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本令我感到沉重和汗颜的书

一本令我沉重和汗颜的书

——读《白银文化人物散记》有感

“哎呀,这本书写得真好……啧啧啧……真不错……”

老石头斜倚沙发,每翻几页李慧老师的那本《白银文化人物散记》,就忍不住咂巴一下嘴,念叨一番。

如此几番,我也实在禁不住好奇,家务结束,顺手拾起扣在沙发上的书,翻几页,这一翻就舍不得放下了。

其实,早在未拿到这本书的大半年之前,我就无意中走进了李慧老师的博客,并读了她写的《白银文坛“混江龙”》、《名人戚老师》、以及关于李沅林老师和他的《梨花飘香》等部分文章。见她写得灵动有趣,活泼深刻,表情传神,达意精准,不禁拍案叫好,遂忍不住将精彩片段复制粘贴到了喜文乐道群,供大家品阅。记得当时引来阿龙老师的一片“大赞”,他以为是我写的,羞得我面红耳赤,连忙向大家澄清——此乃李慧老师大作,并将其博客地址也一并复制过去,以便群友继续赏读。后来,还特意将她的博客链接到了我的博客首页,好方便进去拜读学习。

如果说,那时我读到的仅是李慧老师的几滴文学浪花,那么眼前手中的这本《白银文化人物散记》无疑是她的一条大河了吧!

沿着这条浩浩长河,顺流而行,近五十位白银文化人物,仿佛一座座充满烟火味儿的小村社或大宅院,静静立于清澈的激流之中。推门进去,你会看到他们匠心独运的装修,风格迥异的摆设,淳朴厚远的历史,以及那或古旧,或新潮,或时尚,或传统,韵味十足的浓浓文化气息。

书看到一半,心中不由生出一丝沉重之感。

沉重源自羞愧。而羞愧正是来自这一座座鲜活,质感,厚重,朴拙的村社或庭院,来自李慧老师那时而如春夏之黄河大气磅礴的奔腾,时而如冬季黄河之沉静婉约的淙淙流淌似的表达方式。来自本书中所呈现的那些人外之人,苦中之苦,和勤上的勤,更来自自己的诸多不足。

无疑,这本书让我这只井底之蛙,看到了更加广阔更加精彩的世界和更加众多更加勤奋的追梦者。关键还在于,这个世界就在身边,这些榜样就在眼前,他们触手可及,并不陌生。

他们与我有着相同的地理位置,相似的生存环境,相仿的心路历程,相近的渴望与追求。他们在文学艺术之路上已经走得那么远,却依然在孜孜不倦地追求着奋进着,不骄不躁;他们在追梦的路上,吃过那么多苦,受过那么多罪,却依旧在坚持着热爱着,不离不弃;他们为了自己的梦想,放下了很多世俗的功利和追索,甘守清贫,乐于淡泊,用诗书喂养灵魂,以文字陶冶身心,不卑不亢。相比太过遥远的那些高大上的成功者,他们更接地气,更具有亲和性和说服力,更易学习和借鉴,也就更加令我沉重和汗颜。

细细品读每一篇文章,暂且不说李慧老师行云流水般的文笔,灵动有趣的诉说,活泼俏皮的表达,淋漓尽致的抒怀,精准透彻的评述,单说那50位形貌各异,个性鲜明,精神饱满的文化人物,他们无疑是一盏盏明灯,能够照亮诸如我一般的追梦者迷茫黯淡的前路;他们是一面面镜子,毫不留情地反照出我自身存在的诸多问题,以及常犯的某些错误;他们如一座座绿洲,散布在白银这块文化沙漠上,给更多文艺爱好者一缕润泽,一丝希望;他们是严冬猎猎寒风中一炉炭火,温暖和感染着在漫漫文艺之路上默默跋涉者敏感脆弱的灵魂。

没有一本正经的大道理,没有正襟危坐的大规矩,没有老生常谈的说教,李慧老师只是用清新淡雅的文笔,委婉巧妙形象酣畅地道出了他们的生存经历,他们的奋斗历程,以及他们为心中那个文艺之梦而执着追求和不懈努力的决心和勇气,归根结底她用自己细腻灵巧的笔尖挖掘出了他们深藏于文艺中的不同于常人的那种精神内核。

毫无疑问,文艺已深深植入他们的血脉,已成为他们的信仰。“他们是白银本土优秀文化人物人生风景的大写意,他们虽然看重并勤奋苦练文学、艺术作品中的技巧,但并不玩弄技巧,不故弄玄虚,他们的作品是用自己的人生完成的,应和着与时俱进的节律,涌动着心灵向上的温暖色调……”(引自刘振华老师评论)

如果说,书中所写的50位文化人物,是明灯,是绿洲,是镜子,是炭火,那李慧老师无疑是一位辛勤而又充满智慧的编导,她用心为我们呈现了这部内容深刻劲道,画面温暖流畅,光影细腻温婉的记录大片。让我们一翻开此书,便不由投入其中,以至于达到忘我境地。

读完此书,除了深深感佩诸位文化人物为文学艺术而付出的艰辛努力为追求梦想而清贫坚守的弥足珍贵的精神和毅力,以及所获成就,也由衷赞叹李慧老师扎实深厚的文学功底,细致透彻的观察能力,精准巧妙的表达能力,正如刘振华老师对这本书的评论中写到的那样:作家李慧具有步入人物精神世界游刃有余的选择能力,纯净如水、不染杂尘的天然亲和力。她写文化人物的散文达到了艺术的一定高度……

2016年2月

用心甘情愿的态度,过随遇而安的生活

 承接各种软文、硬文,影视剧本创作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