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邢台市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及答案解析

语文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

惩戒是具有教育意义的。

首先,历史证明,在教育史上,惩戒作为一种教育手段或教育方法是必要的。

在中国古代教育思想中,“当头棒喝”对人的警醒教育作用曾经得到特别强调。中国乡间私塾先生手中的“戒尺”,在一仰一俯之间,是惩戒,也让学生在“疼痛”中明白了学习的意义。少年邹韬奋在父亲面前背书,一想不起来就要挨一下打,身旁的母亲还要哭着说“打得好”。

杜威是主张尊重儿童的教育家。但杜威仍然认为“儿童必须接受有关领导能力的教育,也必须接受有关服从的教育。”马克·吐温家里有一条规定:如果孩子犯错误,就必须受到应有的惩戒。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说:“合理的惩戒制度不仅是合法的,而且是必要的。这种合理的惩戒制度有助于形成学生的坚强性格,培养学生的责任感,锻炼学生的意志和尊严感,能培养学生抵抗并战胜引诱的能力。”

其次,从文化形态上看,对教育中惩戒现象有文化性的解释。在传统文化,尤其是在中国等东方文化中,教师常被认为“只是执行父母的权力而已”,在这种文化形态中,惩戒产生的负面影响被降低到很低的程度。如果我们心平气和地审视整个人类的历史和我们自己的文化特点;对惩戒的教育性的认可可能就会容易得多。

第三,从教育伦理上说,惩戒不一定意味着不尊重,而不惩戒也不一定意味着尊重。马卡连柯说:“如果没有要求,那就不可能有教育。基本原则是尽可能多地要求一个人,也要尽可能多地尊重一个人。”有了这一原则的存在,即使是采取严厉的惩戒措施,对那些可以提出更高要求的学生来说,即使是受处罚,他们也容易理解这一惩戒体现的尊重和教育意义。同样,不惩戒也不一定意味着尊重。最主要的理由:如果没有教育性的惩戒以制止某些错误行为,学生在许多事情上将只能通过成本更大的“自然惩戒”去学习。此外如果没有适当的惩戒,关系到每一个学生健康发展切身利益的教育秩序将难以有效维系。所以,“凡是需要惩戒的地方,教师就没有权利不惩戒。在必须惩戒的情况下,惩戒不仅是一种权利;更是一种义务。”惩戒比那种无条件放任学生的“人道主义”更加“人道”。

必要的惩戒有利于学生整体、健康地发展,比那种无条件放任学生的抽象的“人道主义”更加“人道”;而且最“现代”的国家如欧美诸国的教育实践也存在不同形式的惩戒。现代教育观意味着对惩戒实施的限制、规定,并未否定惩戒存在的必要性。合理的惩戒应被看作是教师对学生的善意和爱。

(摘编自中国教育智库网)

材料二:

教育部发布《中小学教师实施教育惩戒规则(征求意见稿)》,以立法方式规范教育惩戒权的行使,明确教育惩戒是教师履行职责的必要手段和法定职权,在教育教学和管理过程中,教师对违规违纪、言行失范的学生进行制止、管束或用特定方式予以纠正。惩戒是为了教育,使学生认识和改正错误。

在征求意见稿中,根据程度轻重,教育惩戒分为三类。一般教育惩戒适用于违规违纪情节轻微的学生,包括点名批评、做口头或者书面检讨、增加额外教学或者班级公益服务任务等;较重教育惩戒适用于违规违纪情节较重或者经当场教育惩戒拒不改正的学生,包括德育工作负责人训导、承担校内公共服务、接受专门的校规校纪和行为规则教育、被暂停或者限制游览等集体活动等;严重教育惩戒适用于违规违纪情节严重或者影响恶劣,且必须是小学高年级、初中和高中阶段的学生,包括停课停学、法治副校长或者法治辅导员训诚、专门人员辅导矫治、给予处分等。秩序是社会生活的前提条件,良好的秩序是良善生活的特征。若缺乏必要的秩序,教育活动将无法正常进行。因此,纪律的强化与秩序的维持是教育惩戒的直接诉求。

当然,我们需要认识到秩序的维持并非教育惩戒的根本目的,仅具有工具性价值,促进学生自由而全面的发展才是惩戒的本体性价值。教育惩戒不是为了实现对学生的压迫与羞辱,而是为学生自由、全面的发展创造一种良善的纪律与秩序。教育是以学生形成善良的人格为价值追求,惩戒的使用必然是出于善的目的,尊重学生的独特性,指向学生的成长,追求学生的自律与自觉。教育惩戒要体现其教育性,不是简单地给予消极的否定,而应以其人格发展为旨归,引导学生建立善恶、是非观念,形成健全的人格。

这就要求我们在运用教育惩戒时,不能仅仅着眼于维持秩序这一工具性价值,而要时刻思考惩戒的本体性价值,惩戒到底是为了什么?教育惩戒要以正义为内在精神。缺失正义,惩戒就失去了存在的基础。

