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国统一天下策略,不是简单的远交近攻,历代国君的战略都不一样
自商鞅变法后,秦国国力日盛,逐渐萌生灭六国一天下之志。很多人认为,秦灭六国的总体战略就是“远交近攻”,其实秦孝公至嬴政时期,历代统治者都设计了不同的阶段性的统一战略,这些战略设计是怎样指导秦人采取相应的行动的呢?
一、秦孝公:中立楚韩,联合齐赵弱魏
秦国僻居西北一隅,不甚受东方大国重视。直至秦穆公,励精图治,国力陡升,得以跻身于“春秋五霸”。不过,穆公死后,内乱频频,国力日衰。进入战国时代后,秦虽跻于“战国七雄”,但国力衰弱。秦献公虽厉行改革,秦国国力有所强盛,但依然遭六国轻视。因而,秦孝公才会有“诸侯卑秦,丑莫大焉”的深深耻辱感。受此刺激,秦孝公才重用名不见经传的商鞅,推行变革。
《重耳传奇》中的秦穆公
商鞅变法,一举扭转了秦国贫弱局面。富强起来后的秦国,积极参与列强竞技。秦孝公和商鞅依秦国国力及当时国际形势,制定了“内修守战之具,外联横而斗诸侯”的战略。具体而言,就是中立楚韩,联合齐赵,削弱其时既是关东六国中最强,也是毗邻秦国,对秦威胁最大的魏国。
商鞅
在这一战略的指导下,秦孝公、商鞅一方面坐观,甚至是挑唆魏与赵、韩、齐诸国恶斗,一方面有条不紊地推行了以下战术:
秦孝公五年(公元前357年),秦与楚缔结婚姻。十四年,秦又与韩议和。通过姻亲、和议关系,至少使楚、韩二国在未来的秦魏战争中保持中立。十八年,商鞅又利用魏惠王好大喜功的心理,唆使魏惠王“北取燕,东伐齐,……西取秦,南伐楚”,以谋霸业。魏惠王果然中计,一番骚操作搞下来,导致本来就忌惮魏国的齐、楚、赵等国与魏国剑拔弩张,多次爆发武装冲突。
秦孝公二十一年,齐在马陵之战中大败魏军。趁你乱要你命,秦趁机与齐、赵结成伐魏同盟,于次年同时伐魏。魏左支右绌,穷于应对,不得不向诸国求和。秦趁机迫使魏国将以往侵吞的秦部分河西之地归还秦国。
魏惠王
二、秦惠王:连横魏楚,破坏合纵
公元前337年,秦惠文王(亦称秦惠王)即位,杀商鞅。好大喜功的秦惠王随着国力日盛,希望能迅速制服东方诸侯,而秦孝公、商鞅的外交策略奏效甚缓,且受国际局势制约明显。更令秦惠王急切的是,关东六国合纵抗秦的意愿日益强烈,于是鼓吹连横之术,即拆散各国抗秦联盟,使诸国臣服秦国的张仪。
张仪被秦惠王破格任命为秦相,他就职后,一改过去敌视魏国的态度,主动向魏示好:先将蒲阳归还给魏国,又派公子繇到魏国为质,然后亲自出使魏国,游说魏惠王纳地效秦,以达“魏先事秦,而诸侯效之”的目的。魏惠王纳张仪之言,将上郡、少梁等地割给秦国,以示答谢。后来,张仪又假意触怒秦惠王,投奔魏国,出任魏相。
张仪
张仪相魏,本想“以魏合于秦、韩而攻齐、楚”。不过,这一谋略被魏国大臣惠施识破。在惠施力劝下,魏惠王改弦易辙,联合齐、楚抗秦。
张仪受挫后,鼓动秦惠王伐魏。秦虽接连攻占魏曲沃、平周等地,却更坚定了魏惠王联齐、楚抗秦的决心。恰逢公孙衍提倡合纵抗秦,诸国响应。公元前3l8年,魏、赵、韩、燕、楚五国合纵攻秦,被秦军击败。次年,韩、赵、魏三国再联合攻秦,又遭惨败。齐国出于私利,趁机攻魏。迫使魏惠王改变初衷,驱逐公孙衍,投靠秦国。
摆平魏国后,张仪又赴楚国,以割让土地给楚国为条件,怂恿楚与齐断交。贪利的楚怀王与齐绝交后,才知被张仪欺骗。恼羞成怒的楚怀王发兵攻秦,却接连战败。楚怀王无奈,只得向秦屈服。张仪又游说韩、齐、赵、燕四国,使其放弃合纵,臣服秦国,实现了“韩、魏、齐、楚、赵皆宾从”的战略目的。
楚怀王
三、秦武王、秦昭王武力蚕食韩、魏,削弱齐、楚策略
