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末年画家描绘“竹林七贤”的故事的《高逸图》
作者:孙位
创作年代:唐代
规格:45.2cm×168.7cm
材质:绢本设色
唐朝末年画家孙位的《高逸图》描绘“竹林七贤”的故事。由于年代久远,这幅《高逸图》只是残卷,画面上只有山涛、王戎、刘伶和阮籍四位人物,而嵇康、向秀、阮咸三位人物的画面,在北宋时就已缺佚。
图右的第一位人物是山涛。山涛在“竹林七贤”中年龄最大,与嵇康、阮籍是好友。他善于饮酒,但从不失态。画面上,山涛袒胸露腹,披襟抱膝,丰腴的躯体,倚着华丽的花垫,头微微仰起,双目凝视前方,那恢弘旷达的仪态,呼之欲出。山涛身旁的侍者,正在将一张古琴奉上。他在司马炎称帝时,入朝做官,官至吏部尚书,然他贞慎俭约,俸禄薪水散济亲邻,又殚精竭虑为朝廷选拔人才,后人称他“雅量恢达,度量宏远”,形容他“如璞玉浑金”,内含清贞的气量。
山涛
画面的第二位是王戎。王戎是“竹林七贤”中的小弟,年龄比山涛小二十九岁。他是富贵子弟,喜欢清谈。画面上的王戎,裸足跌坐,右手执如意,左腕懒懒地搁在右手上,似乎正欲侃侃而谈。手中摆弄如意的细节描绘,正是庾信《对酒歌》中“王戎舞如意”的写照。在王戎的侧后,恭敬地站立着一位怀抱书卷的书童。
王戎
第三人为写《酒德颂》的刘伶,容貌丑陋,满颐髭须,以饮酒出名。他主张无为而治,被朝廷视为无能而罢官。于是他纵酒放诞,常乘鹿车,携一酒壶,使人拿着锄头随后,意指醉死便就地埋葬。他曾写过一篇《酒德颂》,谓喝酒“无思无虑,其乐陶陶”。画家笔下的刘伶满颐髭须,其貌不扬,大概痛饮初歇,正蹙眉回首,往身后侍童捧上的唾壶作漱口状,而双手却仍端着酒杯,对杯中之物还是恋恋不舍。
刘伶
第四人为饮酒放浪,惯作青白眼的阮籍,旁有童子奉上方斗。阮籍其诗才与嵇康齐名,他博览群籍,尤好老庄,嗜酒能啸,喜弹琴,作《咏怀诗》八十二首,为世所重。他容貌瑰杰,风度洒脱,此时正手执麈尾,面露微笑,神情悠然。麈是一种比鹿稍大的动物,是带领鹿群的领头者,故而麈尾不仅有拂尘清暑的作用,而且含有“领袖群伦”的意义。这一细节的刻画突出了阮籍在七贤中的领袖地位。
阮籍
《高逸图》画面采用早期横卷式结构,四位人物分别列坐于华美的地毯上,动作、情态各具神采。在他们旁边,各有一个侍者在小心地侍候着。画家在人物之间用芭蕉、菊花、松树、湖石等相隔,以次要人物衬托主要人物,使画面统一于和谐的环境之中。
侍者局部
《高逸图》中的人物、衣服及陪衬的景物、器具,均用淡色或白描,显得素静雅洁,象征“竹林七贤”身置物外的闲适;而花毯及背倚的花垫,不仅画出许多复杂的图案,而且敷以重彩浓色,显得鲜艳夺目,暗示“竹林七贤”名望地位的高贵。
“竹林七贤”局部
此件无作者款印,由宋徽宗题名《孙位高逸图》。画上钤有北宋“宣和”“双龙”“睿思东阁”印,南宋“政和”“宣和”“御书”印,以及清梁清标和清内府诸藏印。另有六印不能辨认。《宣和画谱》《石渠宝笈》等书著录。
孙位,生卒年不详,一名遇,号会稽山人。晚唐画家。会稽(浙江绍兴)人。善画龙水、人物、松石、墨竹、龙水,兼长天王鬼神。唐广明元年(881)十二月初,黄巢起义军攻克长安,随僖宗入蜀,居成都,蜀中画山水人物,皆以孙位为师。名列蜀中画家第一,对四川地区绘画艺术影响颇大。现传世有《高逸图》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