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钓
野钓
野钓是指在野外的天然沟渠、河流、湖泊、水库等地进行钓鱼。野钓的技术在台钓的基础上增加了包括选塘口、打窝子、观鱼星、找底调标等过程,难度加大了,对渔人的经验,技术要求提高了,这也正是野钓的魅力所在。
野钓与养鱼池中垂钓有较大区别,能熟练掌握养鱼池中垂钓技巧的,在野钓中未必就能一定找到“北”。这是因为野沟野塘的特点决定的。 野塘野沟的特点是什么呢?因为它姓“野”,野者,无人管理也。谁都可以到它那里去发财,网捕的,摸捉的,下笼的,甚至抽水机一架,抽个底朝天,大小一起捞;更可恼的,有些不法分子,用电击,投毒。这些决定了野钓的特点:大多塘口鱼头稀。因此,垂钓者须根据其特点制定策略才能有较好的鱼获。
野钓时使用手竿垂钓主要以底钓为主,就是钩或坠接触到水底的泥土层,以垂钓栖息于水体底层的鱼为主的钓法。
底钓的优点:
1.大多数淡水鱼都生活在水底层,如鲫鱼、鲤鱼、青鱼、黄颡等,它们以水底的小软体动物为主要食料。
2.由于水域受季节、水温、溶氧量、深浅度变化等因素影响,使有些本来生活在水中上层、上层的鱼也到底层生活,这时要钓获这些鱼自然应用底钓。
3.底钓,比较好掌握,通过试漂,将钩沉到水底就可以了,而浮钓就麻烦一些。初学钓鱼,往往从底钓开始,因此底钓是基础。
4.海竿钓、拉砣钓、插竿钓,也都是采用底钓方式。底钓是用得最多的钓鱼方式。
底钓的具体操作方法:
底钓前必须调试好浮漂。用垂直立漂,先将钩与漂之间线的长度调到大于水的深度,这时,浮漂肯定横卧水面,当浮漂处于这种状态时,就知道钩坠已经沉底了。当然,有时也会因钩坠落到水中的树枝、石块上,浮漂也是横卧着。因此,应在水中的不同点反复测试,若全是卧漂,证明钩坠已沉底了。这时,再将浮漂向下移动,通过加减铅皮直到浮漂在水面上呈垂直状态然后在确定调漂的目数,此时钩与漂之间的水线是绷直的,调漂就成功了。
野钓,总汇遭遇恶劣的天气,比较常见的情况无外乎四种——酷热、大风、强降雨和大幅降温,对此钓者常感无奈,有束手无策。实际上,这些恶劣的天气并非无法跨越的野钓障碍,有时反倒可以转化成为有利因素。
野钓,总会遇到一些出人意料的极端天气,而大多数钓友就习惯了再平静的水面从容地玩台钓。于是,如何在大风大浪中钓鱼就成了显示的问题。
台钓,高效饵精准——在毫厘之间的标相中把握准确中鱼的瞬间。施钓时,少许风浪是允许的,但如果风浪逐渐增大,克操作性便愈发难把握了,试想在半尺高乃至半米高的波峰浪谷间捕捉那毫厘之间的细小信号,何其难也。不过,车到山前必有路,面对残酷的现实,钓鱼人总会被逼出来一些办法来,不论黑猫、白猫,能抓住老鼠的就是好猫,尽管一些招式看似荒唐甚至难登大雅之堂,但实用就是好办法。
面对不断变化的水情,最积极的态度就是采取措施调整钓组以适应这种变化。在这里,我先卖个关子给列为出道选择题,以下四个选项你会选择哪一种?
