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忠金积董府之谜

“口述宁夏”

董府是清末著名将领甘肃提督董福祥宫保府的简称,这座建筑是董福祥奉调入京奋勇抗击八国联军而获罪洋人,在列强威逼下,1901年,清廷将其革职谴归故里后,董选择了金积堡大兴土木修建的宅第,因革职时董仍保留太子少保衔,故又称董宫保府。

它经历了一个世纪朔风潇雨的侵袭,罡风中黄土夯筑的高大城墙毅然挺拔肃立。

董府是宁夏唯一保存最为完整的官邸 建筑群,其气势恢宏,屋宇森严,也是宁夏地区修建年代较早、规格等级最高、建筑规模最大的一座清代将帅府邸,有“宁夏第一府”之美誉,也有人戏称它是宁夏的小“紫禁城”。

鲜为人知的数字

宁夏人到过董府的不少,对它也许并不陌生,可是总被它的高墙深院、曲径游廊所迷惑,感到这座百年老屋神秘莫测,阴森恐怖,其实做为一座古建筑,它和我们今天各种富 有特色的建筑一样,是建筑大师的杰作,是由一串具体的建筑数字组成的大四合院。

董府占地总面积:34650平方米;主体建筑群落占地面积:11025平方米;修建时间:三年;动用民工:三百多万人次;始建年代:(各位学者看法不一)王伯祥先生认为始建于1894年,薛正昌先生认为始建于1902年;耗资:三十万两白银;府墙高:8.5米,女儿墙高1米,宽0.5米;府墙基宽12米,顶宽4.5米;府廓:东西长115米,南北宽105米,周长440米;房屋:126间;府门:门洞进深13.2米,宽3.5米,高4米;府墙马道:2个各52级;原护府河:宽5米,深3米;雕刻图案:72种;解放后先后有8家单位进驻在此办公办学。

方正规矩的“四合院”

我国传统的达官府邸一般都采用“内城外廓”的古制;内寨之外,再建一座外寨,成为两重方寨,董府也不例外,只是董府外寨(府廓)已经荡然无存,了无痕迹,只保存下来内寨。

现存内寨主体建筑占地面积11025平方米,由院落、府墙、府廓、护府河四部分组成,整个院落共有房屋126间,采用我国四合院建筑的传统格局,以中院为中轴线,前后两进,南北对称,平面呈三院六庭式布局,是一座典型的清代二进四合院。

董府的高大府墙为黄土夯筑而成,外观为城堡式,上有带炮眼的女儿墙,具有很强的防御性。

宽敞、高大的半圆拱洞形府门面向东开,大门上面高耸着一座玲珑精致的眺阁,显得巍峨壮观。整个院落被围护在一个略呈长方形的城堡内。

四合院是中国民居历史最悠久、分布最广泛的汉民族民居形式,一般的四合院都有二进院落,大型的有三四进院落和花院。而董府的布局却是一座颇为特殊的两进大四合院。

董府的布局是一座颇为特殊的两进大四合院,每院又由前后两个小合院组成,这样就形成了以中路为中轴线,南北对称的双四合院圈成的三院六庭式大四合院。

整个“三院六庭”正居内寨的中央,四面距府墙都有十多米的走道,更显示出庭院的宽敞开阔,视野广大。

董府这个大四合院中的六个院落东西南北四个方向的房屋各自独立,南北厢房与正房,倒座的建筑本身并不连接,连接这些房屋的只是过间游廊,不论是南院、北院、前院、后院,还是里面过间和游廓全是直的,横向为正南北,纵向为正东西,三院六庭一律是方正端庄的四合院,每个四合院,均采取东西中轴线,左右对称,主次分明等一整套的中国传统建筑布局章法。

