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柴胡汤应用之“夜间”高热
小柴胡汤
,中医方剂名。出自《伤寒论》,为和解剂,具有和解少阳之功效。主治伤寒少阳病证。邪在半表半里,症见往来寒热,胸胁苦满,默默不欲饮食,心烦喜呕,口苦,咽干,目眩,舌苔薄白,脉弦者;妇人伤寒,热入血室,经水适断,
寒热发作有时
;疟疾,黄疸等内伤杂病而见以上少阳病证者。临床常用于治疗感冒、流行性感冒、疟疾、慢性肝炎、肝硬化、急慢性胆囊炎、胆结石、急性胰腺炎、胸膜炎、中耳炎等属胆胃不和者。今日分享小柴胡汤应用医案——
夜间高热
【验案】郭某,男,35岁。
近1周感冒发热,咽喉痛,咳嗽时有少量痰,有糖尿病史。
诊断为支原体感染, 注射阿奇霉素一周,基本已不咳嗽,但每晚12时左右仍发热38.5C,伴有汗出乏力多梦。
刻诊:脉浮濡微数,舌微红有齿印,苔白水滑,食呆,大小便尚可。要求中医重点解决夜间发热一证。
辨证:阴虚发热。
用方:青蒿鳖甲汤合小柴胡汤加三物黄芩汤
。
【处方】青蒿30g、鳖甲15g、西洋参15g、白薇15g、玄参30g、地骨皮30g、柴胡30g、黄芩50g、生地黄30g、苦参10g、生甘草10g。
3剂,水煎服。
因患者是熟人,服药第2日就来告知,夜间未再发热,同时说药苦难喝,能否停服。
我告之为苦参所为,热刚退,还需巩固。
后坚持把剩余2剂药服完,夜间高热未再起。(古道瘦马医案)
按:此病例由于辨证准确,用药得当,达到了一剂知,二剂已之效。
所以,不要认为中医只能治慢性病,急性病一样能治。
此案清热与滋阴并举,因病时已长,体阴虚耗已现,故以滋阴为主,清热为辅。
柴胡、黄芩、苦参、青蒿、白薇
清热
;鳖甲、生地黄、玄参、西洋参、地骨皮滋阴
,
甘草
调和诸药。
因定时发热用小柴胡汤,因虚热用青蒿鳖甲汤,因糖尿病兼瘀热用三物黄芩汤
,3方均有清虚热滋阴液的作用,集中火力,重复用药,共奏佳效。
此法乃学仿唐代大医孙思邈之思路。
此案还有一点要说明,阴虚发热仅从症、时、脉上考虑用方药,舌象不支持,故舍之。
在临床上常有此现象,或舍脉从症,或舍舌从症,或舍症从脉;或舍症从舌,要灵活处之,切忌胶柱鼓瑟,死板教条,求全责备,一切以临床取效为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