A.上拉浮漂,使发光棒露出更高,利于观察;B.加铅,不换浮标,使钓组更稳定;C.加铅并更换大浮力浮标来实现稳定;D.减铅皮。
面对风浪不断加大的水情,大多数钓友都会采取上诉四种方法中的一种,其中前三种的使用率相对较高。这些办法到底是对是错暂且不说,我们先逐一进行分析。
第一种——上拉浮标。上拉浮标是为了让浮标最大限度地处在钓者的监控范围内,信号更直观,有效增加钓者判断的准确性。不过,凡事有利就有弊,信号直观的代价是牺牲了灵敏度。
浮标露出的目数过长就意味着铅坠作用在浮标上的重力减少或者消失了,那么此时铅坠在什么位置?如果在平静的水面这么做,铅坠很可能已经轻触底或触底了,而在水浪比较大的环境下,浮标露出更多,则说明铅坠肯定落地了。于是我们可以下结论了——这种调整办法有利也有弊,有利的一面是观标更真切,不利的一面是钓组过于迟钝。
第二种——利用加铅来提高钓组的稳定性。事实上,这样做确实能起到立杆见影的效果,使钓组稳定,不过新的麻烦来了——加铅之所以能够使钓组稳定,原始是铅坠起到了锚的作用,必然落底;不过,加铅打破了初始调标时浮标和铅坠之间的平衡,从表面上看和第一种调整方法的水下状态一样,实际上却比第一种更迟钝。这样的钓组隐蔽性级差,鱼在就饵时会明显感到有障碍,加的铅越多,这种障碍感就越强。另外,这种调整方法会使送标鱼的钓获量降到最低,个中原因不难想象——鱼需要叼着鱼饵上行超过一个子线的长度后才能起铅坠,这时浮标才开始上升,浮标上升的高度值等于鱼的行程减去子线长度的差值,这得多大距离?即使是黑标鱼,也会因为行程大、障碍感强而跑掉不少。
第三种办法是加铅换大浮标,用大标大坠来增加稳定性。我对这种做法的可操作性和效果持严重的怀疑态度。首先,在剧烈起伏的大浪中如何调标就是一个不容小觑的难题,想在起大浪的水面做到精确调标时不可能的,如果浮标的灵敏度发挥不出来,那么接下来的任何努力都是浮云。退一步说,就算手上有现成的已经调好的一套浮标铅坠,这样就能提高稳定性吗?调标调的就是浮标和铅坠之间的平衡,试钓时铅坠的状态应该是悬在水中;如前文所述,要想使钓组稳定,铅坠会起到锚的作用(鱼饵也能起到锚的部分作用,但太小,可忽略不计),克铅坠悬浮在水体中怎么会有锚的作用呢?如果稳定性真的增加了,那唯一的可能就是铅坠到底了。钓组的灵敏度在钓小鱼时体现得最明显,小鱼最喜欢小标小坠,如果换成大标大坠,结果将如何呢?显而易见,上鱼率会大打折扣。所以这种方法要慎重使用,不到万不得已的时候最好不用。
最后一种——减铅皮。这在一些台钓爱好者眼中无疑是旁门左道,甚至是胡闹——面对水体动荡不安且浮标出现漂移的情况,钓者首先要做的是让钓组稳定下来,如果反其道而行之,剪掉一些铅皮,是否意味着钓组会更加随波逐流呢?如果是这样,上下颠栋的可就不只是浮标了,钓组都会跟着一起动起来。台钓讲究的是在一个钓点上不断补充鱼饵,以便形成一个窝子,在这种理念的影响下,鱼饵随流而漂是断难接受的。可是现实是不是真的这样呢?