具有外观规矩、中线对称、布局严整、院落敝亮的典型特征,呈现出拘束但稳重严谨的北方四合院建筑风格。

这座二进四合院的建筑色彩多采用材料本身的颜色,青砖灰瓦、玉阶丹楹,墙体磨砖对缝,工艺考究,虽为泥水之作,犹如工艺佳品。

宗法森严的大宅门

大的四合院民间习惯上称之为大宅门,董府就是一座由六个小四合院纵横相连而成的大宅门。

建筑是人类文化的纪念碑,人类的各种文化理念,在建筑上都有鲜明而丰富的表现。中国的宗法伦理观念影响到几乎所有建筑类型。

董府这座一百年前方正规矩的四合院不只是众多房间的集合体,它是清代封建宗法制度与伦理道德的凝固物。

董府无论是总体布局、内外装饰的内容与风格,还是府墙、府门、府廓等整体环境与气势的塑造,无不表现出中国古代官宦之家的风貌与气息,同时也集中体现了中国封建社会传统的文化价值观念。

董府这座大宅门是内院式住宅,封闭性很强。高大厚重的府墙只开一处大门与外界沟通,院内四面房子都向院落中心方向开门,因此,只要关上大门,四合院内便形成一个私密性很强的封闭的小环境。

中院的后庭有两层檐楼的小四合院,是全府的中枢所在,这个小四合院是二层楼房结构,上下大小房屋56间,采用卷棚式大屋顶,结构上采用平座斗拱。

屋脊飞翘,雕梁画栋,砖雕木刻、精工装修,做工最为精湛。

这里是董福祥生前居住之所;正西的楼上是用来做“祖先堂”的,供奉着祖先的牌位和皇帝的赏赐。

“祖先堂”是全府最高、最大、最好的房子,通常不住人,而是作为整个家庭权力的象征,是举行家族会议,执行宗教祭祀功能的场所。

董府这座封闭的大宅门虽然院落、房间众多,但是其间不同等级、不同用途的建筑空间定位与组合,首先遵从的是宗法礼制秩序。

以家庭观念为纽带的宗法制长期是中国封建社会的最高伦理观念,也是维护社会秩序的最重要手段。

清朝提倡大家庭、褒奖四世同堂、五世同堂,完全继承了明朝盛行的大家庭礼制。

尊祖敬宗、长幼有序、男女有别、尊卑有等、内外有差等,这些封建大家庭的伦理道德方面的礼制规范,不但是“修身”、“齐家”必须贯彻的,同时也成为家宅建筑所遵循的准则。

在建筑上,为突出尊位,则置于中央地位,位卑者,从属者则列于两旁,这就形成了对称布局,按中国传统方位观念,则居中面南为尊,面东西者次之,面北者最低。

在住宅中,尊位是长辈,家长所在,即正房或上房,两侧则为晚辈子息所在,即厢房、偏房。董府所有的家庭成员依据上下尊卑、长幼有序的传统观念,按照自己的辈份住在不同的房间里。董府这个封闭的大四合院,实质上反映的是封建大家庭森严的宗法主从关系和使用功能。

这座百年豪宅是把砖瓦石当作了笔墨纸,记载了中国人传统的家庭观念和生活方式。

董府不仅具有官宦住宅的文化性格,同时也具备了官商住宅的文化气息。

董福祥虽被革去甘肃提督之职,但太子少保衔尚在,而且董福祥退居故里后,手里还掌握有一定数量的武装,拥兵自卫,他凭借自己强大的军事、经济势力,在金积堡归耕屯田,“治塞上名田,连 百余里。”董在金积堡、吴忠堡一带设行开铺,开设的商号有天太裕、天太当、祥太魁、祥太和等,很快成为宁夏地区的富商大贾。“牛羊骡马骆驼以万计,岁入三百万”富甲一方。

