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岁小伙与女友分手后一蹶不振,父母不得已将他“捆”到医院!这种病高发于青壮年、春季最易发

“这是一个很让人悲伤的事情,也就是在2021年初,他因为无法控制自己的身体,被强制性带进了精神病医院,这很让人难过。”

3月12日凌晨,37岁歌手 约瑟翰·庞麦郎 (真名庞明涛)的经纪人白晓在庞麦郎个人认证社交账号上发布一段视频称,庞麦郎因饱受 精神分裂症 的折磨,目前已经被强制性送至精神病医院接受治疗。2014年,一首《我的滑板鞋》曾让他火遍网络。

2016年1月16日,庞麦郎在杭州一家酒吧举办了他的第一场演唱会。首席记者 陈中秋 摄

据报道,庞麦郎因患严重的精神分裂症,曾发病殴打父母,被强制送进精神病院。

难以控制自己、发病殴打父母,这到底是一种什么样的疾病?

精神分裂症高发于青壮年

1/3的病人经治疗可回归社会

“这位歌手的具体病例我没有看到,但根据新闻描述,他很可能是受精神症状的影响,对于父母有所猜疑,如怀疑父母对他有所不良的举动,实际上这个是不符合常人正常思维模式的,是所谓的妄想症状,往往伴随行为异常,出现伤害他人或伤害自己的行为。”

杭州市第七人民医院 党委委员、医务部主任陈艳波主任医师介绍,精神分裂症,它是思维、情感、意志、行为混乱的一组精神类疾病。目前研究发现,精神分裂症,不单纯是功能性障碍,还是一个器质性障碍,也就是说,除了行为举止异常外,患者脑内的神经递质、神经结构也发生了改变。

陈艳波介绍,精神分裂症,在临床上治疗有三个1/3一说。

经过治疗以后,1/3的病人精神分裂症病人可以正常回归到社会,但需要3~5年的一个维持期;1/3的病人经过治疗,仍病情恶化,走向衰退和精神残疾;还有1/3的病人经过治疗以后,病情比较稳定,但很容易复发。

“另外,精神分裂症的高发人群是20-40岁的青壮年,因此给家庭、周围环境带来严重的影响与各种负担。”陈艳波说。

具体发病原因尚不明确

基因与环境的交互作用影响最大

浙江 省立同德医院 精神卫生科刘兰英主任医师介绍,精神分裂症是一种重性精神病,是属于纳入社区管理的病种。该病的发病率在千分之七左右。另外,精神分裂症被认为是一种综合征,也就是说,它可能会包括一系列相关的、由不同原因导致的相同症状的功能失调。

目前,精神分裂症的具体发病原因尚不明确。但在医学界比较认可的是,导致疾病的发生很可能不止一个原因,且基因与环境的交互作用可能对此影响最大。

在所有的精神疾病中,精神分裂症与遗传的关系最紧密。

精神分裂症家系调查结果显示,双亲中有一人患病,子女患病的风险为17%;双亲都患病,子女患病的风险为46%。”刘兰英介绍。

25岁小伙与女友分手后一蹶不振

女友说和同事说几句话他都怀疑

两位医生都提到,

精神分裂症病人在发病前有前兆,但病情初始迹象很容易被忽视,如微妙的性格变化,易怒,或者大脑逐渐被奇怪的想法侵蚀。

而在临床中,多数患者通常都在精神病发作之后才来就诊。

前不久,刘兰英在门诊中遇到了一位患者,是由五六个亲戚“五花大绑”带着来的。一进诊间,他的母亲就开始掉眼泪了,“我们真的想不到,他竟然是生病了。”

患者小李(化名),男性,二十五六岁。事情得从三个月前说起,当时,小李与交往一年多的女朋友分了手,他就一蹶不振,变得不愿意出门,上班也三天两头请假,睡眠也越来越差。整天在家里,蓬头垢面的。

父母与他住在一起,很心疼他,想着孩子重感情,需要时间走出来,他们还帮着去见了见儿子的女朋友,看看有没有挽回的余地。

“我和他分手,是因为他这个人很怪。”儿子女朋友告诉二老,刚与小李在一起时,两人感情确实很好,小李也很会照顾人。

但就在前段时间,他变得越来越奇怪,自己与其他同事稍微多说几句话,他就觉得那个男同事是对她不怀好意,还总是逼问“你们是不是已经勾搭上了”“你是不是做了对不起我的事”“是不是想跟我分手”,非常敏感,很难沟通。

听完儿子女朋友的一番话,二老仍是半信半疑,小年轻闹情绪也可能是有的,可是接下来,儿子的情况却越发不正常了。

小李整天呆在家里,有时楼上的小孩跑动发出了些声音,他却觉得是楼上故意在整他,不让他休息。后来的几天,他还说楼上的人在监听他,自己说的话都被楼上的人知道了。

父母自然是不信的,他们去楼上协商,请邻居体谅,跑动的声音尽量小声一点。但小李却半夜跑到人家家门口去敲门,还嚷嚷着“就是你们在说我坏话”。父母使尽全力把他带回了家,他却仍是不消停,认为是父母与邻居串通,对父母拳脚相向。