首先,给出惩戒理由且允许学生申辩。作出一个教育惩戒决定后,要明确向被惩戒学生陈述违规行为、具体原因与惩戒依据,使被惩戒的学生认识到惩戒行为出于公共理性,而非教师个人的主观好恶。同时,教育惩戒要允许学生申辩,倾听学生的意见。惩戒不是教师或学校的单方面的行为,学生享有为自己辩护、澄清事实与阐明动机的权利,必要时也需要听取家长的意见。

其次,要一视同仁,惩戒不是“差生”的“专利”。惩戒是所有犯错学生必然要承受的结果,没有学生(特别是学业成绩优秀的学生)享有免于惩戒的特权。”教师不能因主观好恶或个人利益有意夸大或无视部分学生的违规违纪行为。这种主观的偏私不仅会使教师丧失公信力,也在一定程度上剥夺了犯错学生及时改正过错、实现成长的机会。

再次,完善教育惩戒中的权利救济。在推动教育惩戒依法实施的同时,通过完善的救济机制使教师与学生的合法权益得到保障,是正义的重要体现。教师享有惩戒权,拥有一定的自由裁量权,但教师不能侵害学生的合法权益。一方面,面对现实中存在的由于教师滥用惩戒,导致学生权益受损的情况,应建立相应的救济机制,学生及其监护人可以通过学校内部的投诉,也可以寻求进一步的行政救济与司法教济,来捍卫自身的合法权益。另一方面,权利的救济不限于学生,也要针对教师建立相应的权利教济机制,以保障教师的合法权益和职业尊严不受侵犯,确保教师行使惩戒权。

(摘编自胡金木《教育惩戒的学问》)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古今中外的历史证明,教育惩戒被教育学家们认为是合理的,而且是必要的。即使站在教育伦理的角度看,教育惩戒也是必要的。

B.教育惩戒只是工具和手段,教育惩戒要体现其教育性,让学生自由、全面地发展,引导学生建立善恶、是非观念,形成健全人格。

C.《中小学教师实施教育惩戒规则(征求意见稿)》中规定,对违规违纪情节较重的学生,可采用增加班级或校内公共服务等惩戒手段。

D.教育惩戒中的权利教济,包括学生和教师双方,既要保障学生的权益,也要维护教师的权益和尊严,这是教育惩戒正义性的表现。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在中国等东方文化形态中,教师常被认为“只是执行父母的权力而已”,这有助于我们对武惩戒的教育性的认可。

B.教师的所有惩戒都是必要的,这有利于学生整体、健康地发展,现代教育观并没有否定教育惩戒存在的必要性。

C.惩戒的使用应该出于善的目的,尊重学生的独特性,指向学生的成长;教育惩戒不是简单地给予消极的否定。

D.两则材料在内容上各有侧重:材料一强调教育惩戒的必要性,材料二强调教育惩戒的本体性价值及遵循的原则。

3.张老师任教于某高中,担任班主任。下列选项中,张老师运用教育惩戒恰当的一项是(3分)

A.学生王某上学迟到,张老师觉得他一向学习不认真,没有询问原因,就严厉批评了他。

B.自习课上,学生李某和江某说笑,因李某成绩较好,张老师只找了江某谈话,批评江某。

C.张老师安排学生成某参加演讲比赛,成某不愿意,张老师不听解释,让成某停课一天。

D.学生蒋某上课玩手机,严重违纪,张老师请其家长来校协商,德育处给予蒋某记过处分。

4.请根据材料二的内容,用一句话给“教育惩戒”下定义。(4分)

5.材料一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请简要分析。(6分)

(二)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4小题,1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

长大了卖什么    羊白

我的小学语文老师姓孙,他个子不高,尖嘴猴腮,右肩还有点斜,怎么看也不像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起初我们并不喜欢他,背地里叫他孙子。

孙老师是个民办教师[注],家在我们邻村,有兄弟姐妹五个,他排行老大。高中毕业后他没考上大学,复读吧家里条件又不允许,回村务农吧又不甘心,就到我们村里的小学当了老师。他的理想是有朝一日成为公办老师,公办老师和民办老师的差别很大,先不说待遇、名声,单找对象,公办老师就占据着优势。因名额有限,孙老师一直转不了公办老师,家里条件又不好,长得又不气派,如此下来,二十七八了还是光棍一条。但一见到学生,他就忘记了自己的理想,就想着把学生教好,希望他们有出息。

孙老师脾气有些暴躁,动不动就做出打人的样子,我们班的女生尤其怕他。他发脾气时,脸上毫无表情,就那么冷峻地看着你,伸出手想要扯你的耳朵,意思是你听哪里去了?我们在心里骂他,骂他活该讨不到媳妇,活该转不了公办。

说起来,孙老师是个民办教师,然而他心性高傲(起初我们以为是自卑),不但不和我们说笑,也不怎么和那些公办老师说笑,总是独来独往。听邻村的同学说,孙老师口琴吹得不错。

