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张艳丨散文/麦收记忆

作家新干线

zuojiaxinganxian 

 

作者简介


张艳:笔名红尘一凡,自由职业者,现定居湛江 。文字左边是流年,右边是烟火。喜爱与文字对峙,做一个低头浅笑的女子。

麦收记忆

张艳

  小时候第一次出远门,爸爸带着我坐上了绿皮火车,火车慢慢悠悠的行走,途中路过了很多风景,终于到达了一个叫“小山子”的地方,下了火车后,爸爸的朋友好客地迎接了我们。来到一个叫“天上村”的屯子。听爸爸朋友说,“天上村”就是山峰最好的村子。站在村外的山岗上,向远方眺望。哇!这里好美呀!这个时辰正是黄昏降临的时候,也是山村最美的时候。

    太阳羞红了脸蛋,躲到了山脚后面。朵朵白云被镶上了一层红彤彤的边儿,相对而出的青山披上了一件绯红的外衣;两山中间的小河被染成闪闪发光的红缎带,飘逸的向远方延伸。河上有一架窄小的石桥,桥下停泊着一叶扁舟,河对岸是成排成排的白桦树,榛子林。

   你看,山脚下有一户人家,正值晚饭的时候;袅袅炊烟随风散去,为这份景致增添了一份朦胧惬意感。屋后有一片脉脉的水田,屋前有一条蜿蜒曲折的石头小路,像一条色彩斑斓的小蛇。紧挨着堂屋厢房小屋的,是一座石头垒成的狗屋,堂屋的左右两边种植着两颗苹果树,树上结满了青涩的苹果,它们在微风中摇摆,露出了甜美的笑容。

   大黄狗在树下打盹,时不时睁开眼睛,瞄一眼在附近觅食的鸡群,在茂盛的草丛和争芳斗妍的花丛中,鸡妈妈带着它的孩子们,一边刨虫一边嬉戏。

   夜幕即将降临,宁静的小山村亮起盏盏灯火,与天上的星光交相辉映,呈现出一种与白天截然不同的景象。半弯的月亮悬挂在天空,几颗星星眨巴着眼睛,凝视着我这个外来客,好像要诉说着什么。这样的景象,这样的安宁;给这个不大的小山村,带来几分寂静。

   一觉醒来,却是第二天的半午晌。在北方,骄阳似火,风如热浪。我们去时,正处割麦时节;每年的六月份左右,也就是端午节的前后,正是割麦的时候。风,烘黄了麦芒,烘黄了麦苍,也烘黄了麦秸 — — 难道这就是麦收的时节到了。

  站在山田间小路上,满目金黄,和着飘逸的幽幽麦香,映入眼帘的是一望无际的麦海。面对这样的丰收景象,欣赏的情怀,却是无暇从劳作者的心底涌起。每人几行,低着头,弯着腰急地向前赶着。瞧,戴着手套的手紧握住镰刀,左手向外侧一搂,镰刀伸向高出地面二三指麦秸的根部,使劲一拉,刀光一闪。我在旁边有模有样地比划着,突,只听“嚓”的一声清脆的响,一抱麦子已整齐地躺在怀里,再来这么一下,就可足够打成一捆子了。从中抽一掐颜色尚绿的麦子,将麦头对着打个结,然后,将麦秸对着均匀分开,手中便是一条简便的“绳子”;再将怀中的麦子一揽,麦秸底部朝同一个方向扭去,别进麦绳与麦子交接处,一个完整结实的麦秸捆出来了。就这样一边割着,一边捆着,割累了,直起酸痛的腰,使劲地捶上几下,向前看看,估摸割完的时间;再回头看看,惊奇自己“一个猛子”的收获;看到这一幕,让我想起家乡正处插秧的情景。那些麦捆静静地躺在阳光下,田野,也在忙碌的劳作中,渐渐地空旷了 … …

 那时候,农业科技不发达,没有机器的收割,只有人力的劳作,人们是比较辛苦的。当麦涛像大海里的波浪一浪翻过一浪,在风婆婆的暖风吹动下,带着一缕缕麦香飘渺的时候;总是不小心触碰着我回忆的神经;令我想起那把弯弯的镰刀,已经不知人们用了多少年。弯曲的镰把裹着一层厚厚的包浆,黝黑发亮,如果是平展着的话,就好似一面古代的铜镜,可照人,可梳妆。只可惜,它是把劳动工具,平素投映在它上面的,是一望无垠的麦田;还有割麦时的场景。刀刃凹陷的很深,很薄,像一弯新上弦月。

