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世界,多往外看看
当我们太想做成一件事情的时候,往往会忽略自己以外的世界。
自我的世界也许很丰富,但那只是更大图景中的,一个小小的点。在这一个点以外,做事的外部环境,是否真的和你看上去的一样?你看到的需求,是否已经,或将要成为市场的需求?又比如,其他人的反应,是否如你想象?现实中的现实,和你以为的现实,也许是两个世界。
所以,难怪会有人一厢情愿地奋斗,挥洒汗水,饱饮鸡汤,总是忙得不亦乐乎,却始终没看到奋斗的成果。到头来时光逝去,他只能带着愤懑,对着来来往往的人群,甭管人家爱听不爱听,逢人就来一句祥林嫂式的抱怨:时运不济,或者怀才不遇。
我们得承认,有的工作需要封闭式的工作环境。外面的声音太多,听多了就容易扰乱心思。因此就得埋下头去,潜心研究,并且长期处于几乎与世隔绝的状态。但这一类的工作,大多是学术研究,他们的工作内容,需要大量的自我思考和探索。与他人合作的部分,占比相对较少。他们的竞争跑道,和你我圈子里的大多数人,完全不一样。
尽管如此,从事这类工作的人,也要偶尔从自己的研究成果中,抬起头来,看一看他们跑道上的世界。在相对自我的常态中,某个学科的前沿进展,最新成果,都是他们要密切关注的内容。他们,也需要观看自己之外的世界。同时,他们埋首自我,不观大众世界的代价,自己可以承受的同时,也已经有人为他们买单。
对于时时刻刻忙碌于世界中的普通人来说,不去“观世界”的代价,太大。
如果是能力一般,成就也一般的人,不“观世界”倒还好。因为这并不常发生。他自己倒是想闭上眼睛,管你外面是天翻地覆,还是天高地阔。但身边都是人,都是逼他去睁眼看的人。同事能忍,忍受你混日子,老板不能忍。就算老板能忍,忍受你稀里糊涂,家中不能忍。现实的压力,会倒逼你去观世界。
倒是那些已经“成功过”的人,曾经了解外面世界的人,他们有可能为此付出代价。因为成功过,所以对自己的信心,远远大于一事无成的人。有时候会带来错觉,认为自己已经掌握住了成功的密码。上一件事情,我就这样做成了。下一件事,一定也能照此而行。这时候,他需要一个有分量的人,来提醒他:大人,时代变了。
“观世界”,不等于随波逐流,去追随这个世界。而是让你清楚看见,你做事的环境。在这幅大世界的图景中,你和你的目标,只是其中很小一部分。看到这部分以外的山川河流,如何动态变化,如何会影响你的这小小一部分。然后再去思考,这件事是否有做下去的必要?如果要做下去,你要怎样调整自己的执行计划?
也就是说,观世界,是为了达成目标而服务。本末,不可倒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