孙老师人特别,上课也特别。他教我们认字不是按课文和生字表来,往往是一组一组的,没学过的也会写出来,让我们比较着记。比如,学一棵树的“棵”字,他会让同学们把自己知道的所有的木字旁的字都写到黑板上去,等同学们写得差不多了,他再补充上几个,然后,这就是今天的作业,一个字三遍。第二天听写,不会的字继续写三遍。再不会,放学后留下来写三遍。

孙老师的这套“野路子”,很多公办老师不服气,去校长那告状,说他不按教材备课,是误人子弟。可孙老师教的学生语文成绩还不错,校长也就不好说什么,睁只眼闭只眼,由他去。

记得有一次,班里的几个差生还是把“买”和“卖”分不清楚,老是写错。孙猴子讲着讲着,发脾气了,大吼着说:你们都给我听清楚了,这“卖”字上的“十”字,就是你们家的“粮食”,有“粮食”才能“卖”,没“粮食”就只能“买”了,懂了吧。

说完,孙老师借题发挥,问我们长大了想当什么?

大家七嘴八舌,说什么理想的都有,声音最响亮、最有代表性的是售货员。售货员多神气,我美慕得要死,往柜台里一站,感觉那些东西都是他的,可谓应有尽有,多美呀!

孙老师瞪我们一眼,说你们不都想当售货员吗?那么,你们长大了想卖什么?

这个问题有意思。我们头头是道,有同学说卖冰棍;有同学说卖西瓜;有同学说卖甘蔗……同学们正兴趣高涨,孙老师把桌子一拍,似笑非笑地看着我们。然后摇摇头,意味深长地说:“你们说的这些东西固然都不错,然而毕竟不完全属于自己,总有一天会卖完的。你们想想,有没有什么东西,是真正由你们自己支配;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

我们疑惑了,我们能有什么东西呢?而且这东西取之不尽,用之不竭,那会是什么宝贝?是摇钱树,是聚宝盆,还是阿拉丁神灯?

的食我们挠着头皮,还是想不出来。有胆大的同学,豁出去了,干脆把摇钱树、聚宝盆、阿拉丁神灯说了出来。大家一阵哄笑,又是七嘴八舌。

孙老师看我们闹得差不多了,又猛拍一把桌子,很生气的样子大声吼道:“错,卖真才实学!”

我们愕然,教室里顿时变得鸦雀无声,似乎空气也变得神圣起来。我们极认真地看着孙老师,看着他的一举一动。当你盯着一样东西,往细微处看,盯久了,你会看出宏伟高大,而且发着晶莹的光。我们这才醒悟,这个外冷内热的家伙,他的严厉里,原来一直包藏着对我们恨铁不成钢的期望和爱。

此后,我们很容易就把“买”和“卖”分清楚了。孙老师的土办法,你别说还真管用。更重要的是,一个问题在心里萌芽了;你长大了想卖什么?

还记得有年冬天,天刚下了雪,极冷,课堂上同学们都缩着脖子,快下课的时候,孙老师突然冒出了一句:“冷吗?”

我们大声喊着:“冷呀,冻死人了!”

孙老师站在讲台上很严肃地问:“你们知道'冻死人’是什么意思吗?”

我们都不敢出声,看着他。

他大手一挥,一字一字地说:“冻一死一人,冻的是死人,活人是冻不死的,知道吗?”

这时,下课铃响了,孙老师头也不回地走了。

我们愣愣地看着他的背影,不知谁先醒悟过来,“呼啦”一下全涌出了教室。

孙老师懂得的知识也比较多,而且杂。比如,他说日本经济发达,为增加土地面积,种小麦时把土地推成山坡,种水稻时又平成水田。这样的知识准确与否且不说,让人听来很新奇,让人吃惊,似乎也蛮有科学道理。

在孙老师“歪理邪说”的熏陶下,我们这帮农村娃,还算有点见识。有次县里组织小学生知识竞赛,我们班代表学校出战,本不抱太大希望,却过关斩将,最终拔得头筹,把县城的那些学校羞得够呛。孙老师名气由此大振,不久就转成了公办老师。而且,也很快有了媳妇,是我们村的一位姑娘,高中毕业没考上大学,样子文静,和孙老师走在一起,倒也般配。

也就是在那次知识竞赛的表彰会上,上台发言的孙老师却没有发言,而是从裤兜里摸出了一把口琴,掷地有声地吹了一曲《欢乐女神》。

孙老师站在高高的舞台上,神情激动,有股豁出去的架势,他的腮帮子卖力地鼓着,似乎要呼出肚里所有的能量。两只大手坚定地把住口琴,在嘴上抑扬顿挫地滑动,其神采飞扬的样子,实在潇洒。我们都有点认不出他了,但我们非常高兴,孙老师在我们心里的形象变得高大起来。

