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中医启蒙》连载20 第八章 能量调理的艺术

上工、中工与下工

《黄帝内经·素问·调经论》里说:“按摩勿释,着针勿斥,移气于不足,神气乃得复。”说明针灸、按摩的原理是回复神气,“移气于不足”,也就是调动“气”,把某处多余的气转移到不足的地方,这样虚实就平衡了。

针刺与按摩的本质,是调整人体自身的神气运行活动,使之正常化。通过调整神气,帮助人体回复稳定和谐、内外交流的自然状态。当人体通过针灸、按摩等方法回复了“阴阳自和的状态”,那么,生命本来的力量会自动完成医生所期待的“补虚泻实”“通经活络”“扶正祛邪”“安神定志”等等效能。

这也是近代研究中,常常发现针灸、按摩等中国传统治疗方法有“双向调节”的效应。比如,针对胃肠功能紊乱,同样选择“足三里”或者“合谷”等穴位,运用相同的针刺方法,却可以改善和治疗“胃肠亢进”和“胃肠动力不足”两个在西医诊断上相反的问题。又比如,针刺或者艾灸“涌泉穴”,既可以升高血压,也可以降低血压。

《黄帝内经·素问·根结》里说“用针之要,在于知调阴与阳。调阴与阳,精气乃光,合形与气,使神内藏。故曰:上工平气,中工乱脉,下工绝气危生。故曰:下工不可不慎也......”

这里把针灸师分成了三个水平:上等医生能够“平气”,不光是平衡人体内部能量,同时还要平衡内部与外部世界的能量交流;中等医生一不小心就会帮倒忙,“乱脉”体现在治疗上,针刺之后也许症状略有改善,但是把脉后会发现,脉象更不平衡了;最糟糕的医生叫“下工”,劣等的医生,会断绝人的神气,危及生命,或者症状虽然暂时平复,但减损了本来的寿命,医患双方还都不知道。

《黄帝内经》里还有一个对不同医生的总结:上工治神,中工平气,下工治形。这里的“上工”已经超越了根结篇里的“上工”。

关于“治神”,有这样一段描述:“凡刺之真,必先治神,五藏已定,九候已备,后乃存针,众脉不见,众凶弗闻,外内相得,无以形先,可玩往来,乃施于人。”

这里的“众脉不见,众凶弗闻,外内相得,无以形先”很有意思。它说在针刺的那一刻,忘掉此前诊断时摸到的各种正常、异常的脉象,忘掉病人所述的各种凶险的症状(包括现代医学的各种危重诊断),进入人我、内外一体的状态。不要先入为主地被病人的形体和反映在形体上的症状所牵引,才可能体会到神气的往来出入,而随顺调理。

脉法候气

那么中工如何平气呢?古人常通过把脉来评估人体气血是否平衡。《黄帝内经》里有三种脉法:太渊脉法,人迎—寸口脉法,三部九候脉法。这是通过比较不同部位脉势和脉象,来了知人体神气运行状态的方法。

我们现在所指的脉诊,是太渊脉法,在手腕内侧桡动脉,也就是太渊穴上下进行脉诊,左右手分别阴阳,每一侧又分为寸关尺三部,分别出左侧“心、肝、肾”,右侧“肺、脾、命门”,再用不同指力体会“浮、中、沉”三部的不同,从而得以了知各部气血阴阳的分布不同与平衡程度。

人迎—寸口诊法,出自《灵枢·终始》:“持其脉口(寸口)人迎,以知阴阳有余不足,平与不平。”

寸口主要反映人体内部能量,即“阴”的情况,人迎(颈总动脉)主要反映体表能量,是“阳”的状态。如果这二处脉象是相应的,来去大小根据不同的季节相协调的,就是“平人”,健康平和之人。

瑞士针灸无国界前主席雅克先生(中文名:仁表)的《古典针灸入门》一书中,有该脉法的介绍与应用。

第三种,三部九候脉法,现在用的人更少了,这种脉法又称遍诊,切脉部位有上(头部)、中(手部)、下(足部)三部,每部再分天、地、人三候,共九候。

正常情况下,各部脉的至数与力度,处于相互平衡与协调状态。一旦出现小的不平衡,意味着人体内外、表里、上下的不协调。如果各部节律、大小都紊乱了,像一座精密的自鸣钟失去了本来的节律,就无法工作了。

