵精神财富,又要用辩证的态度去对待。因为受时代、时间等局限,这些著作难以尽善尽美。因此,这就需要当代人冷静、客观而不失公允的去取舍。取其精华,剔其不足,这样才是真正做到了无愧于先贤,对得起后人。笔者尽管才疏学浅,技艺不精,再加上掌握的资料毕竟有限,但仍然愿意竭尽绵力,对民国时期,直到上世纪六十年代的有代表性的太极拳论著进行一次梳理和评析,为有志研究者做铺路之砖石。衷心希望相关专家学者多提宝贵意见,便于以后改正。文末附录笔者整理的《杨禄禅传》,以便读者对太极拳先行者有更清楚的了解。
附录:
杨禄禅传
杨禄禅,名福魁,又名福同,字禄禅。祖籍今河北省邯郸市高开区闫门寨村,后移居今永年区广府镇南关村(现已拆迁)。幼年失去父母,家境贫寒,以务农佣工为生。他温良敦厚,性情和善。富有膂力,喜欢拳脚,遍访名师,虚心求教。尤其精通红拳,擅于技击。曾在城内西大街太和堂药行为厨师,此药行是河南温县陈家沟陈氏所开设。偶然窥见陈氏演示炮捶,极为刚猛实用,引起求学兴趣。经掌柜陈德瑚推荐,在工余闲暇之时,赴陈家沟师从陈长兴修习炮捶。陈氏嘉其勤学,用心指导,杨心领神悟。十余年间,往返多次,备极精巧。返乡后,潜心修炼,并示诸同好,乡绅武禹襄常来探究交流。二公将多家拳术相融合,取长补短,学而后化,自成一家。所演拳势柔和舒缓,望之如弱柳迎风,打手沾连粘随。所以,广府人戏谑的称其为“粘拳”、“黏拳”、“软拳”、“绵拳”等。
四十余岁时,经刑部四川司员外郎武汝清(武禹襄仲兄)介绍,进京教拳,成为武术史上广传太极拳之第一人。杨公与时、与势俱进,借鉴京城文化特色,走架演拳柔中寓刚、轻沉兼备、舒展大方,展现出浑厚端庄、气势宏伟、雍容高贵的特征,人呼“太极拳”。许多达官显贵、富室子弟前来延请,太极拳一时间风靡京师。
晚年归里,传拳于民,教民习武。杨公无论在京城还是广府,常遇不服者前来切磋。他从不恃技欺人,更不会伤人,而是点到为止,让人心悦诚服。如他和八卦掌创始人董海川比武后,结为挚友,为人们津津乐道。武林人士推崇杨禄禅太极拳功夫,更敬重他的武德。有诗《武德高风》赞叹道:
“太极宗师杨禄禅,赫赫有名天下传。 
虽称无敌仍谦谨,道德高风树标杆。”
杨公逝世后,安葬于祖籍闫门寨。主要传人如王兰亭、夏国勋、富周、司星三、刘进宝、李瑞东等。另外还有万春、凌山、全佑从其学拳,后遵嘱拜于其子班侯门下。有三子凤侯、班侯、健侯,均承父艺,各有建树。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