张仪连横之术虽令诸国向秦屈服,却无法为秦博取土地、人口等现实利益。公元前3l1年,秦惠王死。秦武王即位后,驱逐张仪,任擅长军旅的樗[chū]里疾、甘茂为左、右丞相,谋攻六国。关东诸国“皆畔衡,复合从”。
秦武王首选三晋中最弱的韩国下手,命甘茂统兵,猛攻韩国重镇宜阳。苦战两年后,秦军攻克宜阳,打开了东进的通道。
公元前307年,秦武王死,秦昭(襄)王即位。太后的弟弟魏冉前后五次为相,主持制定、实施蚕食韩、魏,削弱齐、楚的策略。
魏冉
面对巨大压力,楚首先屈服,与秦缔结婚约。齐、韩、魏对楚叛盟降秦极为不满,联合伐楚。楚向秦求助,秦救楚,迫使三国退兵。秦乘胜攻占魏蒲坂、晋阳及韩国武遂等地。为拉拢魏、韩,孤立齐国,秦又将蒲坂归还魏国,韩、魏向秦臣服。
秦昭王五年,秦、楚关系急剧恶化,秦与韩、魏、齐联合攻楚。楚怀王利用秦、齐矛盾,与齐媾和,秦齐联盟破裂。齐联合韩、魏、赵、宋攻秦,经三年苦战,攻破函谷关。秦昭王不得不将侵占的韩、魏领土归还,请和停战。
秦昭王
不过,抗秦同盟迅速瓦解。秦国趁机反攻,迫使韩、魏割土求和。齐灭宋,引起诸国震惧。秦趁机联合楚、赵、韩、魏、燕诸国,大举攻齐,几乎灭齐。秦不断蚕食韩、魏、赵、楚诸国,夺占大片领土。
四、秦昭王:远交近攻
秦昭王时,魏冉主政。他制定、实施的蚕食六国策略成效显著。不过,公元前269年,秦在阏与之战中被赵击败,打破了秦军不败的神话,使这一策略遭到秦昭王质疑。恰在此时,范睢来到秦国,向秦昭王献铲除权贵、强化君权的内政之计,及“远交近攻”(先迫使韩、魏臣服,再威逼楚、赵屈服,威慑齐国。齐国依附后,再兼并韩、魏)的外交策略,得到秦昭王支持。
公元前266年,秦昭王下令驱逐魏冉等四权贵,任范睢为相,实施其“远交近攻”策略。范睢任相期间,虽未实现先灭韩、魏战略,却通过长平之战,极大地削弱了赵国。
公元前251年,秦庄襄王继位,任吕不韦为相,继续推行“远交近攻”策略:攻占成皋、荥阳等地,灭东周。
范睢
五、秦王政:贿赂、刺杀、离间与武力并用
秦王嬴政即位后,秦对六国已拥有绝对优势,如何利用有利形势,花费最小代价,迅速完成统一?谋士尉缭向嬴政提出软、硬兼施,贿赂六国豪臣、武力攻伐相结合的策略。嬴政纳其计,“阴遣谋士赍持金玉以游说诸侯,诸侯名士可下以财者,厚遗结之;不肯者,利剑刺之。……秦王乃使其良将随其后”。赵国权臣郭开、齐国权臣后胜皆被收买,成为秦的“带路党”:郭开谗杀赵国良将李牧,后胜劝齐王坐视五国相继灭亡。同时,嬴政先后派王翦、王贲等名将率军,相继灭韩、赵、魏、楚、燕、齐六国。至此,自秦孝公时开启的灭六国、一天下的战略,最终得以实现。
富大龙饰演的秦始皇
文史君说
秦自孝公任用商鞅变法,实现国富兵强后,遂萌生灭六国、一天下之志。综观孝公至嬴政,历代秦统治者并未凭恃强大国力,一味诉诸蛮力、武力,而是通过对本国具体国情及国际局势的清醒判断和认知,精准制定和实施相应战略和战术,有条不紊地推进统一大业。这对我们今天如何在错综复杂、纵横开阖的国际大局势下,保持高度自信和战略定力,坚定不移地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伟业,无疑有一定借鉴意义。
参考文献
(西汉)司马迁:《史记》,中华书局,1959年。
(西汉)刘向编纂:《战国策》,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年。
吴如嵩等:《中国军事通史》,军事科学出版社,1998年。
(作者:浩然文史·郛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