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进和名符其实的蔺仁——说说《水浒传》人物的取名趣事(之五)
燕青
上回,我们讲了《水浒传》小说用插科打诨的方法给人物取名的趣事。现在,我们就来说说用这种方法取名时,虽然最为讲究,但是实际效果却最不理想的两个人物,这两个人物就是柴进和燕青。
小说第一百十四回,为一举攻破方腊的老巢帮源洞,柴进就向宋江主动请缨,想与燕青一道,去方腊那里做个卧底。
柴进道:“今愿深入方腊贼巢,去做细作,或得一阵功勋,报效朝廷,也与兄长有光。未知尊意肯容否?”
宋江听了大喜。
于是,柴进就化名“柯引”,燕青化名“云璧”,来到了清溪帮源洞。
那么,柴进为什么要化名为“柯引”呢?
小说第一百十九回,对这个问题有个明确回答。小说写道,柴进把“柴”字改作“柯”字,因为“柴”就是“柯”也。把“进”字改作“引”字,因为“进”即是“引”也。所以,柴进就化名为柯引了。
那么,燕青为什么要化名为“云璧”呢?
同理推断,大概燕子常常穿行在云中,所以,就把“燕”字改作了“云”字。璧是美玉的通称,而青玉则是玉中之宝,《吕氏春秋·孟春》就有“(天子)载青旗,衣青衣,服青玉”的记载,加之“璧”又与“碧”同音,所以,就把“青”字改作了“璧”字。于是,燕青就叫云璧了。
可以这样说,在小说里对人物取名专门作出解释的,全书中也就柴大官人一人有此殊荣。
显然,柴进、燕青两人为了当卧底,在改各自名字的时候,着实是花了一番功夫的,那么,他们的卧底业绩,是不是也很出色呢?
这个答案却是否定的。
柴进
虽然在破帮源洞的时候,柴进、燕青两人都露了一次脸。但是,在宋江平方腊的整个过程中,好象都没有柴进、燕青这两个卧底什么事。这两个卧底一进入帮源洞之后,就销声匿迹了。无论是情报的收集与传递,还是内部的策反和反制,柴进与燕青这两个卧底对宋江平方腊,可以说是没起到什么重要的作用。
这样说来,柴进与燕青的卧底,其实当得并不怎么成功,尽管他们各自取了一个挺有意思的名字。
现在,我们再来说说《水浒传》小说中人物取名的第三种方法,也就是正话正说法。小说用这种方法取名的人物,都是所谓的正面人物。
其一、神龙无尾的王进
小说第二回,写了王进私走延安府的故事。
这王进是《水浒传》小说开篇描写的一个重要人物,但是奇怪的是,王进自从离开了史家庄之后,就再也没有了踪影。
史进去找他的时候,无论是渭州城的小种经略相公处,还是延安府的老种经略相公府,都没有王进的踪迹。
虽然,就人物的描写来看,小说对王进作这样的处理,好象是只断了尾巴的蜻蜓,但是,如果就情节的推进来说,这王进的出现则对小说情节的展开有着巨大的推动作用。
所以,金圣叹要感慨道:“开书第一筹人物,从此神龙无尾,写妙得绝。”
王进
因为,王进这个人物形象的身上,至少肩负着这样两重使命:
一是,暗示了宋江们的悲剧命运。
我们曾在《〈水浒传〉主旨之谜》一文中指出,《水浒传》小说的意义,就在于通过对梁山英雄群体,尤其是其代表人物宋江一生命运的描述,揭橥了以宋江为首的梁山英雄全忠仗义、忠君报国,明知不可为而为之,虽然功勋卓著,彪炳千秋,但是,最终却仍难逃奸佞毒手的悲壮历程。
如果说洪信洪太尉的使命,是在象征意义上揭示了“乱自上作”的事实。那么,高俅高太尉的出现,则是从现实意义上指出了“乱自上作”的不堪。
所以,金圣叹要这样评价高俅:“不写一百八人,先写高俅,则是乱自上作也。”“不容他在家,却容他在朝,天实为之,谓之何哉!”金老先生的这两句批语,实在是批得在理。
现在,我们回过头来再来看王进的遭遇。
王进之所以要私走延安府,只是因为他的父亲王升曾经打伤过当时还是个泼皮的高俅,所以,睚眦必报的高俅一旦得了势,就要往死里来整王进,以报那一棒之仇。
如果王进不当机立断,陪着老母亲私走延安府,那么,等待他王进的只能是死路一条。
这小说开篇所写的王进的命运,其实是暗示了宋江们最后的结局。
因为,宋江他们“共存忠义于心,同著功勋于国,替天行道,保境安民”的忠君报国思想,显然是为高俅这些奸佞之臣所不容的。
更何况宋江他们在惩治滥官污吏的时候,并没有对高俅们的亲戚们网开一面,所以,宋江他们就更让高俅们恨之入骨了。
所以,无论宋江他们如何地忠心不负朝廷,但是,饮鸩而亡必然是他们的最终结局。
在高俅们的手下,王进也好,宋江也罢,必然难逃灭亡的命运。
史进
二是,引出了水浒的故事。
从《水浒传》小说独特的结构形态来说,王进这一人物的出现起到了引出其他人物出场,推动情节发展的作用。
金圣叹显然看出了小说编写者在谋篇布局上的匠心独运,所以,才会作出“高俅来而王进去矣……王进去而一百八人来矣”这样精到的评语。
所以,这“王进”的名字看上去好象很一般,但其实却蕴含着小说编写者的一番深意。
其二、名符其实的蔺仁
小说第五十四回,宋江为了救柴进,就发兵攻打高唐州,杀了知府高廉。可是,宋江他们在牢房里却怎么也找不到柴进的踪迹。
这时,牢里的节级蔺仁就告诉吴用,柴进被他藏在后牢的枯井里了。
原来,高廉专门委派蔺仁来看管柴进。
三天之前,高廉就要让蔺仁杀了柴进。可是蔺仁见柴进是个好汉,不忍下手,于是就推说柴进已得病快死了,没必要动手杀他了。
后来,高廉又来催蔺仁马上杀了柴进。蔺仁就撒了个谎,说柴进已经死了。蔺仁怕高廉派人前来核实,于是,就把柴进藏到了后牢的枯井里了。
果然,李逵从那口枯井里,救出了已奄奄一息的柴进。
应该说,正是蔺仁的冷静和仗义,才让柴进从高廉的魔爪里死里逃生了。
所以,这蔺仁也就“仁”得名符其实了。
小说编写者给《水浒传》里的人物取名字,貌似小事情,却包含着小说编写者的人文情怀和价值取舍。
所以,品品这些名字中所蕴藏的味道,也是件挺有趣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