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的“杂”与“通”

读书,向来有“专”与“杂”之分。“专”,是指专于某一门类或者某一学科的阅读,“专”于一方,可以做出深刻、深厚的学问。而“杂”,则通常指两种情况:一是所谓“杂学”,相对于传统学问(亦谓之“正统”)之外的一些偏门、冷门学问;二是指“学杂”——涉猎广泛,阅读面广,知识博杂。

我们重点谈“杂”。

“杂”的第一种情况,最典型的代表,似乎莫过于有“京城第一大玩家”之称的王世襄先生了。

王先生少时家庭条件优渥,于学不甚用功,早年读研究生时写出的一部《画论》,也还是到了晚年才得以出版的。但于玩,王先生却是入痴入迷,他养鸽子,养蛐蛐,养鹰驯狗,喜欢竹刻、葫芦,晚年又专精于明式家具研究,等等。特别是早年的那些行为,在常人看来,真可谓“玩物丧志”矣。可王先生“玩物”而不“丧志”,还居然玩出了水准,也玩出了成就。

上世纪90年代后,王先生对自己的“玩物”进行了研究,陆续写成了《蟋蟀谱集成》《秋虫六忆》《北京鸽哨》《竹刻艺术》《说葫芦》等书。马未都评价王先生说:“王世襄学问杂而通。”

“杂而通”,评价甚高。王世襄先生的“杂”,虽为“杂学”,但他却于“杂学”中做到了“通”,于是,便有了斐然之成就。这除了因为他保持了极大的兴趣外,很重要的,还在于研究的“精深”。

另一种“杂”,是“学杂”,也就是我们列出的第二种情况。

“学杂”,是指涉猎广泛,学识、学问博杂。本来,学识博杂是一件好事,但“博杂而不通”,则容易成为知识的“篓子”,沦落为“两脚书橱”式的读书人。所以,能否有所成就,关键还在于一个“通”字——融会贯通。何为融会贯通?融会贯通就是让博杂的知识、学问活起来,为我所用。“杂”是基础,“通”了,才能有所成就——亦可谓“盘活资产”。

阅读《梦田随笔》,许多人也都惊叹于蒙田学识的广博、深厚。书中,亦多是旁征博引,包括哲学、诗歌、历史、神话、传说、文化随笔等诸多方面,至于涉及的作家、名人,更是难可一一列举。

因之,可以说,蒙田也是一位“学杂”的作家了。

好在,蒙田“杂而有成”,他为世人留下了一部皇皇巨著——《梦田随笔》。我们都知道,蒙田的哲学,是所谓的“生活哲学”。因之,可以看出,蒙田盘活自己“学杂”的关键,就在于“生活中的在场”——他以个人生活为考察坐标,然后,以所学知识,广泛印证、论证,从而求得某种生活的哲理——这就是蒙田的生活哲学。

若然把博杂的知识看作一粒粒珍珠的话,那么,“通”就是串起珍珠的那根绳。“绳”在何处?以蒙田为例,就是他的“在场”式的生活哲学了。

(0)

相关推荐

  • 太有趣

    钱谷融先生一定是蒙田的信徒."我从生活的每一个角落去追求美,追求趣味.美在的地方,趣味在的地方,我就流连盘桓,不忍离去.我读书.做事.交朋友,一切从趣味出发.不合我的趣味,我都掉头不顾.对学 ...

  • 旧锦新样 | 黄裳:读书生活杂忆

    编者按 黄裳是访书.读书.藏书的大家.他的阅读与人生经历,在二十世纪中国极有代表性,值得今人重温与了解.4月23日是"世界读书日",我们推送这篇80年代的旧作,以飨读者. 读书生活 ...

  • 【视频】马未都:读书要杂 有一类书最好别读!

    【视频】马未都:读书要杂 有一类书最好别读!

  • 雾满拦江:怎样读书,才会通透?

    怎样读书,才会通透? 文:雾满拦江 (01) 昨天,人民网有个超温暖的新闻,说是广州铁一中考区门外,有个姑娘在等待.姑娘在国外读高中,网上认识了位广州考生.此来,是向那位少年表白. 新闻称,那位男生走 ...

  • 怎样读书,才会通透?

    怎样读书,才会通透?

  • 读书杂谭

    邓世广   1946年生,辽宁省阜新市人.曾任 <中华诗词学会教育培训中心>高级研修班导师.<中华诗词文化学院>函授导师.<昆仑诗词>主编. 现为<天山诗社· ...

  • 古人读书的12种方法,能让你有效的读懂读通你所喜欢的书籍

    古人读书十二法书,人人都可以去读,但是有的人就读不懂.读不通.读不进,甚至越读越糊涂.这里说明读书是有得法与不得法的区别的,但要相信方法总是可寻的. 一."思·问·习"读书法.这是 ...

  • 因势利导,宣通三焦气机!分消走泄法治疗寒地儿童三焦杂证

    近年来,中华中医药学会儿科分会副主任委员.龙江名医王有鹏教授带领团队搜集文献.查找史料,通过翻阅寒地儿科学派各医家现存著作及临床手札,并探访其后代弟子,对寒地儿科医家学术进行归纳总结,并在临床应用的基 ...

  • 读书,第一要紧是把自己弄“通”

    俗语道:"戏法人人会变,各有巧妙不同."读书亦然.回顾诸多名家大师的读书经验,长枪短剑,南拳北腿,各有各的精彩.郭沫若和郁达夫认为,读书要从目的出发,或为学习而读书,或为创作而读书 ...

  • 蒙文通:治学杂语

    象山言:我这里纵不识一个宇,亦须还我堂堂地做个人.又说:人当先理会所以为人,若不知人之所以为人,而与之讲学,是遗其大而言其细,便是放饭流歠而问无齿决.不管做哪门学问,都应体会象山这层意恩. 一个心术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