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1.文言虚词“而”用法详解

作者:gkgushiwen

1.用作连词

(1)表示并列关系。一般不译,有时可译为“又”

【成语】

终而复始  死而复生  敏而好学  恭而有礼  王顾左右而言他

【例句】

①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劝学》)

②剑阁峥嵘而崔嵬,一夫当关,万夫莫开。(《蜀道难》)

③北救赵而西却秦,此五霸之伐也。(《信陵君窃符救赵》)

④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醉翁亭记》)

⑤黑质而白章。(《捕蛇者说》)

(2)表示递进关系。可译为“并且”或“而且”

【成语】

折而族之   推而广之   听其言观其行

【例句】

①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劝学》)

②回视日观以西峰,或得日,或否,绛皜驳色,而皆若偻(《登泰山记》)

③此为长江之险已与我共之矣,而势力众寡又不可论。(《赤壁之战》)

(3)表示承接关系。可译为“就”、“接着”,或不译

【成语】

自然而然  取而代之 渴而掘井   知难而退  可想而知  择善而从  月晕而风,础润而雨

【例句】

①故舍汝而旅食京师,以求斗斛之禄。《陈情表》)

②置之地,拔剑撞而破之。(《鸿门宴》)

③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师说》)

④方心动欲还,而大声发于水上。(《石钟山记》)

⑤能而任之,择善而从之。(《见太宗十思疏》)

⑥鹊望桓侯而还走。(《扁鹊见蔡桓公》)

(4)表示转折关系。可译为“但是”、“却”

【成语】

治丝而棼  勇而无谋   死而不朽  不胫而走  秀而不实 笑而不答    可望而不可即

【例句】

①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劝学》)

②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六国论》)

③信也,吾兄之盛德而夭其嗣乎。(《陈情表》)

④吾见师之出,而不见其入也。(《崤之战》)

(5)表示假设关系。可译为“如果”,“假如”

【成语】

人而无信,不知其可

【例句】

①诸君而有意,瞻予马首可也。(《冯婉贞》)

②死而有知,其几何离。(《祭十二郎文》)

③吾攻赵,旦暮且下,而诸侯敢救者,已拔赵,必移兵先击之。(《信陵君窃符救赵》)

(6)表示修饰关系。即连接状语,可不译

【成语】

坐而论道  脱颖而出  坐而待毙  总而言之  自然而然  脱口而出  指日而待  直道而行

【例句】

①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劝学》)

②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寡人之于国也》)

③项王按剑而跽曰:“客何为者?”(《鸿门宴》)

④吾恂恂而起,视其缶,而吾蛇尚存,则弛然而卧。(《捕蛇者说》)

⑤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学也。(《劝学》)

(7)表示因果关系

【成语】

不得已而用之  不幸而言中  乐而忘忧  知难而退

【例句】

①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游褒禅山记》)

②表恶其能而不用也。(《赤壁之战》)

③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廉颇蔺相如列传》)

④楚怀王贪而信张仪,遂绝齐(《屈原列传》)

⑤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游褒禅山记》)

(8)表示目的关系

【成语】

易子而食    涸泽而渔  席卷而逃  登高而招

析骨而炊:同“析骸以爨(cuàn)”。指被围日久,粮尽柴绝的困境。亦以形容战乱或灾荒时期百姓的悲惨生活。

【例句】

①缦立远视,而望幸焉。(《阿房宫赋》)

②籍吏民,封府库,而待将军。(《鸿门宴》)

③连衡而斗诸侯。(《过秦论》)

(9)表示时间,方位,范围的界限,相当于“以”

【例句】

①今而后吾将再病,教从何处呼汝耶!(《祭妹文》)

②故九万里,则风斯在下矣,而后乃今培风;背负青天,而莫之夭阏者,而后乃今将图南。(《逍遥游》)

2.通“尔”,用作代词,第二人称,译为“你的”;偶尔也作主语,译为“你”

【例句】

①而翁归,自与汝复算耳。(《促织》)

②妪每谓余曰:“某所,而母立于兹。”(《项脊轩志》)

③吾翁即若翁,必欲烹而翁,则幸分我一杯羹。(《史记》)

3.通“如”,好像,如同。

【例句】

荆人欲袭宋,使人先表澭水。澭水暴益,荆人弗知,循表而夜涉,溺死者千有余人,军惊而坏都舍。(《吕氏春秋·察今》)

译文:楚国人想要偷袭宋国,派人先在澭河里测量好水深并做好记号。后来河水突然大涨,楚国人不知道,依然按着原来的标记在夜间渡水,结果,淹死有一千多人,军队受到惊吓,声音就像大房屋倒塌了一样大。

4.这样,此

【例句】

同是被逼迫,君而妾亦然。(《孔雀东南飞》)

5.通“能”

【例句】

故夫知效一官,行比一乡,德合一君,而征一国者,其自视也亦若此矣。(《逍遥游》)

6.词缀,嵌在某些时间词的后面

【例句】

①俄而,百千人大呼,百千儿哭,百千犬吠。(《口技》)

②已而夕阳山,人影散乱。(《醉翁亭记》)

【注】

1.而已:放在句末,表示限制的语气助词,相当于“罢了”

【成语】

说说而已  仅此而已  如此而已  尽心而已

【例句】

①未几而摇头顿足者,得数十人而已。(《虎丘记》)

②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师说》)

③我决起而飞,枪榆枋而止,时则不至,而控于地而已矣。(《逍遥游》)

④韩氏两世,惟此而已。(《祭十二郎文》)

2.而今:如今

而今迈步从头越

3.而后:才,方才

【成语】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三思而后行

【例句】

①臣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出师表》)

②三月而后成。(《孙子兵法·谋功》)

③故九万里,则风斯在下矣,而后乃今培风。(《逍遥游》)

4.而况:即“何况”,用反问的语气表示更进一层的意思

【例句】

①今以钟磬置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也。而况石乎!(《石钟山记》)

②技经肯綮之未尝,而况大軱乎!(《庄子》)

③天地尚不能久,而况于人乎?(《道德经》)

④臣虽下愚,知其不可,而况于明哲乎。(《谏太宗十思疏》)

5.既而:不久,一会儿

【例句】

①既而以吴民之乱请于朝,按诛五人。(《五人墓碑记》)

②既而得其尸于井,因而化怒为悲,抢呼欲绝。(《促织》)

③既而儿醒,大啼。《口技》)

【语义溯源】“而”甲骨文作

,象形字,像胡须,本义颊毛。作代词,借指对方,即第二人称代词“你”。又借为连词。胡须的意义由“须”字承担。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