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听】《​ 峨眉山月歌​》唐代,李白

峨眉山月歌

【唐代】李白

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

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

点上方绿标即可收听主播朗读诗词

译文

半轮明月高高悬挂在峨眉山前,青衣江澄澈的水面倒映着月影。
夜间乘船出发,离开清溪直奔三峡。想你却难相见,只能依依不舍顺江去向渝州。

注释

峨眉山:在今四川峨眉县西南。
半轮秋:半圆的秋月,即上弦月或下弦月。
影:月光的影子。
平羌:即青衣江,在峨眉山东北。源出四川芦山,流经乐山汇入岷江。
夜:今夜。
发:出发。
清溪:指清溪驿,属四川犍为,在峨眉山附近。
三峡:指长江瞿塘峡、巫峡、西陵峡,今在四川、湖北两省的交界处。一说指四川乐山的犁头、背峨、平羌三峡,清溪在黎头峡的上游。
君:指峨眉山月。一说指作者的友人。
下:顺流而下。
渝州:治所在巴县,今重庆一带。

创作背景

这首诗出自《李太白全集》卷八,是李白年轻时的作品。峨眉山是蜀中大山,也是蜀地的代称。李白是蜀人,因此峨眉山月也就是故园之月。此诗是李白初离蜀地时的作品,大约作于开元十二年(724年)秋天。

赏析

此诗是作者李白于开元十三年(725)出蜀途中所作。这首诗意境明朗,语言浅近,音韵流畅。全诗意境清朗优美,风致自然天成,为李白脍炙人口的名篇之一。

诗从“峨眉山月”写起,点出了远游的时令是在秋天。“秋”字因入韵关系倒置句末。秋高气爽,月色特别明亮。以“秋”字又形容月色之美,信手拈来,自然入妙。月只“半轮”,使人联想到青山吐月的优美意境。次句“影”指月影,“入”和“流”两个动词构成连动句式,是说月影映入江水,又随江水流去。生活经验告诉我们,定位观水中月影,任凭江水怎样流,月影却是不动的。“月亮走,我也走”,只有观者顺流而下,才会看到“影入江水流”的妙境。所以此句不仅写出了月映清江的美景,同时暗点秋夜行船之事。意境空灵入妙。

次句境中有人,第三句中人已露面:他正连夜从清溪驿出发进入岷江,向三峡驶去。这位“仗剑去国,辞亲远游”的青年,乍离乡土,对故国故人不免恋恋不舍。江行见月,如见故人。然而明月毕竟不是故人,于是只能“仰头看明月,寄情千里光”了。末句“思君不见下渝州”,表达依依惜别的无限情思,可谓语短情长。

诗中连用了五个地名,构思精巧,不着痕迹,诗人依次经过的地点是:峨眉山──平羌江──清溪──三峡──渝州,诗境就这样渐次为读者展开了一幅千里蜀江行旅图。除“峨眉山月”以外,诗中几乎没有更具体的景物描写;除“思君”二字,也没有更多的抒情。然而“峨眉山月”这一集中的艺术形象贯串整个诗境,成为诗情的触媒。由它引发的意蕴相当丰富:山月与人万里相随,夜夜可见,使“思君不见”的感慨愈加深沉。明月可亲而不可近,可望而不可接,更是思友之情的象征。凡咏月处,皆抒发江行思友之情,令人陶醉。连用五个地名,精巧地点出行程,既有“仗剑去国,辞亲远游”的豪迈,也有思乡的情怀,语言流转自然,恰似“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

本来,短小的绝句在表现时空变化上容易受到限制,因此一般写法是不同时超越时空。但这首诗在时间和空间跨度上达到了驰骋自由的境地,二十八个字中出现了五个地名,共计十二个字,这在万首唐人绝句中是仅见的,人们不但不感到重复,而且认为是绝唱,其原因就在于诗境中无处不渗透着江行的经验和思友之情,无处不贯穿着山月这一具有象征意义的艺术形象它把广阔的空间和较长的时间统一起来。其次地名的处理也富有变化。“峨眉山月”、“平羌江水”是地名附加于景物,是虚用;“发清溪”、“向三峡”、“下渝州”则是实用,在句中的位置也有不同,所以读起来就觉得不着痕迹,自然入妙。

(0)

相关推荐

  • 李白辞亲远游写下一诗,短短28字,尽显浓浓思乡之情

    宋人严羽曾在<沧浪诗话>中说:"唐人好诗,多是征戍,迁谪,行旅,离别之作,往往能感动激发人意".思乡诗,便是这几类作品中,最具普遍性,也最重要,最能激发人意的一个组成部 ...

  • 247 唐诗解读——李白之 《峨眉山月歌》

    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 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 注: 平羌:平羌江,岷江的支流,又名青衣江,源出四川芦县西北. 清溪:清溪驿,在今四川犍县. 渝州:重庆. 解读: 李白第一次作别生 ...