因此,董福祥凭借他多年的政治影响力,又转而经商,达到了官商结合,实力更加雄厚。

董府就是在这种背景下建造的。加之地处西北,远离京畿,受清庭的制约较少,因而董府的修建规模庞大,远远超过了清政府规定的正一品官员的府宅的建筑规模和等级。

董府的中后院高起为楼,四面高墙耸立,与位于政治中心北京的达官府邸所显现的儒雅秀丽的风格相比,格调更近于豪放雄浑,这正是这座百年豪宅建筑文化风格的独特之处。

令人费解的谜团

董福祥谢世后,其“事迹未宣付史馆,身殁甫三十年,亦鲜有道其姓名者”。

因此,董虽做为一品大员,但其生平事迹史料记载甚少,有关董府修建情况更是鲜有提及。

这座破败廖落的深宅大院里究竟隐藏着多少鲜为人知的故事?它幽深的回廊、斑驳的粉墙给后人留下许多费解的谜团。

 
董府选址之谜 

董福祥原籍固原王朝山村(今环县毛渠井),而他却选择了距老家有800里之遥的金积堡大兴土木,安渡晚年,确实令人费解。

中国的封建士大夫讲究解甲归田,告老还乡。董戎马一生,东征西讨,按清朝军律,武将出征,不得携带家眷,董的全家老少皆定居固原。且董福祥被免官之初也是住在固原州城,长达一年之久。

做为一名年届古稀之年的老人又要远离故土,客居他乡,其中的原因,大概只有他自己清楚吧。况且董福祥选择的这块地基原是一片低洼的湖地,据说是用骆驼拉运磁窑堡的大块煤炭铺垫起来后,才筑台建房的。

凭借董福祥当时的势力,可以选择地形条件好、地理位置佳的地方很多,为何独看中这片低洼的湖塘,不得而知?

 董府主体建筑坐向之谜 

中国达官府邸的营建是极讲究风水的,从择地、定位到确定每幢建筑的具体尺度,都要按风水理论来进行。背风向阳,居高而筑,是传统官邸建筑的鲜明特色,尤其是大门的走向,是极为关键的。大多数官邸都是坐北朝南,大门开在东南角,这是取“紫气东来”的吉祥之意。

而董府整个院落是坐西朝东,大门开在东北角。每个小四合院里的正房都是坐西朝东,门窗面朝东开,宁夏民间俗有“有钱不住东西房,冬不暖来,夏不凉”的谚语,一般民居尚且讲究背风透光的原则,而董府的建造却不考虑北方的气候特点。

坐西朝东这种坐向与董府封建大家族的居住格调和非凡气派的官宦住宅文化极不相称,令人百思不得其解。

 修建年代之谜 

关于董府的修建年代,在《甘宁青史略》、《朔方道志》等原始资料中均未提及。

专家学者也是看法不一,至于民间传说更是五花八门,但得到大多数人认可的观点有两种。

王伯祥先生在其《董福祥史料》中认为,董福祥于清光绪二十年(1894年)在宁灵厅(金积堡)择地动工,历时三年而建成。

此时董正官运亨通,红极一时,正处在他权力的颠峰时期,且他在北京、西安、固原都建有府邸,凭借他当时强大的军事经济势力,选择了他走上仕途的发家之地——金积堡修建府邸,是为了显示他的地位和权势,也便于他就近管理清政府赏赐  给他的位于金积堡周围的大片田产。

薛正昌先生在其《董福祥传》、韩志刚先生在其《董府与董福祥》一书中均认为董府始建于1902年,完工于1905年。也就是说董府始建于董福祥被清庭革职后的1902年。

理由是据《董少保墓志铭》载“由是解兵权,请屯垦,仍金积堡而居焉。”董是在1901年被清庭革职遣归故里后,为了安置家小随从,才大兴土木,择地建府的。

此时的董福祥已经解甲归田,他动用巨大的人力物力修建防御性很强的豪宅,只是为了拥兵自卫,安渡晚年。

董府在见证了吴忠地区近代历史的沧桑巨变之后,昔日繁华已逝,盛景不再。可它的存在本身就是一段意味深长的历史。

历史遗留下来的不仅是一座空寂的院落,今天的人们应该在他身上发现的是一种古代工匠创造的艰辛,一种建筑大师的匠心独运,一种传统文化的积淀。

文章作者供职于吴忠市文管所 图片源于百度

(0)

相关推荐

  • 【四合院】静静院落萧萧竹,繁华世界心归处

    感兴趣的朋友可关注"顺益兴四合院",每日更新四合院信息.新鲜资讯,北京政策等--记得关注! 北新桥,一个充满传说故事的地方,四通八达,距离雍和.宫东四.南锣鼓巷等地都不远,东西皆有 ...

