判断小学生语感好不好,让他们读几篇文章便知,语文学习能力要注意这3点……

语文学习能力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成绩。那么好的语文学习能力都包括什么呢?自主独立的学习能力,良好的阅读能力,朗读课文的能力,背诵能力,良好的写作能力。也就是从听说读写4各方面的能力都需要均衡发展,尤其是语感,语感在语言表达和文字叙述上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语感好的学生,语文学习相对就比较容易。如何判断小学生语感好不好?不是看他会不会说话,而是看对文字的理解能力。我通常都会让学生读几篇文章,从朗读的过程中,语文老师就能判断出小学生的语感好不好了。

语感对于语文学习是有指导意义的,那么在日常的学习中该怎样培养语感呢?通过朗读培养学生对文字的语言和理解,比如,朗读散文,我们可以体会的是在文字中对作者情感的理解。朗读记叙文,我们可以看出,语感对事件发展的逻辑性的理解。朗读说明文,语感培养的是我们对细节的描述。不同的文章,语感好的同学,通过朗读可以迅速掌握文章的大概意思。而语感不好的同学,不论读几遍,都很难理解文字的表达。如何在阅读中提高语感,把握语文学习能力,注意这3点。

1、         朗读散文,读得没感情,体会不了形容词

在我的语文教学中,我常会给学生分享一些名家写的小散文。比如汪曾祺、李娟的作品,这些极富生活画面的文字描述,能够让我们的学生,从平实的语言中,体会到文字的魅力,读懂作者通过文字传达的感情。一篇小散文,如果是我的阅读课,基本一堂课下来,同学们在朗读上都没有问题。甚至优秀的同学还能够声情并茂地朗读散文内容,而如果读得没有感情,磕磕巴巴的同学,基本上都是没能体会到文章的魅力。

不管是课文还是语文老师准备的散文内容,读起来没感情,尤其是在跟着老师已经做了一遍阅读理解的之后,还是无法流利地读出文字内容的同学,基本上都属于语感不太好的同学。不能理解和体会文中相关的形容词、关键词,对文字和情感不能串联,以至于在语文学习中,作文经常写得干巴巴的,语言的表达能力也不好,在跟老师表述事情和诉求时,词不达意,说不到重点上。有这个学习问题的同学,可以多听一听散文朗读音频,学习一下如何用语调诠释文字。

2、         朗读记叙文,没有节奏,平铺直叙,写作能力差

小学阶段的语文习作练习,基本以记叙文为主。为什么有的同学文章写起来极具童趣,老师看了忍俊不禁。有的同学文章写起来枯燥无味,甚至一眼便知这是抄的?因为在语感的培养上,有的同学节奏感非常好,在朗读课文的时候,知道哪里该停顿、哪里需要加重语气、哪里可以连读。节奏感不好的同学,在朗读记叙文题材的时候,没有感情不说,平铺直叙地读下来,就连对话也是念白,没有停顿,甚至能一口气读上一段文字。有这个语感问题的同学,写作能力一般也不好,而且缺乏对场景描写的能力,一遇到写作文就头疼下笔无神。

记叙文的结构,有故事的发展、进行、结尾,对事件的形容,也可以通过语气的不同,诠释事件进展的节奏。语感好的同学,是可以直接理解这一点从语气上带给朗读的变化的。语感不好的同学,就很难理解,他们不管读什么课文都是一个调。对于小学生来说,也正常,我们应该让学生多听,多练,才能区别语感中微妙的差异,从而体会和运用语感在记叙文中的应用。

3、         朗读说明文,重点不突出,体会不了借景抒情

我们在四年级学习了游记,老师最爱问的一个问题就是:这段文字描写,同学们是否能读出作者是在借景抒情?甚至请同学们闭上眼睛,听老师朗读一遍,你就能感受到一幅美景尽在眼前。语感好的同学就能根据文字的描述展开画面感,语感不好的同学,老师读完了,就读完了,什么感受也没有。游记、说明文的朗读,重点不突出,在语感培养上,只能说明学生是没有文字画面感的。

对于语文学习能力,语感不好,确实影响我们的表达能力、写作能力和想象力,增加语感,多读各类文体,散文、记叙文、说明文3大类,能够帮我们理解什么是语感,如何建立语感。学习语文是一个复杂的过程,每一个小环节都不能落下。关于语感培养,你还有什么疑问?欢迎留言评论。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