  • 投前山读诗记·读李白:《峨眉山月歌》

    峨眉山月歌 李白 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 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 峨眉山月半轮秋.   重点在"半轮".形容明月,用"轮",如一轮明月.讲的 ...

  • 24岁的李白写首诗《峨眉山月歌》,四句用了五个地名,竟成传世名篇

    张爱玲说,出名要趁早,来的太晚,快乐也不那么痛快. 的确,很多名人伟人,都是年少成名.不过,成名并非是他们自己控制早晚,而是大部分名人伟人,都有过人的天资和独特的魅力,能够早早地在芸芸众生之间,脱颖而 ...

  • “思君不见下渝州”——李白《峨眉山月歌》能否被称为千古绝调?

    有朋友问:李白的<峨眉山月歌>为何被称为浑然天成的千秋绝调? <峨眉山月歌> 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 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 什么是"千秋绝调&q ...

  • 诗词笔记:思君不见下渝州

    今天起,看李白的诗歌. 李白,字太白.贺知章见他诗文,称他为谪仙人.其生平教科书以及网络都有,就不多介绍了,只说一点.对于李白不参加科举考试的原因,多数人认为是李白个人性格决定的,他追求个人自由,将自 ...

  • 【夜听】《​ 忆秦娥·箫声咽​》唐代,李白

    忆秦娥·箫声咽 [唐代]李白 箫声咽,秦娥梦断秦楼月. 秦楼月,年年柳色,灞陵伤别. 乐游原上清秋节,咸阳古道音尘绝. 音尘绝,西风残照,汉家陵阙. ▲ 点上方绿标即可收听主播朗读诗词 译文 玉箫的声 ...

  • 古诗词日历 | 李白《忆秦娥·箫声咽》

    ‍ ‍译文.赏析 / 严勇.音频 / 张佳 译文 玉箫之声低沉呜咽,秦娥从梦中惊醒,起身仰望秦楼的月色.秦楼的月色,照着每一年桥畔的柳色,都沾染上灞陵桥上的离别之意. 重阳佳节,登上乐游原,遥望咸阳古 ...

  • 谈《忆秦娥 箫声咽》

    谈<忆秦娥 箫声咽> 忆秦娥 箫声咽 李白 箫声咽,秦娥梦断秦楼月.秦楼月, 年年柳色,霸陵伤别. 乐游原上清秋节,咸阳古道音尘绝. 音尘绝,西风残照,汉家陵阙. 在诗坛上有诗家三李之说, ...

  • 经典宋词《忆秦娥·箫声咽》原文、翻译及赏析

    忆秦娥·箫声咽> 李白      唐代 箫声咽,秦娥梦断秦楼月.秦楼月,年年柳色,灞陵伤别. 乐游原上清秋节,咸阳古道音尘绝.音尘绝,西风残照,汉家陵阙 译文及注释 译文 玉箫的声音悲凉呜咽,秦 ...

  • 忆秦娥·箫声咽

    作品原文 忆秦娥⑴ 箫声咽(yè)⑵,秦娥梦断秦楼月⑶.秦楼月,年年柳色,灞陵伤别⑷. 乐游原上清秋节⑸,咸阳古道音尘绝⑹.音尘绝,西风残照⑺,汉家陵阙⑻. 注释译文 注释 ⑴此词上片伤别,下片伤逝. ...

  • 解读《长安十二时辰》:为什么会让丁瞳儿唱《忆秦娥·箫声咽》?

    李白一生作品无数,而词却是他很少涉及的方面,根据现有的记载,李白的词仅在<遏云集>中收录四首,<尊前集>中收录十二首,不过词虽少,却每一首词都堪称经典的传世之作,"集 ...

  • 【夜听】《白云泉》唐代,白居易

    白云泉 [唐代]白居易 天平山上白云泉,云自无心水自闲. 何必奔冲山下去,更添波浪向人间! ▲ 点上方绿标即可收听主播朗读诗词 译文 天平山腰泠泠流淌着白云泉,天上白云自在舒卷,泉水自流悠闲. 白云泉 ...

  • 【夜听】《客至》唐代,杜甫

    客至 [唐代]杜甫 舍南舍北皆春水,但见群鸥日日来. 花径不曾缘客扫,蓬门今始为君开. 盘飧市远无兼味,樽酒家贫只旧醅. 肯与邻翁相对饮,隔篱呼取尽馀杯. ▲ 点上方绿标即可收听主播朗读诗词 译文 草 ...

  • 【夜听】《遣怀》 唐代,杜牧

    遣怀 [唐代]杜牧 落魄江湖载酒行,楚腰纤细掌中轻. 十年一觉扬州梦,赢得青楼薄幸名. ▲ 点上方绿标即可收听主播朗读诗词 译文 想当年,困顿江湖饮酒作乐放纵而行,专爱那纤细的腰身能在掌中起舞,婀娜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