那次表演回来,我们给孙老师起了另一个外号:孙悟空。

(有删改)

[注]民办教师:中小学中没有正式编制的教学人员,是特定历史条件下在农村普及教育的补充师资力量。

6.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文章第二段交代了孙老师的身份、家境等情况,并强调他的理想是成为公办教师,后面他的所作所为都是在为此而努力。

B.对孙老师教学中的“野路子”,很多公办老师不服气,说他是误人子弟。校长却睁只眼闭只眼,因为学生的语文成绩还不错。

C.孙老师虽然脾气有一些暴躁,但他对学生怀有殷切的期望和满腔的热爱,他以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对“教书育人”的理解。

D.“最终拔得头筹,把县城的那些学校羞得够呛”,既体现出孙老师的“歪理邪说”有了成果,也表明我们在心里感到骄傲。

7.下列对本文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文章第四段“听邻村的同学说,孙老师口琴吹得不错”的内容,为后面他在舞台上“神采飞扬”地吹口琴的表现埋下了伏笔。”

B.本文写孙老师教学生时总是用一些“土办法”,体现了孙老师的形象特点,同时也暗示了农村教育非常封闭和落后的现状。

C.文章通过我们给孙老师起的“孙子”“孙猴子”“孙悟空”的外号,使孙老师的形象更鲜明,也串起了文章的叙事,思路清晰。

D.“他的腮帮子卖力地鼓着……在嘴上抑扬顿挫地滑动”,运用神态和动作描写写出了孙老师的飞扬的神采和高兴的心情。

8.“孙老师人特别,上课也特别”,请简要概括孙老师上课的“特别”之处。(4分)

9.“我们”对孙老师的态度有哪些变化?请简要分析。(6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题。

李将军广者,陇西成纪人也。其先曰李信,秦时为将,逐得燕太子丹者也。故槐里,徙成纪。广家世世受射。孝文帝十四年,匈奴大入萧关,而广以良家子从军击胡,用善骑射,杀首虏多,为汉中郎。

尝从行有所冲陷折关及格猛兽而文帝曰惜乎子不遇时如令子当高帝时万户侯岂足道哉 吴、楚军时,广为骁骑都尉,从太尉亚夫击吴、楚军,取旗,显功名昌邑下,以梁王授广将军印,还,赏不行。徙为上谷太守。匈奴日以合战,典属国公孙昆邪为上泣曰:“李广才气,天下无双,自负其能,数与虏敌战,恐亡之。”于是,乃徙为上郡太守。后广转为边郡太守,徙上郡。尝为陇西、北地、雁门、代郡、云中太守,皆以力战为名。

匈奴大入上郡,天子使中贵人从广勒习兵击匈奴。中贵人将骑数十纵,见匈奴三人,与战,三人还射,伤中贵人,杀其骑且尽。中贵人走广,广曰:“是必射雕者也。”广乃遂从百骑往驰三人,三人亡马步行,行数十里,广令其骑张左右翼,而广身自射彼三人者,杀其二人,生得一人,果匈奴射雕者也。已缚之上马,望匈奴有数千骑,见广,以为诱骑,皆惊,上山陈。广之百骑皆大恐,欲驰还走,广曰:“吾去大军数十里,今如此以百骑走,匈奴追射我,立尽。今我留,匈奴必以我为大军之诱,必不敢击我。”广令诸骑曰:“前!”前未到匈奴陈二里所,止,令曰:“皆下马解鞍!”其骑曰:“虏多且近,即有急,奈何?”广曰:“彼虏以我为走,今皆解鞍以示不走,用坚其意。”于是胡骑逐不敢击。有白马将出护其兵,李广上马与十余骑奔射杀胡白马将,而复还至其骑中,解鞍,令士皆纵马卧。是时会暮,胡兵终怪之,不敢击。夜半时,胡兵亦以为汉有伏军于旁欲夜取之,胡皆引而去。

(选自《史记·李将军列传》,有删改)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尝从行/有所冲陷折关及格猛兽/而文帝曰/惜乎子/不遇时/如令子当高帝时万户侯/岂路道哉/

B.尝从行/有所冲陷折关及格猛兽/而文帝曰/惜乎/子不遇时/如令子当高帝时/万户侯岂足道哉/

C.尝从行有所/冲陷折关及格猛兽/而文帝曰/惜乎/子不遇时/如令子当高帝时万户侯/岂金足道哉/

D.尝从行有所/冲陷折关及格猛兽/而文帝曰/惜乎子/不遇时/如令子当高帝时/万户侯岂路道哉/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徙,本义是迁移,本文“徙成纪”和“徙上郡”中“徙”字的意思是一样的。

B.良家子,旧时指家世清白人家的子弟。良家子是汉朝军队士兵的重要来源之一。

C.太尉,官职名,掌管军事。秦时,太尉与丞相、御史大夫并称“三公”。

D.典属国,官职名,始设于秦,西汉沿置,主要掌管少数民族事务,秩二千石。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李广屡建功勋。匈奴入侵萧关,李广随军攻打匈奴,斩杀首级和俘虏敌人很多;李广曾经随从皇帝出行,常能冲锋陷阵、突破险阻。

