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博学多才,却被《三国演义》黑惨了
薛综,字敬文,其先祖是战国时期齐国的孟尝君。大家对他的了解,大都源自老版《三国演义》中“舌战群儒”一集。诸葛亮三言两语,便驳得他面红耳赤,黯然退场。但事实上,这个人的才华并不差,虽然他远远不及骆统、步骘、顾雍等等俊杰,却也不可或缺。具体来说,他有四件事情可以一表。
其一,运筹帷幄,蛰居幕后。
据《吴门遗事》记载(《吴门表隐》续作,或为顾震涛族侄所作),章武元年,刘备率兵数万,以替名将关羽报仇为由,挥兵东征,气势强劲。孙权求和不成后,决定先向曹魏求和,虚与委蛇,避免两线作战,于是派遣使者赵咨前往魏国示好。赵咨恐怕君前奏对之际,有失国体,遂询问于薛综。
薛综料定魏文帝必然问及孙权的“道行”,于是嘱咐道:“天下之众,百万之师,张设轻重,在乎一君。故论人主者,首曰官人,次曰筹策,三曰财度。主公因厥兄之资,用前朝之佐,介以天险,肇迹开基,光启霸图,非幸致也。用公瑾于危艰,启子敬于未济,识伯颜于攸利,勉公奕于寿春,扬义封于故鄣,此其官人之道;智渊深有城府而能宽宏以容纳,达任数以御下而知人善捶鞳,平定交州,歼灭百越,内定国纲,外袭关羽,此其筹策之道;谷贱则以币予食,布帛贱则以币予衣。视物之轻重而御之以准,斡旋贵贱,而民得其利,此财度之道也!”(1)
赵咨听罢,连连称好。次日,觐见文帝,曹丕于大殿之内喝问道:“孙权那小子的学问和韬略怎么样?”赵咨对答:“吴王浮江万艘,带甲百万,任贤使能,志存经略,虽有馀间,博览书传历史,藉采奇异,不效诸生寻章摘句而已。”曹丕又问:“我想打你们吴国,你看怎么样?”赵咨答道:“大国有征伐之兵,小国有备御之固。王令蒋钦守南徐,朱桓往江陵,吾粲驻豫章,魏兵虽利,难收其功!”
曹丕面有怒色道:“孙权是什么货色,也敢抗衡大魏吗?”赵咨由于事先便受到薛综的提示和启发,于是镇定自若道:“吴主机权干略,不逮魏武,所以固土江东,成偏嗣之业。然其克清王道,同化赣湘,饮马三峡,尤胜陛下,乃聪、明、仁、智、雄、略之主也。纳鲁肃于凡品,是其聪也;拔吕蒙于行阵,是其明也;获于禁而不害,是其仁也;取荆州兵不血刃,是其智也;据三州虎视天下,是其雄也;屈身于陛下,是其略也。”(2)
曹丕对其才辩,十分欣赏,于是送给他礼物,决定待机而动。
赵咨回到吴国,对薛综表示感谢道:“恍惚之间,难以据应,用其半而敌国悦服!”意思是,当时的情况近乎剑拔弩张,我在十分紧张的情况下难以将您教给我的话语背全。后来,我只是照猫画虎的背诵了一半儿,已经让曹魏群臣哑口无言了!
其二,思维敏捷,智对蜀使。
一次,蜀汉使者张奉出使吴国,意在讨要夷陵之战后被扣在吴国的俘虏。酒醉之后,张奉拿吴国重臣阚泽的姓氏开起了玩笑,道:“有敢为阚,无敢为门,双日同升,其心可见!”(旧时的“门”字作“門”,故云双日同升)阚泽曾在建安二十年被东汉政府举为郴县县长,可谓“饱受皇恩”,然而却委身事吴,这在自命正统的道学家眼里,就是“贰臣贼子”。张奉知道阚泽此人德政惠民,不徇私利,很难从其品格上挑出瑕疵,故此以封建礼教来奚落他。
吴国的大臣们都很愤怒,但阚泽却不为所动。
张奉见阚泽一副软弱可欺的样子,便继续喋喋不休的讽刺他。此时,薛综起座巡行斟酒,利用劝酒的机会对张奉说:“蜀是什么?有犬为独,无犬为蜀,横目句身,虫子进肚。”(旧时“独”字作“獨”,故曰有犬为“独”。后文“横目句身”有作“横目苟身”者,裴松之疑其讹传)
张奉被怼,先是一阵惊诧,而后言道:“那‘魏’字又如何解释?”
