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味名家竹雕笔筒

众所周知,纸、笔、墨、砚乃“文房四宝”,而笔筒虽不在其列,一来装饰书房文案早已成为文人墨客们的一大嗜好,二来如无笔筒文房四宝中的笔又将何以为家?所以,笔筒作为文房文案上不可或缺的物品,成为了许多文人墨客的喜爱之物,特别是名家刻款的竹雕笔筒更是身价不凡。

竹雕,我国明清时代进入了鼎盛时期,人才辈出,雕刻技艺得到了很大的发展,其精湛的技艺在中国工艺美术史上可称独树一帜。

笔筒所使用的材料可谓五花八门,有瓷、木、竹、骨等制作雕刻的,也有用象牙、玉石、牛角等珍贵材质制作的,所以各种式样精美的笔筒都应运而生。而竹刻名家辈出,他们将中国画中的山水、人物、花鸟以至亭台楼阁等章法结构表现于笔筒表面,表现出了当时文人墨客的思想情趣,从而使竹雕艺术从实用转变成为了供人们鉴赏收藏的艺术品,在清代还一度成为专供皇室御用的文具。

竹雕的传统手法与其他材质的雕刻手法基本类似,有透雕、浮雕、圆雕等等,创作者不仅要具有绘画、书法的基本功底,还要练就一手娴熟的刀功,因此其综合素养的要求较高。特别自明清以来名家辈出,风格独特,年代久远的保存完好的竹雕艺术品,色如琥珀、光泽润泽,十分可爱,成为了历来的收藏者的珍爱和追捧之物。

朱三松“和合二仙”笔筒

朱三松,名稚征,号三松,明晚期嘉定人。其父朱缨,字清父,号小松,为竹刻雕艺大师,到朱三松已是竹雕三代,技艺更为精湛,使朱氏竹雕艺术达到了高峰。

他的性情淡泊,善刻瘦竹枯木,竹刻从不轻易下刀,必要等到有创作的兴致并已得到好的雕刻材料之时才制作,可见其创作态度极为认真,每雕一件作品,往往达数年之久。陆扶照在《南村随笔》中说道:“(三松)善画远山淡石,丛竹枯木,尤喜画驴,雕刻刀不苟下,兴之始为之,一器乃历岁月而成”。到了后世更是声名远扬,一件难求,连清嘉庆帝对朱三松的作品也是情有独钟,曾经题有“传神只作萧疏笔,经久由来以朴存”

该“和合二仙”竹雕笔筒直径9.1厘米、高15.2厘米,圆形、中空底凹,笔筒口用木环粘接固定,周壁透雕“和合二仙”图,人物生动逼真、活灵活现。

和合二仙为中国民间神话中的和美团圆之神。传说唐代诗僧寒山与拾得二人相交甚厚、和睦同心。汉语中的“盒”、“合”、“荷”与“合”谐音,故民间所绘的和合二仙多为一人持荷、一人捧盒相向为舞的两个和尚。

此笔筒色泽红润,犹如琥珀之光泽,如没有数百年的岁月浸泡,难以达到如此的成色。笔筒画面肌理清晰,雕刻细腻老到,立体感非常强。左下有“朱三松”阳文篆书印章款,朱字单独作椭圆形印章,三松为葫芦印章样,与主图极为和谐、相得益彰。在右下不起眼处有一阴刻方章,署“一氓所藏”四个字,表明此笔筒曾为一氓所收藏。

濮仲谦“三顾茅庐”笔筒

濮仲谦,复姓濮阳,名濮澄,字仲谦,生于明万历十年,为金陵派竹雕创始人。他的竹雕技法不耐精雕细琢,往往只就天然形态,稍加琢磨即巳成器,匠心独运,以自然天成之情趣见胜。

明代散文家张岱在《陶庵梦忆》中说:“南京濮仲谦,古貌古心,粥粥苦无能者,然其技艺之巧,夺天工焉……然其所以自喜者,又必用竹之盘根错节,以不事刀斧为奇,则是经其手略刮磨之,而遂得重价”。至清后期,文人学者都以仲谦的“大璞不斫”和浅刻为高古独绝,最为推崇,故多有文人竹刻继承仲谦浅刻一脉。

此件竹雕“三顾茅庐”笔筒,直径为12.7厘米、高为14厘米。竹简满雕,松树环绕下的茅屋内,诸葛亮坐在床榻旁边,左手支头靠在小桌上闭目小憩,桌上摊开一书,一小童站在床榻旁作打扇状;刘备站在屋内,操着双手,头扭向门外耐心等待;茅屋外两随从一人牵马,一人执剑昂首伫立,关羽眉目下垂,美髯飘飘,双手搓揉,不满之情溢于言表;而站在远处的张飞,藏匿在松后,右手叉腰双目圆瞪,似早已等得不耐烦,随时有可能拔刀冲进茅屋,将诸葛亮一刀两断;人物的心理刻画和表情都细致入微地惟妙惟肖。山石上阴刻有“吴趋唐寅画于桃花庵”,庵字下落一阴刻圆形“濮”字印章,茅屋的右下空白处篆书阳刻“仲谦”款。

该笔筒主要采用浅浮雕和高浮雕技法,个别地方也采用了镂空雕的技法,用材考究、刀工老到,笔筒色泽红润、光莹润泽,如温玉一般。画面上人物场景安排有序、分割自然,为一件难得的佳品。

吴之璠竹雕笔筒

吴之璠“村竖牧牛图”笔筒正面

吴之璠“村竖牧牛图”笔筒侧面

吴之璠,字鲁珍,号东海道人,清代嘉定人,为朱三松之后嘉定竹雕第一高手,擅长圆雕和浮雕,其深浮雕法师法朱氏,浅浮雕法乃自创一门,名为“薄地阳文”。

他通晓画法,善于构图,图案掩饰压叠,远近、高低层次分明。该笔筒直径8厘米、通高15.8厘米,筒高13.3厘米,圆形、中空底平,周壁薄地阳雕村竖牧牛图,图后阴刻“吴之璠”款,下有阳文篆书“鲁珍”一方印章,筒下为一黑漆透雕简座,笔筒通体红润,有琥珀之光,手把时如温玉一般。

该笔筒竹丝素地与精雕细琢的图案形成对比,相映生色。一健壮的水牛奋力向前,牵牛的绳子自然地搭在牛背上,忽然一阵晚风将牧童的草帽吹向半空,牧童立起来站在牛背上,伸出双手作抓取状。构图动态感十足,雕刻技法细腻入微。耕牛圆鼓鼓的肚皮下垂,表现出牛已吃饱了水草,正欢快地奔跑在回家的路上,童子的模样也一改以往瘦弱小巧的形象,而显得胖而健康,表现出康乾盛世人民生活富足安康的景象。所以,有人赞曰:“精细得神,最为工绝”。

好了,名家的竹雕精品还有很多很多,笔者也不可能在这一篇小小的文章里,将其讲全谈透。希望此文能得到您的喜欢,谈得不好的就敬请谅解。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