B.李广深受赏识。孝文帝说他要赶上高祖的时代,可以封个万户侯;后来梁王封他为将军并授印,朝廷表示了认可,就不再另行封赏。

C.李广足智多谋。他通过死里逃生的中贵人判断那三个匈奴人是射雕手;他在突遇匈奴大军后,沉着应对,设计吓退几千名匈奴骑兵。

D.李广勇敢无畏。他跟随太尉周亚夫反击吴、楚叛军,夺取了敌人的军旗;他临危不惧,带领骑兵前进到离匈奴阵地二里的地方驻扎。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李广才气,天下无双,自负其能,数与虏敌战,忍亡之。(4分)

(2)吾去大军数十里,今如此以百骑走,匈奴追射我,立尽。(4分)

14.对李广的善射,作者是如何表现的?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3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5-16题。

戍卒伤春  于濆

连年成边塞,过却芳菲节。

东风气力尽,不减阴山雪。

萧条柳一株,南枝叶微发。

为带故乡情,依依藉攀折。

晚风吹碛沙,夜泪啼乡月。

凌烟阁上人,未必皆忠烈。

[注]①南枝,朝南的树枝。②碛沙,水中沙堆。③凌烟阁,封建王朝为表彰功臣而建筑的绘有功臣图像的高阁。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一、二句叙写土卒们连年戍守边塞;又一年春天即将过去,照应了题目中的“伤春”。

B.三、四句写春风吹不散阴山之雪,强调了阴山的寒冷,意在渲染边塞戍卒的心境。

C.五、六句描写春风不度,柳树萧条,但向阳的南枝刚刚开始发芽,让人精神振奋。

D.九、十句描述边塞夜晚的情景,疾风骤吹,月照碛沙,成卒们仰望明月,涕泪涟涟。

16.请简要概括这首诗所表达的情感。(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

17.补写出下列向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1)杜牧《阿房宫赋》中,“       ,       ”两句写出了阿房宫的走势,一直通到咸阳。

(2)苏洵《六国论》中,写诸侯割地越多秦国侵犯越厉害的两句是“       ,       ”。

(3)王安石《桂枝香·金陵怀古》上片中,“       ”写水,“       ”写山,写出了金陵的山川形势,为全词描绘了宏阔的背景。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一)语言文字运用I(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8-20题。

脱贫攻坚宏伟目标的实现,凝结着每一位奋斗者的辛勤汗水和艰苦付出,是他们用艰苦奋斗的精神镌刻而成的,用生命的代价铸造而成的。时代       英雄,伟大来自平凡。在脱贫攻坚工作中,数百万扶贫干部深入田间地头,(       ),奉献给了初心和使命,抒写了许多       的先进事迹。

在波澜壮阔的脱贫攻坚实践,大批贡献巨大、精神感人的杰出典型表现出来了。他们的事迹,集中体现了中华民族扶贫济困、守望相助的传统美德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生动诠释了中国人民改革创新、       精神风貌。致敬脱贫攻坚奋斗者,我们必须乘势而上,       。在未来的征程中,锐意进取,不断奋斗,以乡村振兴续写脱贫攻坚伟大事业。

18.依次填人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3分)

A.造就  沁人心脾  艰苦卓绝 再接再厉

B.制造  沁人心脾  攻坚克难 连绵不绝

C.制造  感人肺腑  艰苦卓绝 连绵不绝

D.造就  感人肺腑  攻坚克难 再接再厉

19.下列填人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A.无私奉献给脱贫事业以最美的年华,同贫困群众想在一起,干在一起

B.同贫困群众想在一起,干在一起,将最美的年华无私奉献给了脱贫事业

C.将最美的年华无私奉献给了脱贫事业,同贫困群众想在一起,干在一起

D.同贫困群众想在一起,干在一起,无私奉献给脱贫事业以最美的年华

20.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请写出修改后的正确语句。(3分)

(二)语言文字运用II(本题共2小题,11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1-22题。

贾宝玉是一个混沌的形象。贾宝玉既多情又痴情:宝玉的多情体现在他对世间所有女性都有一份诚挚的爱,这是一份超越了身份与阶层的爱;宝玉也痴情,他一生的事业就是体贴她们的:喜怒哀乐、关心她们的情感命运,并且渴望着能把她们从不幸的命运中拯救出来。①       :称贾宝玉为最“入世”之人,是因为他对万事万物都有一份体察和敏感,但他的心灵所进入的并非俗世,而是对一切自然的、美好的事物投入最深沉的情感,甚至达到忘我的地步;与此同时,他的思想中还有“出世”的一面,他虽生在公门侯府却处处受拘束,而他的灵魂②       。