薛综道:“有山为巍,无险为魏,与鬼相连,其势杳然!”(薛综以“山字头”喻山川之险,故曰无险为魏)
张奉道:“你们的‘吴’字又当如何解释?无言为吴,有言为误,行差踏错,踵丧其身!”
薛综笑道:“不然!有金为鋘,无金为吴,克尽厥职,枵腹从公。”其时恰值蜀国内庭之人贪污公帑,盗卖蜀锦,走私茶马,被诸葛亮严办。薛综的意思是吴国官员个个两袖清风、纤尘不染,腐败之事闻所未闻。
张奉刚想反驳,薛综不待其发言,便即抢道:“又一解:无口为天,有口为吴,君临万邦,天子之都。”(3)在座众人见薛综占尽上风,于是欢笑起来。
过了片刻,二人又欲斗嘴。这时,阚泽作色道:“二位先生不要再说了!”大家闻言,都噤若寒蝉。
其三,恃才强辩,败于同僚。
蜀使张奉走后,阚泽私下将薛综叫入内堂。薛综以为阚泽是要答谢自己的解围之恩,于是笑道:“德润啊!你得发红包、请客吃饭啊!”
殊料阚泽表情严肃道:“进行外交事宜,最重要的是为自己的国家赢得实惠。像你刚才那样,不过是义愤所驱,既没有给东吴多添一分领土,也没让百姓获得半分银子,只能白白的多树仇敌罢了!玩弄口舌又有谁不会呢?当时程德枢也在场,他就没有说话!”
薛综不悦道:“德润啊,你的前半句话固然有几分道理。但后半句却是不着边际。程德枢不发一语,并不是超然物外,而是他根本说不过张奉!”
阚泽冷笑道:“德枢的才辩,并不在你之下!”薛综不服,于是与程秉约定日期,要“单打独斗”。
翌日,程秉与薛综在阚泽的府上展开辩论,题为“有无之论”。薛综援引老子之语,说:“天下之物,皆以有为生。有之所始,以无为本。富有万物,犹各得其德,虽贵,以无用,不能舍无以为体也。”(4)意思是“万物”是无的外部表现和作用,天下万物的存在以无为本。
程秉则坚持“贵有论”,他反对“造物主”的提法,否定“有生于无”等观念,并指出:“人之生也,虽区区之身,而必具五常(孟子提出“仁、义、礼、智”,董仲舒扩充为“仁、义、礼、智、信”,后称“五常”)。故天地万物,凡所有者,未有一日,敢相无也。一物不存,则活者无由得活;一理不悟,则期颐无缘得终。”(5)
二人就此讨论了一天一夜,双方都是滔滔不绝,不能分出胜负。
程秉本欲就此收手,但阚泽决意让薛综收敛心性,有所改变,于是暗中提示其逻辑软肋。
程秉知其指意,趁势猛攻,指出“贵无论”只能“讥综世之务,讽功烈之用,高浮游之业,贱经实之贤”,上不能保全社稷,下不可兴利除害。之后,又以法家“五蠹”一章的言论作为依据,认为“崇无论”者推行的那套“齐是非,同大小”的言论把万事万物弄得没有衡量标准,以之开拓胸怀、颐养身心则可,如果用于治国理政,必然法令不行,民众昏乱。
其时,薛综为人浮躁,治学尚浅,并未完全领会庄子“齐是非”之妙谛,再加上对方骤然发难且兼引经据典,一时胆怯,并未及时回应。待到薛综想到反驳的话语时,已经过了一刻多钟。
阚泽借机言道:“今日双方的辩论,是敬文输了!希望敬文能够沉下心来,研究一些更深层次的学问,他日造福东吴。不要浮皮潦草,专逞口舌之利!子曰‘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万望牢记!”