没有哪种钓法时一成不变的,也没有哪种钓法是一贯正确的,在极端的气象条件下,钓者做适当的变通不是什么大逆不道的行为。我们不妨换个角度想——减去少许铅皮,水线不变,这和台钓的“饵为坠”的精髓并不矛盾,只是浮力更大于钓组的重量而已。浮力大则意味着浮标在钓组趋于更加灵敏的同时露出的目数更多,而发光棒在被水浪淹没的时候也会自主地产生一个向上运动的力,减少不规则水浪带来的误判;加之鱼饵会在浮标的带动下出现上下颠动的不规则运动,进而更加刺激鱼追饵的本能,所以标相几乎都是干净利索的黑标,包括基于和鳊鱼也是如此。这么一路解释下来,孰优孰劣立马见了分晓,貌似最不靠谱的方法却是最有效的。
垂钓时一项增强健康促进快乐的体育运动,没有必要不顾一切,也没有必要过于痴迷。特别是像我们贵州这样的山区,山高路陡,路窄弯多,很多水库都坐落在山间,加上山区独特的自然环境、气候,给垂钓增加了很多不确定的因素,因此安全垂钓,就成了钓鱼人应考虑的首要问题。否则,乐极生悲,既害了自己,又苦了几人,还给后人留下笑柄,就太得不偿失了。西街决定成败,集本人及钓友10多年的垂钓经验,包括听说的、遇到的、悟出的,主要应注意一下10个问题:
一、防雷击
在山区,雷电瞬间将百年大树击倒,将建筑物击垮,是常有的事。全国每年都有数十人被雷击死或击伤。因此,雷雨交加的恶劣天气,在野外垂钓时十分危险的。总结了以下几点:一是手机订阅天气预报,出行前还要看近期的气象云图,一旦有恶劣天气绝不出门;二是学习雷电的相关知识,掌握自救、互救的本领;三是出门对调不管晴天阴天,都雨具不离身;四是到钓点后,要选择安全的钓位下钓,看身后有无大树,有无电线杆,是否身处开阔地带,是否有危险建筑物,以防不测;五是电闪雷鸣时要关掉手机,以免导电;六是雷雨中,不能扬竿提竿,以免“引火烧身”。
二、防触电
钓鱼不小心被触电致死的,虽然不多,但也不乏其例。山区的小水沟。小山塘、小水库、小溪流往往与田坝相连。农民为适应抗旱的需要,假设很多裸露的电线。这些电线,几乎没有什么电杆,用几根木棒简单支撑,只要人够不这就行,而且很不规范,横七竖八,东拉西扯,十分危险。前些年,一钓友在下司龙山二道坝钓鱼,扬竿起鱼时不慎碰到一通往自然寨的高压线,随着头上一股蓝光闪烁,人瞬间就被烧缩了。本人早些年在凯里附近的掌=郎垂钓,在移换钓位时,不小心竿尖碰到头上的电线,感到手一阵发麻,本能地丢下鱼竿。捡起后一看,竿尖被烧焦变形。问群众得知,幸好是以农户自己拉的照明电,阿弥陀佛,捡回一条命。从那儿以后,每到一处钓鱼,我都像开车一样,“一看二慢三通过”,先看头上或附近有无高压线,否则,及时是黄金白银钓位我都绝不停留。有人抱着侥幸心理,心想注意点就行了。要知道,垂钓时娱乐,高兴了就会忘乎所以,哪能注意得了!现在渔具店有卖绝缘竿套的,套在手持部位,相对安全。虽说如此,我也不敢轻易去尝试。
三、防爆
这里说的爆,不是炸鱼的爆。这种爆,来自鱼料发酵过程中引发的爆炸,其威力不亚于等量的TNT。南方钓友往往喜欢用发酵过的老苞谷打窝,其制法是将老苞谷浸泡两天,再放到高压锅压一小时左右,直至老苞谷开口,捞出冷却后,加上适量甜酒搅拌,装在饮料瓶密封20天左右即成,或打窝或垂钓都有不错的收获。但在发酵过程中,确实欢乐鱼危险同在。有人传授绝招:一是用塑料袋发酵,较为安全;二是在瓶盖上用钉子打个洞,让发酵的气体自然渗出亦可。山区的钓友往往喜欢用原生态的饲料钓鱼,在发酵过程中,可要举一反三哟。
四、放蜂蜇
山区生长有各种野蜂,其毒性很大,民间有“七月蜂、八月蛇、九月黄鳝惹不得”之说。蜂怎么防,总结起来不外乎三条:一是带足必要的钓鱼用具,不要随便到山上去砍枝条来撑杆,以免碰到蜂巢;二是不要有什么好奇心,如遇地蜂窝,不要轻易用枝条去戳,遇大马蜂窝,不要用石头去砸等等;三是如不小心被蜂围攻,要迅速脱衣服或用塑料袋包住头部快速离开现场。如一但被蜂蜇伤,可从水中捞点青苔敷于患处。