李泽厚认为魏晋时期是中国历史上“人的觉醒”时期,即“在怀疑和否定旧有传统标准和信仰价值的条件下,人对自己生命、意义、命运的重新发现、思索、把握和追求”。贾宝玉这一形象背后所凝聚的新的价值观念是一种无目的的、超功利的、艺术化的、心灵式的存在,是中国文学史上又一次“人的觉醒”。《红楼梦》是一部奇书,是中国文学史上一座无法逾越的高峰,在某种程度上说,③       ,而且关系很大。

21.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6分)

22.请分别用一个句子概括上文各段的主要意思。每句不超过15个字。(5分)

四、写作(60分)

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农民工李小刚对着砖头朗诵《再别康桥》的视频打动了众多网友。李小刚是一名开装载机的工人,他还自创“砖”为你读诗工地朗诵;用工地各类材料设计、制作朗诵造型,这甚至引起了央视主播海霞的关注。“忙个小营生,写诗几小令,粗食小浊酒,平头小百姓。”这首略微押韵的《四小歌》是一个普通百姓生活的真实写照,它出自一小店老板邱建厂之手,人称“豆花诗人”。他们让每天单调枯燥的日子得到了调剂,在平淡的生活中寻找到了一方精神家园。

生活不可能每天都有鲜花和掌声、惬意和惊喜,生活中我们总会感到平淡和枯燥,总会遭遇坎坷和苦难;但诗和远方永远都在。无论我们生活的处境怎样;都应坦然面对,都要有求好精神,用努力和付出让自己变得更优秀,让生活变得更美好。

对此,你有怎样的思考和感悟?请结合上述材料,以“面对生活,追求美好”为主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好角度,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得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参考答案

1.C(张冠李戴,“对违规违纪情节较重的学生,可采用增加班级或校内公共服务等惩戒手段”错误,根据原文“一般教育惩戒适用于违规违纪情节轻微的学生,包括点名批评、做口头或者书面检讨、增加额外教学或者班级公益服务任务等”,可知“班级公益服务”属于“一般教育惩戒”,不属于“违规违纪较重”的惩戒手段)

2.B(不合文意,“教师的所有惩戒都是必要的,这有利于学生整体、健康地发展”错误,教师的某些惩戒有可能超出了合理、必要的范畴)

3.D(A项,张老师的惩戒带有个人的主观好恶。B项,张老师的惩戒没有做到一视同仁。C项,张老师的惩戒轻重失当,并且没有倾听学生的解释)

4.教育惩戒是指教师在教自教学和管理过程中基于教育的需要,对违规违纪、言行失范的学生进行制止、管束或用特定方式予以纠正,使学生认识和改正错误的履行职责的必要手段和法定职权。[教育惩戒是……的必要手段和法定职权,(1分)基于教育的需要,(1分)对违规违纪、言行失范的学生进行制止、管束或者用特定方式予以纠正,(1分)使学生认识和改正错误,(1分)]

5.①举例论证。(1分)第三、四段列举少年邹韬奋背书挨打和马克·吐温的家规,论证了“在教育史上,惩戒作为一种教育手段或教育方法是必要的”观点。(2分)②引用论证。(1分)如第六段引用马卡连柯的话论证了“从教育伦理上说,惩戒不一定意味着不尊重”的观点。(2分)(意思答对即可;如有其他答案,只要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

6.A(“后面他的所作所为都是在为此而努力”理解不全面。原文第二段还有“但一见到学生,他就忘记了自己的理想,就想着把学生教好,希望他们有出息”的内容,表明孙老师所作所为的主要目的是“教书育人”,客观上当然也有“转公”的目的)

7.B(“同时也暗示了农村教育非常封闭和落后的现状”于文无据)

8.①不按教材备课,用自己独特的方法教学生认字。②巧妙用“长大了卖什么”的问题鼓励学生努力学习。③对“冻死人”做与众不同的解释,培养学生的悟性。④教给学生许多课外知识,开拓了学生的眼界和视野。(每点1分,意思答对即可)

9.①起初“我们”觉得他长得不像老师,不喜欢他,背地里叫他“孙子”;觉得他脾气暴躁,在心里骂他。②逐渐接受了孙老师的授课方式,理解和认识到他的严厉里,--直包藏着对“我们]”的期望和爱。③后来“我们”认可并.敬佩孙老师,他在“我们”心里的形象变得高大起来。(每点2分,意思答对即可)

10.B

11.A(“徙成纪”中的“徙”是迁移、搬迁的意思,“徙上郡”中的“徙”是调任的意思)

12.B(“朝廷表示了认可,就不再另行封赏”错误,梁王封李广为将军并授给将军印的做法违反了朝廷的法令,因而李广还朝后,朝廷不予封赏)

