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宫藏传佛教文物概览
故宫是明清两代的皇宫,又称紫禁城,共有24位皇帝在此居住,统治天下。故宫作为人类珍贵的文化遗产,距今已有590多年的历史,以其独具特色的宫廷史迹和极为丰富的历代文物珍藏而被举世瞩目。
本文依据故宫现存的藏传佛教文物以及《大清会典》《大清实录》《大清会典事例》《清宫陈设档》、《故宫物品点查报告》等文献资料,对紫禁城内藏传佛教文物进行综合性梳理。
藏传佛教(又称西藏佛教、喇嘛教)是中国佛教的重要组成部分,十三世纪开始传入内陆,为元朝皇室所崇信。明朝亦奉行尊崇藏传佛教的政策,并一改元朝专奉萨迦派的作法,实施多封众建,受封的西藏佛教各派首领频频入贡,与宫廷往来密切。明宫内英华殿等处供有“西番佛菩萨像”,设立番经厂学习念诵西方梵文经咒。
满族在入关前,为招徕蒙古诸部,壮大实力,清代努尔哈赤便极力推崇藏传佛教。天聪八年(1634年),清代皇太极征服蒙古林丹汗部,获得元初八思巴帝师所铸嘛哈噶喇金像,皇太极特建嘛哈噶喇楼及实胜寺供奉,这是清代宫廷最早供奉的藏传佛教金铜佛像。崇德八年(1643 年),皇太极又在盛京周围按藏传佛教僧人“四塔齐,天下一”的预言,敕建了四塔四寺,即东塔永光寺、西塔延寿寺、南塔广慈寺、北塔法轮寺,全部为藏传寺院。
入关后,清朝统治者充分了解藏传佛教在蒙藏地区的重要影响,把扶植藏传佛教作为治理蒙、藏的重要国策,“兴黄教即所以安众蒙古,所系非小,故不可不保护之”,历代皇帝奉行不渝,尊崇达赖、班禅、章嘉、哲布尊丹巴等黄教领袖,给予崇高的地位,借助佛教的影响,安定蒙藏,巩固边防,维护国家统一。在清代200多年的统治历史中,五世达赖、六世班禅、十三世达赖分别进京朝觐。随着中央与西藏关系的日益密切,藏传佛教也以其博大精深的文化在清代宫廷中扎下根,逐渐成为皇室宗教信仰,成为清代宫廷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皇宫御苑中修建了大量的佛堂,供奉佛像、唐卡、佛经、法器等,“凡是西藏有的这里无所不有”。清宫的佛堂建筑、佛教文物和制度化的佛事活动构成了一个完整的藏传佛教文化体系。
康熙三十六年(1697年)设立“中正殿念经处”,简称“中正殿”。“中正殿”既是机构名,也是佛堂名,也是佛堂区名。中正殿位于内廷西北角,原名元极宝殿,明代隆庆元年(1567年)六月二十日更名为隆德殿,供奉玄教三清上帝诸神像,万历年间曾于此举行跳布札,崇祯六年(1633年)更名为中正殿。清康熙时,中正殿供奉蒙古各部进献的佛像等,经过雍正、乾隆两朝的发展,特别是乾隆朝,中正殿成为清宫藏传佛教的管理及活动中心。主管宫内喇嘛念经与办造佛像等事物。
乾隆时期则是宫廷藏传佛教发展的鼎盛时期,据《章嘉国师若必多吉传》记载:“天神大皇帝(乾隆皇帝)为了增盛佛教和众生的幸福,历年不断地修建了不可思议的众多佛殿和身语意三依所(经、像、塔)。凡是西藏有的,这里无所不有。”特别是乾隆时期所创建的佛堂及佛堂里的陈设,甚至让来京为乾隆祝寿的六世班禅大师亦大为吃惊。他曾三次进入紫禁城里的佛堂拜佛,第一次进的是梵华楼,献了头号红藏香一支,第二次进的是雨花阁,上了大香一支,第三次进的是中正殿西配殿,献哈达一条。他说道:“小曾仰承皇帝之恩,得以叩拜真佛,瞻仰胜似额斯润宫之神奇殿堂,如梦如幻。”
清宫佛堂均分布于后廷各区,按建筑形式可分为两类。
第一类为独立建筑,35处,可大致分为7个区。
1.中正殿区:包括中正殿、淡远楼、中正殿东西配殿、香云亭、宝华殿、梵宗楼、雨花阁、雨花阁东西配殿等10座建筑,以中正殿为中心的这一区域既是紫禁城内唯一一处全部由佛殿组成的建筑群,同时也是整个宫廷佛教活动的中心。
2.建福宫花园(西花园)区:慧曜楼、吉云楼、广生楼、凝辉楼、敬慎斋。
3.慈宁宫区:慈宁宫后殿(大佛堂)、后殿东西庑、英华殿。
4.慈宁花园区:慈荫楼、宝相楼、吉云楼、咸若馆、临溪亭。
5.养心殿区:养心殿东西配殿。
6.御花园区:千秋亭、澄瑞亭。
7.宁寿宫区:佛日楼、梵华楼、养和精舍、粹赏楼、抑斋、养性殿东西配殿。
第二类为建筑的一部分辟为佛堂,包括:养心殿西暖阁、养性殿西暖阁、崇敬殿东西暖阁、坤宁宫东暖阁二楼、宁寿宫东暖阁二楼、颐和轩东暖阁、寿康宫东西暖阁、惇本殿东西暖阁,共计11处。这是根据现存文物遗迹与文献记载简略的统计结果,零星分布在各宫殿内的佛龛更难以计数。
这些佛堂或集中于一区,如中正殿区;或散布于各花园内,如慈宁花园区、建福宫花园区;或与寝宫连在一起,如养心殿西暖阁仙楼、养心殿东配殿、崇敬殿东暖阁、寿康宫东暖阁。可以说无论是帝后日常起居的寝宫内,还是消闲游乐的花园中都有供佛之所。其数量之多,分布之广,占地面积之大是惊人的。这些殿堂内满供着藏传佛教佛像、唐卡、法器、佛经等,既有蒙、藏地区宗教领袖的贡品,也有清宫造办处的作品,造型别致,制作精美,材质珍贵,组成了紫禁城中一个神秘的藏传佛教世界。这些精妙绝伦的藏传佛教文物为历代皇帝所敬奉和珍藏,蕴含着丰富的历史、宗教、民族文化和艺术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