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要的节日
农历二月初二, 是肇庆市高要区河台镇一年一度比春节还要热闹的“开耕节”。
数万当地群众和外地游客在镇内各村举行放炮、武术、醒狮、舞龙、篮球、曲艺等文娱表演活动,以各种传统形式喜闹春耕、庆贺丰年,祈求新的一年风调雨顺、国泰民安、如意吉祥。
河台镇“开耕节”又称“春耕节”,其前身为一种祈福仪式,至今已经有600多年历史。
这天河台镇的都权、罗建、罗闪、龙城、三联、对田等村,几乎所有外出工作、经商的当地人,以及亲朋戚友,甚至旅居海外的乡贤,都会归集乡村共度佳节,有的外出人员宁可过年不回乡,也要在“开耕节”当日回乡参加活动。罗建村开耕节庆典最热闹的是午饭后的表演,广场开始醒狮表演
高要“茶果节”源于唐末,距今已有1000多年历史。《高要文史》记载,相传,中原人逃避战乱,迁徙到高要西南片宋隆河流域生活后,由于居住地每年都会发生水灾、旱灾、瘟疫等灾害,村民就在每年的农历正月或二月初五、初八、初十、十二、十三等日子,用稻米粉蒸熟制作成一种叫“茶果”的点心,供奉灵神,祈求神灵驱除妖魔,保佑村里人丁安康,六畜兴旺,久之,“茶果节”成了当地的重要习俗。
据了解,如今村里人制作茶果,成了亲友相聚习俗,每家人都希望客人前来“白吃白喝”,客人越多,主人家就越有面子。
2006年底,这一特色时令习俗的“茶果节”,被列入肇庆市第一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过去“茶果节”上都是濑粉、薄撑、裹蒸、汤圆、入口角、白水仔、水菱角、汤粉、芋团、甜糕、番薯拌粉、煎堆、水榄等,而今又增加了鸡、鹅、鱼等食物。
一般而言,客人会在主人家吃食两顿,即午餐与晚餐。中午多以“茶果”待客,晚上则是多留客人吃饭。晚上每家每户都会大排宴席招呼客人,宴席越丰富,就象征着主人越富有,来的亲戚朋友越多,大家吃得越多,主人家就越高兴。
这种包的是眉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