13.(1)李广的才气,天下无双,他自己倚仗着有才能,屡次和匈奴正面交战,(我)担心(这样会)使他牺牲了。(得分点:“负”“数”“恐”各1分,句意1分)(2)我们]距离大军有几十里,现在像这样凭着一百名骑兵逃跑,匈奴就要来追击射杀我们,会立刻(把我们)杀光。(得分点:“去”“以”“走”各1分,句意1分)

14.①作者通过李广家世代学习射箭,家学渊源深厚,表现李广善射绝非偶然。②作者通过李广从军后,迅速被提拔为汉朝的中郎,表现李广因善射而建功。③作者通过李广射死两个匈奴射雕者和射死骑白马的匈奴将领的事例,具体表现李广善射。(每点1分)

15.C(“让人精神振奋”错误,士卒们大都从南方而来,看到发芽的柳树南侧的枝条,禁不住想起故乡,应是感到烦恼和忧伤)

16.①抒发了戍卒在暮春时节对故乡和亲人的思念之情。②表达了戍卒(或诗人)对无休止的战争的厌恶和对和平的渴望之情。③表达了诗人对用无数戍卒生命换取功业的将领的不满和怨恨之情。④表达了诗人对连年成守边塞士卒的无限同情。(每点2分,答对三点给满分,意思答对即可)

17.(1)骊山北构而西折直走咸阳(2)奉之弥繁侵之愈急(3)千里澄江似练翠峰如簇(每空1分,多字、漏字、错字等均不得分)

18.D(造就:培养使有成就。制造:指用人工使原材料成为可供使用的物品,也指人为地造成某种气氛或局面等(含贬义)。感人肺腑:使人内心深受感动。沁人心脾:指呼吸到新鲜空气或喝了清凉饮料使人感到舒适,现也用来形容欣赏了美好的诗文、乐曲等给人以清新、爽朗的感觉。攻坚克难:攻占坚固的堡垒,克服层层的困难;现在常常用来形容或鼓励人们克服各种艰难险阻,圆满地完成任务。艰苦卓绝:形容十分艰难困苦,超乎寻常。再接再厉:指一次又一次加倍努力。连绵不绝:指连续而不中断。)

19.B(“同贫困群众想在一起,干在一起”与前面衔接更紧密,排除A.C;再比较B、D项,B项与后文“奉献给了初心和使命”衔接更好)

20.示例:在波澜壮阔的脱贫攻坚实践中,一大批贡献巨大、精神感人的杰出典型涌现出来了。[①成分残缺,在“实践”后面添加“中”,(1分)②搭配不当,将“表现”改为“涌现”。(2分)如有其他答案,只要修改正确,即可给分]

21.①贾宝玉既“人世”又“出世”②最向往的就是自由③这与它塑造了贾宝玉的形象有关(每处2分,意思答对即可。如有其他答案,只要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

22.第一段:贾宝玉是一个混沌的形象。第二段:贾宝玉的形象体现了“人的觉醒”。(每句2分,意思答对即可;表达准确简明且不超过字数1分。如有其他答案,只要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

23.略。

参考译文:

李将军名叫李广,是陇西郡成纪县人。他的先祖叫李信,在秦朝时担任过将军,就是追击并捉到了燕国太子丹的那位将军。他的家原来在槐里县,后来迁到成纪。李广家世代传习射箭之术。孝文帝十四年,匈奴大举入侵萧关,李广以良家子弟的身份随军攻打匈奴,因为他善于骑马射箭,斩杀首级和俘虏敌人很多,担任了汉朝的中郎。李广曾经随从皇帝出行,常能冲锋陷阵、突破险阻以及格杀猛兽,孝文帝说:“可惜啊,你没遇到时机!如果让你正赶上高祖的时代,封个万户侯还用说吗!”

吴、楚起兵时,李广任骁骑都尉,跟随太尉周亚夫反击吴、楚叛军,他夺取了敌人的军旗,在昌邑城下立功扬名,由于梁王私自把将军印授给了李广,回朝后,没有受到封赏。调任他担任上谷太守。匈奴每天都来交战,典属国公孙昆邪对皇帝哭着说:“李广的才气,天下无双,他自己倚仗着有才能,屡次和匈奴正面交战,(我)担心(这样会)使他牺牲了。”在这种情况下,(朝廷)才调任他担任上郡太守。后来李广转任边境各郡太守,又被调任.上郡太守。他曾任陇西、北地、雁门、代郡、云中等太守,都因为奋力作战而出名。