五、防蛇咬
在水边钓鱼遇到蛇是常有的事,因为水边有小鱼、青蛙、老鼠等小动物出没、但钓鱼人被蛇咬却不常有,因为蛇一般不会主动向人发起进攻,一般被认为是“正当防卫”,如山区农民割草砍柴或走路被蛇咬伤即是如此。但也有例外。所以要一是慎选钓位,尽量不要去水草茂密、人迹罕至的山冲下钓,下钓前,要把钓位周边的杂物清理干净,尤其是鱼护边更要处理好,那是蛇们最喜欢逗留的地方;二是关紧帐篷,养成人离开帐篷即拉上拉链的良好习惯,以免蛇溜进里面休息;三是打草惊蛇。钓位边常放一枝条,最好是小竹条,蛇来即赶,走路也边打草边走;四是预防为主,安营扎寨时,除了要把“家”的周围弄干净外,还要在钓位的生活区周围撒点农药,或放几盒清凉油,或撒些食盐,抽烟的钓友还可以手机烟嘴浸泡在矿泉水瓶里,待水变成茶色时,撒在上述位置,都能使蛇避而远之,从而创造一个相对安全的垂钓环境。
六、防洪水
山区的气候如同小孩的脸,说变就变,特别是5-7月的雨季更是如此。山区地广人稀、沟壑纵横,加上有些地方过度开发,自然生态遭到破坏,一天内降雨量50毫米以上,就会形成洪水或泥石流,汹涌而下,一泻千里,势不可挡。因此,雨季出行切记;一是帐篷要搭在安全的地方,特备是山体稳固不易发生泥石流的地方;二是选择钓位要科学,洪水来了,便于撤退;三是晚上休息要轮流值班,不能集体享受夜瞌睡的安逸。
七、防落水
在钓界,有很多认识旱鸭子。古人云,欺山莫欺水。山有多高,是看得见摸得着的,而水总是给人以高深莫测的感觉。加上很多山塘水库经过年冲刷,大都有很深的淤泥,一旦落入水中,不会游泳的人慌乱之中会越拔越深。所以,小心能行万年船,会水的和不会水的要有机搭配,互相有个照应。还要多准备一些预案,如欲修钓位先修路;平时北一根互救的绳案;在够得着的地方,用鱼竿把落水者拉出水面等等。一旦有人落水要科学施救。当施救工具够不这非下手不可时,要讲究方法,从落水者背后施救,落水者也不要慌张,以免发生同归于尽的悲剧。
八、放鱼钩钩手
鱼钩钩手,常见于参加竞技钓比赛慌乱之中钩到手,从大鱼嘴中摘钩时鱼挣扎钩到手,更换钓位时渔线被杂物拌住使鱼钩钩倒手等几种情况。这些情况我都遇见过或帮助钓友钓友处理过。第一种情况,只有用调整心态来解决。第二种情况,可用带大抄网或一贴钩等垂钓工具来解决。第三种情况,则取先摘钩后搬家的方式或在钩尖上挂一粒苞谷的方式解决。一旦不小心被鱼钩钩住,应趁热果断自救,或请人帮助,用来钳往外退钩或夹断钩柄从钩尖方向退钩。因此,常备一把锋利的尖嘴钳是十分必要的。这里,特别强调的是,一旦爆炸钩钩住水中的障碍物后千万不能下水去解。可以请人帮忙坐船往反方向拉,也可以戴手套或用毛巾缠住渔线,采取扯放的弹性式拉。这样,有可能将水中的障碍物拉松后拔出。诺都不能奏效,就只有生拉硬扯拔河拉断了事,不能因小失大。
九、防火安全
野外钓鱼用火,大都是吸烟、烧水做饭、冬季生火取暖等等。2009年,台江县一钓友烧火做饭后忘记灭火就走人,结果风把火种吹响旁边的杂草,导致山火发生,毁林60多亩,被追究刑事责任,后悔莫及。因此,钓鱼人思想上一定要树立忧患意识、安全意识、责任意识,做到人离火灭,确保万无一失。当然,最好是不用明火。烧水做饭可用酒精炉或液化气,天气冷则多带些衣服就行了。
十、行车安全
不要车况不好强行出车,不要为强钓位而开快车,不要战斗一宿后第二天疲劳开车,更不要酒后开车,常把安全第一的弦绷紧就行。众所周知,不一一赘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