有一天,小李突然不见了,过了半天,

接到了儿子女朋友的电话,说小李一直在跟踪她,她很害怕。

这下,二老终于意识到了问题,他们叫来亲戚朋友,一起将他“捆”到了医院。

“妄想、幻觉,思维和运动障碍,这些被称作阳性症状,这些症状会发生在精神分裂症患者身上,但不会发生在健康人群身上。在幻觉的支配下,有些人可能会在冲动下做出伤害自己或者他人的行为。”刘兰英提到,但并不是所有患者都会有妄想症状,也有一部分病人的症状以心智上的改变为主,他们整天很少说话,不与人交流,个性非常孤僻。

女子努力坚持药物治疗了6年

疾病10多年没有复发 已为人母

陈艳波谈到,精神分裂症虽然是严重的精神疾病,但是通过及时发现、早期干预、规范治疗、定期复查等手段,可以很好地控制病情,减少恶性事件发生。

陈艳波在临床中也遇到过不少患者,在长期、持续的正确规范治疗下,十几年来没有复发过。

患者刘女士(化名)第一次来就诊,就给陈艳波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那是2005年初,由于发病时没有家人在身边,是公司同事送来的医院。

那年刘女士24岁,大学毕业后,她顺利入职一家公司。做事认真仔细的她,在工作中总能受到同事及客户的好评。

可突然有一天,同事们却发现,她的行为举止越来越异常。她在工作期间,竟然把卫生间里冲水的水箱给拆了,水弄得满地都是,而她还在一旁不断地说:“这水有问题,我看到水里有蛇。”

除此外,与她对接工作,思维很混乱,常常答非所问,差点因此耽误了客户的事;原本非常要好的同事,约她下班去家里做客,她不愿去,还觉得这个同事是想拐她回家,趁机迫害她。公司的同事比较热心,在了解到可能是精神疾病后,他们陪同刘女士到杭州市第七人民医院就诊,最后考虑精神分裂症收治入院。

通过近一个月的住院治疗,包括抗精神病药治疗、心理治疗、康复治疗等,到出院时,她的精神症状基本缓解了,也能认识到之前的那些事都是自己的幻觉。在家稍作休息后,通过医院评估,她回到了公司上班。

“当时公司有顾虑,家属也有担忧,因为她原本的工作是经常需要和客户面对面沟通的,最后综合考虑,公司先让她负责做一些保障工作,后来观察了一年多,也定期在我们这里做评估,病情很稳定,她也回到了原本的岗位上。”

陈艳波说,十多年间,她坚持药物维护了6年,后来停药了仍每年来医院复查一次。“如今,她工作上升为主管了,也已为人母,女儿都要上初中了。”

最怕的是患者或家属自行停药

停药多数都熬不过半年又会复发

“可惜的是,不少患者因为没有维持规范的治疗,擅自停药,没有正确认识疾病,导致复发。”陈艳波说,很多在医院反复住院的老病人都是这种情况,经过治疗后,精神情况改善,就擅自停药了。

起初停药的几个月,感觉还可以,但多数都熬不过半年,就又复发入院了。

“而且,往往发作一次,病情就会严重一次;发作一次,社会功能会下降一次。因此,复发后的康复情况,大都不如从前。”

刘兰英对此也深有体会:“我们医生最担忧的就是患者或家属自行停药。”她说,患者在发病期,不认为自己生病,会出现藏药、拒绝服药的行为;而家属,尤其是一些父母,因为病耻感,一方面很难接受自己的孩子得了精神分裂症;另一方面,也很难接受孩子长期吃抗精神病药。“抗精神病药有毒”“吃多了会成瘾”,临床中,总遇到抱着这些想法的家长们,直至患者病情反复,“三进宫”才真正意识到了问题。“事实上,很多药物的不良反应是可逆的。”刘兰英说,精神类药物一定要遵医嘱服用。

陈艳波也介绍,随着抗精神病药物更新换代,发展到今日,药物的副作用越来越小,效果在不断提升。除了药物治疗,辅助治疗还包括心理咨询、物理治疗等,如物理治疗中有无抽搐电休克疗法。因此,患者的依从性较10多年前也大大提升了。

精神疾病患者病情春季达到高峰

睡眠问题可能是心理疾病的信号

民间有个说法:“菜花黄,痴子忙”,说的是油菜花飘香的春天,精神疾病患者病情会达到高峰,出现忙乱、亢奋甚至躁狂表现。

“春季是尤其容易导致精神疾病发作的一个季节。”陈艳波说,春季气候多变,随着白天延长,夜晚逐步缩短,空气里的电离程度非常高,而此时人体内的内分泌激素、神经递质都会发生相应的一些变化,褪黑激素合成增加,人们情绪高涨、兴奋;春季身体新陈代谢加快,药物排泄加快,药物浓度降低,从而诱发精神症状的出现。

“这个季节,针对首发的病人,要有规律地作息,保证良好的心态;对有病史的患者,要严格管理,定期复查。”陈艳波建议,对于疑似人群,家属可对其睡眠、情绪、行为变化、言谈举止等方面重点观察。

浙江省立同德医院精神卫生科刘兰英主任医师也建议,仍在服药阶段的患者要及时监测睡眠,若睡眠出现问题,可能是病情复发的一个信号。“一旦病情出现苗头,一定要及时就医,严重的要住院治疗。”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