匈奴大举入侵上郡,天子派来一名受宠的宦官跟随李广领兵反击匈奴。这位宦官带领几十名骑兵,纵马驰骋,遇到三个匈奴人,就与他们交战,三个匈奴人转身放箭,射伤了宦官,把他的那些骑兵几乎杀光了。宦官逃到李广那里,李广说:“这一定是匈奴的射雕手。”李广于是带上一百名骑兵前去追赶那三个匈奴人,那三个人没有马,徒步前行,走了几十里路,李广命令他的骑兵左右散开,而李广亲自去射击那三个人,射死了两个,活捉了一个,果然是匈奴的射雕手。(李广)把他捆绑上马之后,远远望见有几千名匈奴的骑兵,(他们)看到李广,认为是诱敌的骑兵,都很惊慌,就上山去摆好阵势。李广的一百名骑兵也都非常惊恐,想要快马飞奔逃跑,李广说:“我们距离大军有几十里,现在像这样凭着一百名骑兵逃跑,匈奴就要来追击射杀我们,会立刻(把我们)杀光。现在我们停留(在这里),匈奴一定认为我们是大军的诱敌部队,必定不敢攻击我们。”李广命令各位骑兵说:“前进!”(骑兵)前进到离匈奴阵地还有二里的地方,停下来,(李广)下令说:“全体下马并解下马鞍!”他手下的骑兵说:“敌人人多又离得近,如果有了紧急情况,怎么办?”李广说:“那些匈奴人以为我们会逃跑,现在我们都解下马鞍表示不逃跑,这样就能使他们更坚定地认为我们是诱敌之兵的猜想。”就这样匈奴的骑兵终于不敢来攻击。有一个骑白马的匈奴将领出阵来监护他的士兵,李广跨上马带上十几名骑兵奔驰前往,射死了那个骑白马的匈奴将领,之后又回到自己的骑兵之中,解下马鞍,命令士兵都放开马,躺卧到地上。这时正值日暮黄昏,匈奴军队始终觉得这事奇怪,不敢进攻。半夜的时候,匈奴兵也以为汉朝在附近埋伏有军队,想趁夜偷袭他们,匈奴的军队都撤离了。

(0)

相关推荐

  • 教师“揍”学生时,心中是否有爱,是区分惩戒和体罚的分水岭

    [家教智慧 第930期] 同事曾讲过这样一件事.他的儿子上三年级,这天回家后,孩子闷闷不乐.同事于是问他:"是不是在校挨教师批评了?"见孩子仍是默不作声,同事于是开玩笑般地说:&q ...

  • 站着写字能写好吗

    (1230) 站着写字能写好吗 拐过楼梯,只见走廊里有一名学生,正站着趴在墙上写着什么.我走过去,刚巧老师也出了教室."这学生作业的字就像蝌蚪文,批评他,还狡辩,就罚他站到教室外面写.&qu ...

  • 胡盼:老师,你想要什么样的学生

    最近,<中小学教育惩戒规则(试行)>的颁布让很多老师又不镇定了,好似以往没有(不能)惩戒的日子过得是那么煎熬.对于惩戒,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看法,也都有不同的意见,作为老师,肯定想要有惩戒这种 ...

  • 教育惩戒“同过同罚”?别闹了,当学校是法院啊?

    教育惩戒"同过同罚"?别闹了,当学校是法院啊? 文/虹野 <中小学教师实施教育惩戒规则(征求意见稿)>一出台,就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和热烈讨论.有趣的是不管是学校.家长 ...

  • “严是爱 宽是害”

    教育惩戒应当以师爱原则为前提,以"法"为依据,以不损害学生身心健康成长为界限,要与对学生的心理引导相配合.用好教育惩戒这把双刃剑,可以使我们的教育更有效.更高效. "子不 ...

  • 一线名师:教育惩戒如何做到合情、合理、合法?

      在3月1日正式开始实施的<中小学教育惩戒规则(试行)>中已明确指出教育惩戒是学校.教师行使教育权.管理权.评价权的具体方式:在确有必要的情况下,学校.教师可以在学生存在不服从.扰乱秩序 ...

  • 心中有戒尺,手里有温度。

    记得小时候,每次自己在学校淘气捣蛋时,都会被老师批评,有时候会被罚站着上一节课,有时候也会被罚打扫卫生,偶尔也会被老师拿书在脑袋上拍两下(不是很暴力的那种). 因为我家和班主任都是一个村子的,有时候父 ...

  • 有感“罚蹲”——老师不能把聪明才智用在设计“变相体罚”上

    老师不能把聪明才智用在设计"变相体罚"上 体罚是不好的,几乎每个老师都非常清楚.尤其近期已经出台了关于教育惩戒的细则,老师们只需要按照细则去执行教育惩戒即可.但是依然有不少老师对体 ...

  • 【11/100日更】老师,你在忙什么?

    <班主任之友>上的一篇文章,小薇老师的专栏,里面一些话语就像一个小锤一下一下把这些话钉在了心里. ​我们并不是无所作为,而是习惯性的忙碌中忽略了关注自己究竟在做什么,为什么这么做. 有段时 ...

  • 教育不是万能的,没有惩戒的教育是万万不能的,你怎么看教师对一些违纪学生的批评和惩戒?

    非常赞同,教育确实不是万能的 有奖励就要有惩戒,对于教育而言也是如此.目前的教育现状可能就是对孩子的夸奖太多,而对于孩子犯错一般都采取沟通等软绵绵教育的教育方式,很少使用惩戒的方式进行.这样教育的结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