   不用时,镰刀总是挂在院子里外墙的缝隙里,一到山里的水杏上市时,人们就拿出来磨得锃亮。人们把镰刀放在一个质地很细很细的磨石上,来来回回地磨上几十次,蘸点水;用手指在刀刃上拭拭快不快,薄薄的刀刃在手指上横刮时,沙沙作响;锋利的感觉从指尖一下就传到了大脑,刀口要是不利时,就再重新磨,直到脸上露出满意的微笑。那时,我不懂,就蹲在大磨墩旁问那磨刀的爷爷:“为什么不用粗一点的磨石磨?”他说:“会把刀刃磨坏的,这种锋利的镰刀,只能用细石来磨,磨出来的刀才利,来到地里才出活,这叫细磨出细活。”

  来到山田间,我趴在地头的一觉捉虫子,我看到人们挥舞那锋利的镰刀,在麦垄沟里一伸一弯的割麦,那动作像极动画片里的袋鼠。前面一个人割麦,后面那个人捆麦子;那里的麦子很稠很厚,但来到这把镰刀面前不费太大力气,便能放倒一大片。人们割麦子时,常常是一只手把一大搂麦子揽在怀里,另一只手一镰斜钩下去,麦子便连腰折断,我跟在那磨刀爷爷的身后,学着爷爷的样子,捆起麦子时常常跟不上。

  在后面,看人们弯腰割麦子里的样子,很像那把弯弯的镰刀;而且,必须把腰弯成镰刀的样子,才符合那把镰刀的标准,那才叫收割。收割是一种付出,一种实实在在劳动时的付出。我抬起身擦汗时,累得站不起腰,就像镰刀的把,弯了几道弯。那磨刀爷爷打趣地对我说:“小孩子没有腰,不知道腰疼。”“要想吃到可口的一餐,先要体会劳动的成果。”听到这,我的干劲上来了,信心满满地把一垄垄麦子捆好,捆结实。虽然没有大人们手劲大,但还算过得去。爷爷看到我的表现给我一个灿烂的笑容,竖起大拇指,给我一个漂亮的赞赞。然后,我再弯下来弯成镰刀,累了再站成镰刀把的身姿。不知不觉中,随着时光的飞逝,这个灿烂的笑容和赞赞,陪我走过了四十几载的春秋,人们的麦子也割了不知多少载。

  现在,走出大山的人们,住上了城里,高楼,看不到那把镰刀了。磨刀的爷爷不见了,也不用再弯下腰割麦子了;但支撑他多年的那把镰刀,却成了经典的怀缅,爷爷的笑容挂上了墙上,把身姿的脊梁,成了后人继往开来的不懈精神;他那副脊梁不知道陪着他度过了多少个繁忙的日子,支撑着他的后人走到了现在。就像那把镰刀,用了磨,磨了用,总有刀刃挨着刀背的时候。

   看着窗外的雨越下越大,雨水溅打着窗花,脑海里总浮那年的深刻记忆。我那时突然告诉父亲,该割麦子啦。父亲则说,你磨刀爷爷这辈子再也不受那洋罪啦!

     那个挥镰收割的场景,那麦场里的繁忙身影,那些个不眠之夜;总会在麦子的收获时节,萦绕在我的心头。劳动是艰辛的,但更多的却是快乐。即使欠收,也会感激老天的点滴眷顾;他们朴素的思想,劳动的干劲,一直深深地、深深地影响着我。

【作家新干线】推广团队:本刊主编:谭文峰 
小说编审:张 辉 微信号:zhanghui750525  诗歌编审:姚 哲 微信号:8913480散文编审:杨志强 微信号:yzq13734283479图文编审:姚普俊 微信号: yqwyzfq
发刊制作:师郑娟 微信号:szj872668752小说投稿:3295584939@qq.com散文投稿:3118633192@qq.com诗歌投稿:3474682901@qq.com
(0)

相关推荐

  • 【114】首届“感恩父母 让爱传承”全国散文、诗歌有奖征文大赛修学义作品

    永远的麦收,永远的父亲 修学义(山东) 芒种前后的鲁东地区,清晨的空气里弥漫着一股潮漉漉的湿气,微风轻拂,宜人的凉爽让人感觉春天的脚步还没有走远.这个时节的田野麦浪起伏,中午炽热的阳光火炉般把大地一蒸 ...