  • 成都清代官绅府邸都长啥样

    成都近现代名人故居不仅是名人精神和名人文化底蕴的载体,其建筑本身的类型丰富.风格多样等特点,也生动反映了清末与民国时期川西平原地区的社会面貌,大多承载着深厚的历史人文价值.其中这几处清代建筑尤其引人瞩 ...

  • 古老的新中式建筑,不一样的中国四合院味道!

    四合院建筑,是我国古老.传统的文化象征,早在西周时期,中国就有完整的四合院雏形,至今已有3000多年的历史,明清时期,四合院逐渐完善,全国各地就出现多种四合院类.其中最为雅致.数量最多.结构最为精巧的 ...

  • 玻璃游廊串起古朴院落!北京传统四合院改建

    打开凤凰新闻,查看更多高清图片 北京旧城的胡同内,一所年久失修.残破不堪的传统四合院静伫于此,历经无数风霜雪雨,建筑主体仅残存木构梁柱与拱形门洞,而屋顶.墙面与门窗都已严重破损,接手此案的建筑事务所A ...

  • 陕西富平与宁夏吴忠的历史地理之谜

    <口述宁夏>讲述宁夏人自己的历史 打开中国地图,在陕西省中部.关中平原和陕北高原过渡地带,很容易就能找到富平县的位置. 可是,富平县的前身不是在陕西,而是在今吴忠地区. 2010年12月2 ...

  •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宁夏吴忠青铜峡任桥董府

    吴忠青铜峡任桥董府位于宁夏吴忠市青铜峡市峡口镇任桥村.距青铜峡一百零八塔东北15.6公里.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维修,不开放. 任桥董府是清光绪年间的光禄大夫(正一品).太子少保董福祥的宅第,故 ...

  • 图说丨黄河金岸 (吴忠)马拉松

    第七届宁夏黄河金岸(吴忠)国际马拉松赛于九月初在青铜峡黄河楼广场鸣枪开赛.赛事规模总人数为20000人.比赛分为马拉松.半程马拉松.迷你马拉松3个组别.宁马由中国田径协会.宁夏回族自治区体育局.吴忠市 ...

  • 吴忠豪教授:关于磨课的几点思考

    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磨课"成为近年来出现频率极高的教研热词.磨课将教师个人的教研行为变为团队成员的群体研讨,将一次性的听课.评课变为持续跟进的教学研究,其对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积极 ...

  • 关于磨课的几点思考 吴忠豪

    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磨课"成为近年来出现频率极高的教研热词.磨课将教师个人的教研行为变为团队成员的群体研讨,将一次性的听课.评课变为持续跟进的教学研究,其对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积极 ...

  • 功勋艺术家吴明金

    丁发俊,男,汉族,生于1944年10月.山西万荣人,太原市X纪坊商场职工退休.国家一级书法师,社会聘职:世界文字艺术家联合总会,终身荣誉主席,北京孔子研究会终身名誉会长,长期从事企业管理工作,亦间断地 ...

  • 吴忠豪:低年级语文教学的主要任务

    小学语文名师 于茫茫书海中,为你寻找更适合自己成长的有效资源和那些锲入心灵的文字.与高人交心,轻松学习,把时间留给更重要的人更重要的事. 喜欢我记得点击右上方的三个点,给我标星哦,茫茫人海,永不失散. ...

  • 吴老金:父亲

    父 亲 湖南  吴老金 说到父亲,我就想起朱自清先生的散文--<背影>,想起朱自清的父亲在月台下的攀下爬上为朱自清买橘子的背影.我的父亲和朱自清的父亲一样,对我的爱都是一样的无私. 父亲今 ...

  • 吴忠盐池县创联汽贸宿舍楼空气能热泵供暖项目

    吴忠市盐池县创联汽车贸易有限公司宿舍楼空气能热泵供暖项目,供暖面积1700平方米,室内供暖末端为暖气片,采用了2台30匹超低温宁夏空气能热泵供暖机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