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絳的精彩亮相

纪念三八节之三

杨绛的精彩亮相

智效民

几个月以前,我在胡适之师,杨绛之父:说不完的杨荫杭的结尾写道:

对于父亲的死,杨绛曾经写过这样的话:“我父亲如果解放后还在人间,他会像'忙人’一样,成为被'统’的'开明人士’呢,还是'腐朽的资产阶级’呢?父亲末一次离开上海的时候,曾对我卖弄他从商店的招牌上认识的俄文字母,并对我说:'阿季,你看吧,战后的中国是俄文的世界。’我不知道他怎样迎接战后的新中国,料想他准会骄傲得意。不过,像我父亲这样的人,大概是会给红卫兵打死的。”(《老圃遗文辑》第979页)

这段话不仅让我想起杨绛在《新月》上的那篇译文,也看到了她对文革的反思和控诉。

杨绛的上述译文,发表于1933年6月出版的《新月》杂志(第四卷第七号),标题《共产主义是不可避免的么》,署名“杨季康”。

杨绛的翻译生涯,是从清华大学开始的。1932年,她从东吴大学来到清华大学借读,并认识了钱锺书。钱的导师叶公超听说他们在热恋,便请二人到家里吃饭。饭后,叶先生拿出一本英文刊物,让杨绛把其中一篇政论翻译一下。 这篇政论就是《共产主义是不可避免的么》。杨绛的英文虽然没有问题,但是还没有涉足翻译领域。她暗想,莫非叶先生是要考考钱锺书的未婚妻吗?为此,她只好硬着头皮应付这突如其来的考试。没想到交稿以后,叶先生不仅连声称赞,而且还拿到《新月》发表了。

叶公超是新月社的成员,该社成员有胡适、徐志摩、梁实秋、叶公超、潘光旦、余上沅等人。这些人早年接受英美教育,对苏俄没有好感,对左翼作家的亲苏行为也看不惯。因此,《新月》的出版具有“对抗他们”的使命。

叶公超在《新月》上发表的文章以书评为主。这些书评用简约的文字,介绍了海外新出的名著及其作者的重要信息,使读者能够及时了解世界文坛的现状和走向。

《新月》在停刊之前,由叶公超主持最后六期编务。在此期间,他培植了不少新秀,包括曹葆华、钱钟书、常风、余冠英、孙毓棠、李长之、卞之琳、李广田、杨绛等人。

《共产主义是不可避免的么》的作者是F.S.Marvin。上网查询,在他名下还有《泰西进步概论》和《近代世界史话》等著述,好像均由商务印书馆出版,至于其他则不得而知。希望有兴趣的朋友和万能的互联网,能够提供进一步情况。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