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锁骨似折扇,功夫必精深”,没有它功夫很难提高

飒如松起籁,飘似鹤翻空。人欲取法于天地,就要向万物学习。古琴效法的是宇宙的音律,书法借鉴天地的线条,拳术感悟的万物的动态。一个门派,必然井然有序,老一辈人注重辈分,在新的时代却落空了,于是传承出了问题,东西越丢越多,这是人祸,也是天意。与传承相比,技艺失传,愧对的是祖先。当人们不在把技艺当回事儿的时候,道德水准也逐渐颓丧。同门情深,就是异地相隔,见了面,也亲如兄弟。各行如是,难得出人才,得个人才,就是如同烧了高香,能撑起一片天。如今,练的身上有范儿的不多,能写出来就更好了,能为子孙后代留下些字,算是个交代,字活的比人长。

锁骨,古时俗称琵琶骨。锁骨如折扇,意思是,锁骨要像折扇一样,能折叠或轮转,开合灵活,形如折扇。中国武林说废了一个人的武功,有两种方法,一是挑脚筋,二是穿锁骨。脚筋被挑,脖子就耷拉了。以前捕快抓到江洋大盗,怕其反抗,用铁链穿锁骨,一旦穿透,浑身瘫软。一动就会剧痛,形同废人。锁骨真正价值所在是,连接人体最大杠杆,也能协助手臂活动,锁骨受损,手臂就废了。锁骨有力的支持着肩胛骨,没有它的支持,肩胛骨只能转动,但产生不了力量。就是部位,产生了武术架形结构。上肢能够灵活运动,要靠此处来支持手臂延展。有人胳膊僵硬,是锁骨没摘开。

锁骨也要有开合,要动如折扇,这和含胸拔背分不开。含胸也称为虚胸,此时为合;拔背就要卸甲,肩胛骨下来,一定要打开锁骨,此时为开。打开时,两个骨头尖,一定要对正,成尖锐三角形。以前老人说的鸡胸脯,这种人的锁骨,会有一个凸起,脊柱拔的高,打的开劲,但不是练成的,是天生的,故而合不住劲。胸肌重要不重要?一句话,通过锁骨练出的胸肌,就重要。僵硬不灵活的胸肌,价值不高。所以,练拳一定要通过,开合锁骨,来带动胸肌。锁骨下方,有一条筋,叫喙突,非常重要,没有胸肌可以,喙突练不出来,胸等于没合住,扛不住大力,一轰就塌。含胸就是合胸,胸软,难堪大用。柔劲必须有劲做支撑,否则即是犯了软病。有人站桩,总感觉不得力,就是没练锁骨。扣肩,在一定程度上讲,也为锁骨提供支撑力。练好了此处,也可以开合肋骨。最为关键的一点,锁骨受损或功能弱,脊柱作为最大的杠杆,就会失去作用。它的最大作用就是,手臂受力,会通过锁骨,传导到脊柱,再延伸到脚下,形成支点,撬动对方。此处没练好,胸部软塌无力,锁不住琵琶骨,就借不到力。

练什么拳没关系,拳里要练锁骨,此骨一般有三种形,正常人一般都是浅u形;特意练过的人,可以成三角形,也叫虎琵琶,这种形的锁骨,特别擅长扑击,因为合力会比一般人大的多,整劲也突出。还有一种,叫鸟琵琶,活动范围惊人,能突出一个包,也能凹成一个大坑,爆发力相当强悍,杀伤力可怕,形如老鹰。卢氏结构的先行拳法,非常注重训练鸟琵琶,看着练起来有些笨,用锁骨催动手臂,快速攻击,比一般人长了接近一尺,收发自如。锁骨练出来,等同于解放了手臂。比如通背拳,都是探着出手,这就是练锁骨。练太极拳也如是,出手别伸手,要学会开合锁骨,这样就带上了肩胛,也贯通了脊柱,都是连带关系。太极拳倒卷肱练对了路,一条骨开,一条骨合,形如折扇。所以不要小看功架,练架子目的是,组织好结构,运用好结构,它是一门学问,也是最古老的人体运动学。


琵琶如折扇,出拳似弹簧~拳谚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