湿气——入心猝死,入脾阳痿,入筋发麻,怎么除湿才有效?
今天,我们要给大家聊的是湿气,相信很多人都知道,甚至自己本身就以湿身,也都知道湿气能够引起食欲不振,或者是便溏、纳呆,以及身体困重、身体浮肿,另外还会出现恶心、呕吐、口苦以及小便短黄或者是小便短少,但是还有些你不知道的,今天就和大家聊聊,湿气入心、入脾和入筋所带来的不同表现。
第一个,湿气入心,猝死
猝死这件事情,很少有人和湿气联系在一起。实际上,两者之间有关系。我们知道,猝死者,有相当一部分属于心源性猝死。心源性猝死的基本病理,就是冠状动脉硬化。冠状动脉硬化的形成,和痰湿就有关系了。
简单说,如果我们过食肥甘厚味,贪杯好饮,就容易痰湿郁滞。痰湿如果盘踞于心胸部位,使得胸阳阻痹,就会形成冠状动脉硬化性心脏病,即冠心病。中医里面痰湿,在现代医学语境下的表现形式之一,就是高血脂,以及在粥样硬化影响下血管的狭窄。而这种血管的狭窄,以及在此基础上可能形成的斑块破裂、栓子堵塞血管等等,就是猝死的直接诱因。
湿气入心而容易诱发猝死、冠心病的人,有一些明显特征 ,这就是肢体往往沉重,形体比较肥胖,舌体胖大,而且舌边有齿痕。舌苔浊腻。
那么,这种状态下,应该如何调治呢?经典的方法,药用八味,这就是瓜蒌皮、薤白、半夏、陈胆星、天竺黄、石菖蒲、郁金、制甘松。这里面的瓜蒌皮,可以导痰下行。这里的薤白,可以宽胸下气。两者搭配,是调治痰浊淤阻胸脉的常用配伍。半夏能化痰,胆星和天竺黄能清热涤痰,三者帮助瓜蒌皮和薤白涤痰行气。还有石菖蒲开窍,郁金和甘松来理气,全方大功告成。
第二个,湿气入脾,阳痿
痰湿如果困脾,和阳痿之间有什么关系呢?有的。如果说一个人,过嗜肥甘厚味,久而久之,脾虚不能运化水湿。水湿之邪困阻于脾,则加剧了脾虚。于是,如此恶性循环,使得湿邪越来越严重,久而化热,形成湿热。湿热入络,阻遏真阳,使得真阳之气难以发露,于是就形成阳痿。另外,湿热之邪循肝经下注于前阴,浸淫宗筋,同时肝经气血无法顺利汇聚于外肾,则阳痿势重。因此,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湿气入脾,可以说是阳痿的“前期阶段”。
这类的阳痿患者,有特别之处,这就是舌面淡红,舌苔黄腻,小便赤涩而肢体困倦,往往伴随阴囊潮湿和口苦。这样的患者,是为数不少的。
当此际,如何调治?中医经典的方法,药用龙胆草、柴胡、黄芩、栀子、木通、车前子、泽泻、生地、当归。其中的龙胆草、山栀子和黄芩能清泻肝火,柴胡可以调达肝气,生地黄和当归可以养血活血,车前子、木通、泽泻可以利水,令湿热随小便而去。如此大功告成。
第三个,湿气入筋,发麻。
正如开篇所言,湿气这个东西,随处可发。痰湿如果浸淫到筋脉之中,阻滞气血运行,血液停止化瘀,痰瘀互结,作梗于皮肤筋肉之间,这就形成了肢体麻木。这种麻木,是痰湿和淤血一起发作引起的。所以,患者往往有淤血的一些症候,比如舌质暗,有瘀斑,或者舌面发紫。由于痰湿为阴邪,所以麻木在入夜时分比较严重,皮肤粗糙,触觉不灵敏。
另外,湿邪往往和其他病邪一起狼狈为奸,形成寒湿阻痹、湿热浸淫、脾虚湿盛等多种和湿邪有关的麻木症候。这要是细说起来,就更加纷繁复杂了。
那么,这个时候,如何应对呢?以痰瘀阻滞为例,一般经典的方药,是桃仁、红花、当归、川芎、清半夏、茯苓、赤芍、白芥子、竹沥、海浮石、姜汁。这里面,半夏、茯苓、白芥子、竹沥、海浮石和姜汁能化痰,桃仁、红花、赤芍、当归和川芎可以活血。化解痰浊和淤血的意图,用此等方案可以实现。
总之,湿气入心猝死;湿气入脾阳痿;湿气入筋发麻。对于日常生活中的很多问题,痰湿往往难辞其咎。对此,我们应该有清醒的认识。
文中所列的用药方案,药量未标明。看官如果要借鉴,可以咨询中医师仔细定夺,不可不经辨证而贸然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