所以《黄帝内经》里说:“三部九候皆相失者,死。上下左右之脉相应如参舂者,病甚。上下左右相失不可数者,死。”

“相失”,就是错过,不协调,就像在城市里需要打车去轻轨,再转高铁,要是每一步都“相失”,就会误事。

“参舂”,指三个人舂谷,就像打年糕,此起彼伏,也是形容脉象的不协调。人体的生命节律像一曲大型交响乐,需要精密的协调和统合,把脉,就像是指挥家在聆听不同的声部。

接下来,黄帝问:“何以知病之所在。岐伯曰:'察九候,独小者病,独大者病,独疾者病,独迟者病,独热者病,独寒者病,独陷下者病。’”这是一段大白话,九候之中,任何一个部分的脉律,太小、太大、

太快、太慢等都是失常。不管是治神还是平气,都对医者提出了一个基本的要求:你能不能感受到神气的变化?是实实在在的感受。或是手下感知,或是针下感受,或通过身心的直觉感受,或直接看到气的变化......这些在《黄帝内经》里叫“慧然独悟”,对病情的原因、变化、趋势和当下神气的格局了然于心。

以外揣内,以我知彼

这就又回到了关于医者自身内在训练的话题。起初,脉诊可以作为入手的工具,要成为好一点的医生,须以静坐、站桩、艾灸、按摩来提升对“气”和“气场”的敏感度。这是基本功,不同的医生,六根的敏感度不同,通过训练后,在相应层次发挥作用。

如果没有训练过对“神气”的感受力,那只能在形的层面施治。对病人而言,可能是“半死半生”,对这类医生来说,常常是“好了不知为何好,坏了不知为何坏”。这样的医生很难提高,也很难对传统中医有真正的认识和信心,容易走“西化”“现代化”“经验化”的路子。

内在训练里,除了静坐这类静态的训练方法,规律的形体锻炼也是必须的,医生自身的健康和神完气足,才有可能“以我之气调彼之气,以我之神调彼之神”。

通过按摩的训练,我们可以慢慢体会到病人内部的气血情况。有经验的按摩师,静下心来能感觉到里边很深的地方,是虚还是实,是堵还是通。这叫“以外揣内,以我知彼”。

教我太极的钟鹰扬老师,也是中医师,他曾经获得过欧洲空手道亚军,而且是咏春拳的高手。他说,太极拳真正临敌的时候,是把自己虚掉,跟对手合为一体。

这个状态在针灸、把脉,还有按摩上,很多医生是有同样的体会的。我们在培训医生的时候,就会训练这个部分。他们都是有经验的临床医生,中医的理论水平不错,学过很多不同的技法和流派,我们就训练他们虚己之后的感受力,通过站桩、打坐、太极来体会跟病人合一的状态。这样就能靠直觉知道病人的神气、邪气的虚实寒热、进退出入了。

按摩的学习,从两个手法入手,第一个是按法,第二个摩法。按法是什么呢?就是把你的手,合适地放在病人身上,按摩者是放松不费力的,被按摩的人是放松舒服的状态。这个听起来容易,做到并不容易。

说到按摩,初学者们通常想法是:要用力!我的手型、手法对不对?是用一指禅、小鱼际还是掌根?是滚法?还是震法?......全都着眼于这些有形有相的技法。

手只是一个工具,要表达的是什么?它表达的是你想要给这个人的东西,要体会这个。

一个按摩师能给受者什么?是某种特定手法?某个流派的专治某病的技法?还是会有一些更丰富深入的东西?

比如送礼物给朋友,你想表达一份关心也好,或者一份友情也好,首先是你的意向,第二是你对朋友的认知和了解,他现在的状态,还有你的世界观、审美、生活内容、自身条件都决定了你会选择什么礼物。

关于作者

李辛,中医师,心身医学硕士。师承国家级名老中医宋祚民先生。现任上海自道精舍、浙江天景生公益基金会顾问,法国蓝之树学会顾问。

著有: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Back to the sources for a Modern Approach》(《回到本源》2013年瑞士,英文版)。

《儿童健康讲记:一个中医眼中的儿童健康、心理与教育》2015年,立品图书。

《经典中医启蒙:一个中医眼中的生命、健康与生活》2018年5月,立品图书。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