  • 散文||麦 香

    麦    香 赵涛||山东 选择一个合适的角度,用木锨迎着风高高扬起麦子,草屑飞扬.麦子落地的后面,隐约着一张黝黑.汗水.喜悦和劳累的脸. 机械化农作物收割机的广泛使用,庄稼地里劳作的人就少见了.现在 ...

  • 麦收

    又是一年麦梢黄,田野里到处是一片金黄色,干燥的热风吹拂着,掀起阵阵麦浪,此伏彼起,沙啦啦作响.即将成熟的麦穗摇来晃去,好像在等待着人们的收割.在我的家乡,麦子成熟得比山区要晚一些,芒种过后不几天,就进 ...

  • 当代作家‖【麦收季节】◆高烨

    作者简介 高烨,原名:高永友,小学教师,中共党员.<精短小说>签约作家.临沂市作家协会会员.山东省散文学会会员.山东省青少年写作学院首批特聘写作导师.齐鲁乡村诗人协会会员.中华精短小说学会 ...

  • 布谷声声麦黄时

    布谷鸟儿清脆的叫声早早进入农人的心田,干燥的西南风犹如画笔一般,细细地描绘着垄垄麦田,层层渲染.又是一年麦黄时,又是一年丰收季,嗅着一阵阵麦香,望着广阔的麦田,眼前不禁浮现出一场场热闹的麦收场景. 姥 ...

  • 【恬淡人生】王紫烟丨正是新麦飘香时

    "布谷布谷,收麦种谷". 当布谷鸟欢快的叫声回荡在六月的上空,如火骄阳炙烤着大地,一片连着一片的麦田在阳光下把世界染成了金色的海洋,滚滚的麦浪在夏日的暖风中摇曳.六月的空气里这时已 ...

  • 散文:麦收记忆

    作者:魏青锋 每到麦收季节,便不由自主的就回想起儿时的夏收经历,风拂麦浪.金色的麦秸垛.喜人的麦粒山--生动的画面若放电影般在眼前闪过,每一刻都让人难以忘怀. 轧场 随着不断抽取麦秸秆烧炕烧灶,麦垛越 ...

  • 宁廷常:麦收如歌|散文

    依依:最后一次争吵|小说 文/宁廷常 [本文由作者授权发布] 麦子走过了最贪婪的生长期,麦酱变成了淀粉,胖乎乎的麦粒紧紧地簇拥在麦秆之上,麦芒如针,如剑,精神抖擞.麦收季节到了,仿佛不是收割的到来,而 ...

  • 陈凡文丨怀念儿时麦收季

    杏儿黄,麦收忙.春天归去,夏天来临.一年一度的麦收季节又开始了. 自从我到外地参加工作以来,就几乎再没有进过麦田里,麦田从此就像是一段故事永远成为一份记忆搁浅在我生命的深处,我好想在麦田里的那些人,那 ...

  • 1982年,南阳农村收麦标准流程

    1982年,5月下旬. 六伯家房后那棵高大的桑树,结满了紫红的桑葚. 村外田野里的麦子,开始由青变黄,散发着阵阵带着湿润的麦香. 夜来南风起,小麦覆陇黄. 天蓝,云白,树绿,麦黄.这是一年里农村最美的 ...

  • 布谷鸟来了,麦子熟了

    蓝字 滨州文学 光贵光贵 ,麦子秀穗. 你在哪里 ?我在山后. 你都吃啥 ?黄瓜炒肉. 给俺点吃行不 ?不够不够. 加上点添锅水吧?紧够紧够. 布谷鸟(邹平俗称光贵)飞来了,麦子秀穗了,一年丰收在望, ...

  • 马西良丨麦收,飘香的季节

    节气到了小满,麦尖逐渐泛黄,布谷鸟开始不分昼夜的鸣叫,骄阳烘烤着旷野,浓荫遮蔽着乡村,桑葚已由红变黑,黄鹂.麻雀们在枝头唱着甜甜的歌,广袤的原野荡漾着金色的波浪,大地飘来了一股股麦子的香气,搓一把青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