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病例分享——针刀治疗肩周炎 中...
临床病例分享——针刀治疗肩周炎
中医学认为,肩周炎属“痹证”之范畴,病因与寒冷风湿有关,故称“漏肩风”。因本病可引起软组织广泛粘连,从而限制肩关节活动,且好发于50岁左右,又称为“肩凝症”、“冻结肩”、“五十肩”。其表现为肩关节周围疼痛,夜间尤甚,并向前臂或颈部放射,肩关节各个方向的主动及被动活动度降低,尤以外展、旋转障碍明显,影像学检查除骨量减少外无明显异常。本病为具有自愈倾向的自限性疾病,经过数月乃至数年时间,炎症逐渐消退,症状得到缓解。一般的针灸、 推拿、中西药加体育锻炼等方法固然有效,但治疗周期长,疗效不甚满意。采用针刀松解加功能锻炼,治疗效果明显提高。
一、治疗方法
(1)患者取坐位,术者找出痛点标记。
(2)常规皮肤消毒铺巾,术者持针刀在标记处皮肤刺入至深层组织,患者有酸胀、酥麻感时行纵行切开3刀,再横行剥离3刀。
(3)用2%利多卡因2ml+曲安缩松1ml,痛点注射。
(4)术后用创可贴敷于针刀口处。
二、治疗机制
肩周炎是由肩关节囊及关节周围软组织发生的一种范围较广的慢性无菌性炎症反应,引起软组织如肩部肌腱、肌肉、关节囊、滑囊韧带充血水肿、炎性细胞浸润、组织液渗出而形成疤痕,造成肩周组织挛缩和肩关节滑膜、关节软骨间粘连及肩周软组织广泛性粘连,造成关节活动严重障碍。
临床应用针刀可准确直达病处,解除挛缩,减轻和消除因局部组织粘连引起的疼痛和活动障碍,是谓“以松治痛”;也可刺激小血管扩张,改善病变组织的血液循环,促进新生神经和血管延伸生长,增强病变组织的营养供应及新陈代谢能力,为机体修复陈旧病灶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针刀经皮部、经脉、经筋到达病灶产生强烈的酸胀感,纵行切割、横行剥离等操作与针灸的行针得气有异曲同工之效,可通经活血、疏筋散结、理气祛痛。配合功能锻炼能进一步松解残余粘连,加快血液循环和局部炎症渗出物的吸收,使肩关节上举、外展、外旋、内旋、内收、后伸等功能进一步改善,很快达到正常。
三、经验补白
功能锻炼在肩周炎的治疗中,功能锻炼占有重要地位。功能锻炼能改善关节血液循环,增加关节、肌腱的滑液分泌,恢复关节的功能。功能锻炼要在疼痛能够忍受情况下逐渐加大关节活动范围。 锻炼时要做肩关节外展、后伸、前屈、旋转运动,直至能够环绕运动。应先活动全身其他关节,后活动病变关节效果更好。
被动锻炼时,理疗师先于肩、颈、上臂处进行揉按放松后,将一手放在患侧肩峰处,另一手持患肢进行被动上举,前抱胸,后摸背,正反环形旋转运动,感到有粘连肌腱撕裂声后,再次于肩、颈、上臂处进行揉按放松。注意被动活动时勿使用暴力强行拉伸,以免损伤肩关节。术毕嘱患者每天行画圈旋转、上肢爬墙上举等功能锻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