薛综先是一阵脸红,暗道惭愧,琢磨再三,却又仿佛明白了阚泽的良苦用心,于是顿首告辞。
正所谓“无心插柳柳成荫”!绝尘而去的薛综可能还不知道,他与程秉的这番辩论,日后竟被两晋的学者当成玄谈的主题之一,并且成为惊世之作《独化论》、《崇有论》的重要理论依据。
其四,潜心苦研,终成硕儒。
薛综自败给程秉之后,决定不再浸淫虚浮之学,潜心苦研,遍阅诸子,并给《论衡》、《老子》、《列子》、《申子》释义和批注,凡拿捏不准的地方,必定再三与人商榷,方才定稿。有时甚至不惜携带厚礼,跑到蒋济府上求教。曹植讥讽他说:“这个家伙居然跑到敌国来探求学问了!”于是向薛综索要他为《鬼谷子》一书所作的批注。
曹植乍见薛综所作批注,不禁动容,鬼谷子所说的每一句话,他都至少列出三种释义,不仅包含广袤,而且一目了然。譬如《揣》篇一段“揣情者,必以其甚喜之时,往而极其欲;其有欲也,不能隐其情。必以其甚惧之时,往而极其恶也;其有恶者,不能隐其情。情欲必知其变。感动而不知其变者,乃且错其人勿与语,而更问其所亲,知其所安。夫情变于内者,形见于外。故常必以其见者而知其隐者。此所谓测深揣情。”
薛综在其下注曰:“夫人之性,爱则所欲著,恨则所恶彰;敌困其彰著而往极之。爱、恨既极,则难掩其情,是以情欲因喜惧之变而失也。”
又曰:“虽因喜惧之时以欲恶感动,尚镇定如恒,乃且先置其人,无与之语,徐图缓进,更问斯人之所亲,则其情欲、所安可知也。”
又曰:“夫情貌不差,内变者必见于外,故常以外见隐。察言观物者,必明乎此。”(6)
因为注释详尽、通俗,连后世的陶弘景、俞樾等等学者,都采用他的评注而不敢再另辟蹊径。
曹丕也倾慕薛综的刻苦用功和渊博学识,于是劝说道:“敬文不如陪元仲一起读书学习,好不好?”
薛综极力拒绝,将要返回吴国。临行前,他向曹丕索要蒋济所藏的图书二十五部。曹丕思忖再三,没有把《万机论》、《世要论》、《四本才性论》等五部书给他,其余全都无偿奉送。
薛综回国后,将这二十部传世经典记诵的烂熟于心,并撰写读书心得十余万字,集为《私载》。
黄龙三年,公孙渊投降东吴而复叛变,孙权十分愤怒,想亲自出军征讨。薛综上书千言,向主上陈明利害,认为:“敌卒闻大军之至,自度不敌,鸟惊兽骇,长驱奔窜,一人匹马,不可得见,虽获空地,守之无益,此不可一也。加又洪流滉瀁,有成山之难,海行无常,风波难免,倏忽之间,人船异势。虽有尧舜之德,智无所施,贲育之勇,力不得设,此不可二也。加以郁雾冥其上,咸水蒸其下,善生流肿,转相洿染,凡行海者,稀无斯患,此不可三也。”(7)
进而指出,“忽九州之固,肆一朝之忿,既非社稷之重计,又开辟以来所未尝有”,当务之急,应该先讨伐广西东部,至于公孙渊等辈,不必理会。
孙权采用了薛综的讨伐方略,一路凯歌,将领土扩大到交趾郡附近。
胜利班师后,孙权夸赞薛综说:“以前您所做的学问,全都是‘白马非马’、‘棘刺刻猴’一类,丝毫不接地气!现在筹谋划策,方略精当,俨然一代政治家的风范啊!”
薛综惭谢道:“这全是阚泽、程秉的提点!”
注释:
(1)取自《吴门遗事》,作者或为顾震涛族侄。
(2)取自宋人杨凤尧私撰《三国辩士考》。
(3)取自陈寿所撰《三国志·吴志》。
(4)取自元末欧阳不弃私撰《薛少傅传》。
(5)取自元末欧阳不弃私撰《薛少傅传》。
(6)取自薛综注《鬼谷子·揣篇》引言。
(7)取自陈寿所撰《三国志·吴志》。
本文节选自《三国大军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