倪师传承弟子李宗恩——六经的开、枢、阖
文章写于2019年8月22日
这个周末即将到加拿大温哥华参加第三届国际中医大会,每次在大型医学会议上教学演讲,除了讨论各种病例外,我都希望能带给听众一些学理上的想法,激励大家多深入思考,毕竟临床疗效还是建立在理论的深入理解上,更何况经典古籍中仍有很多部分没有被充分理解及应用,等待大家去挖掘。
这次教学演讲,我想简短讨论一下六经的开、枢、阖。黄帝内经说「太阳为开、阳明为阖、少阳为枢」,以及「太阴为开、厥阴为阖、少阴为枢」。虽然各个医家用不同方式来解释,但大部分的意义都是相似的。基本上,当人体接受天气和地气后,无论是指抽象的天地之气,还是指人体需要的氧气和食物,三个阳经,太阳、阳明、少阳,负责管理如何应用这些能量的事宜,而三个阴经,太阴、厥阴、少阴,负责管理如何收藏这些能量的事宜。我们可以比喻为有个「应用之门」和「收藏之门」,太阳经和「应用之门」的「开」最有关联,阳明经和「应用之门」的「阖」最有关联,而「枢」无论解释为「门枢」、「枢纽」、「机枢」,少阳经都是和「应用之门」的「整体调节与转变」最有关联。同样的,太阴经和「收藏之门」的「开」最有关联,厥阴经和「收藏之门」的「阖」最有关联,而少阴经和「收藏之门」的「整体调节与转变」最有关联。
上面的部分,问题不大,许多医家都做类似的阐述,有些也借用太极图或十二时辰的阴阳起伏来一并解释。不过,这其中有个问题却少有医家从正面来讨论,那就是六经里阴阳经的对应性质。六经里,太阳经和少阴经对应,阳明经和太阴经对应,少阳经和厥阴经对应,一般对这样阴阳经对应的解释,都是利用脏腑表里对应关系来说明,肝胆互为表里、心小肠互为表里、脾胃互为表里、肺大肠互为表里、肾膀胱互为表里、心包三焦互为表里,所以,「想当然耳」,太阳经就对应到少阴经,阳明经就对应到太阴经,少阳经就对应到厥阴经。然而,这样的推理过程,似乎有些本末倒置,毕竟当我们单纯从经络的角度来讨论人体模型时,经络优先于脏腑,应该不需要借用脏腑表里来解释,反而应该能从经络对应的角度来解释脏腑为何会有如此的表里对应。
我们回到「应用之门」与「收藏之门」的抽象思维,我们可以想象老天在设计人体时,或者大自然物种演化的发展时,这两个门该如何相互协调、对应,整体运作才会「合理」。当「应用之门」大开时,无论是上学、工作、还是逃跑避免被老虎咬,身体的能量被大量拿去应付外界的活动,这个时候「收藏之门」该如何配合?想必不会是门户大开,不然好不容易收藏的能量全部都耗尽了,生命也就没有了。不过,也不会是紧紧关闭,必须配合外在的应用,即时地调整内在能量的收藏与释放。换句话说,「收藏之门」的「枢」,「最适合」对应到「应用之门」的「开」,也就是少阴经对应到太阳经。
同样的,当「收藏之门」得把能量牢牢锁进身体内时,无论是肝把新的能量重新注入血球里,还是把生命的源头注入精子卵子里,这个时候「应用之门」该如何配合?想必也不会是门户大开,损害到收藏的功能,不过也不应该是紧闭的,因为需要许多应用功能上的配合,才能真的达到能量收藏的效果。换句话说,「应用之门」的「枢」,「最适合」对应到「收藏之门」的「阖」,也就是少阳经对应到厥阴经。
三阳经和三阴经的对应,剩下的就是「应用之门」的「阖」,对应到「收藏之门」的「开」,也就是阳明经对应到太阴经。这样的安排也不难理解,当「收藏之门」大开时,无论是为了收藏更多的能量,或者是为了释放本来收藏的能量,都不希望能量发生无故的外泄,「应用之门」牢牢关紧是比较妥当的选择,也就产生了「最适合」的第三组对应关系。
或许有读者会问,为什么「应用之门」和「收藏之门」的开、阖、枢对应关系不是对称的?「收藏之门」大开时,似乎也可以对应到「应用之门」的「枢」,这样既可以避免收藏的能量外泄太多,也可以同时应付外界的能量应用需求?这样不对称的关系,是来自能量「应用」及「收藏」本质上的不对称性,无论外界提供人体多少的「天气」、「地气」,人体能够收藏的份量是非常有限的,但经过人体转化而拿去应用的份量却可以非常大。这样本质上的不对称,导致在控制「收藏」上会更加保守,以增加保障。因此,在「应用之门」和「收藏之门」的开、阖、枢对应上,太阳经和少阴经对应,阳明经和太阴经对应,少阳经和厥阴经对应,以「设计」的角度来看,是最适合的安排。
当然,这样的解释,有些「形而上」,也不一定是最深入的方式,但是,在临床思维上有许多的帮助。另外值得一提的是,伤寒论的六经传变,三阳经和三阴经的病变都是由「开」起始,而止于「阖」,也就是在正常传变下,由主「开」的太阳经开始,如果转入主「阖」的阳明经,则「阳明无死症」,若无其它问题,病即卡在阳明。如果转入主「枢」的少阳,则可能再转入主「开」的太阴经。病情再往下,就到了主「枢」的少阴及主「阖」的厥阴,如果不能回头,生命的能量用尽却无法再度收藏能量,整个病情也就止于「阖」,因为人无法存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