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成语》第15集 成语天下。亦可用来备战成语飞花令:)

苏轼,不止被誉为词圣、诗神、苏仙,也是后人钦佩的成语大咖。

......................

G(部分):盖世之才、高处不胜寒、刚褊自用

H(部分):黄杨厄闰、灰飞烟灭、豪夺巧取

......................

【成语】: 盖世之才

【解释】: 盖世:压倒当世,超出世上所有的;才:才能。形容超出当代、无与伦比的才能。

【出处一】: 宋·苏轼《留侯论》:“子房以盖世之才,不为伊尹、太公之谋,而特出于荆轲、聂政之计,以侥幸于不死,此圯上老人所为深惜者也。”

【出处二】:

唐·房玄龄等《晋书》-卷一百二十二·载记第二十二/武英殿本

府君岂可以盖世之才,而立忠于垂亡之世.男成等既唱大义,欲屈府君抚临鄙州,使涂炭之余蒙来苏之惠。”

房玄龄(579年—648年8月18日),名乔,字玄龄,齐州临淄县(今山东省济南市章丘区)人。唐朝初年名相、政治家、史学家,隋朝泾阳令房彦谦之子。

执政期间,房玄龄善于谋略,杜如晦处事果断,并称“房谋杜断”,成为良相典范,累迁尚书左仆射、司空,受封梁国公,名列凌烟阁二十四功臣。

贞观二十二年(648年),病逝,追赠太尉,谥号文昭,配享太宗庙廷,陪葬昭陵。

......................

出题:苏轼与房玄龄,哪位更早写出“盖世之才”?

答案:房玄龄

......................

【成语】: 高处不胜寒

【解释】: 胜:承受,经得起。站在高处经不起风寒。比喻人身居高位感觉到孤单寂寞。

【出处】: 宋·苏轼《水调歌头·丙辰中秋兼怀子由》词:“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

【成语】: 刚褊自用

【拼音】: gāng biǎn zì yòng

【解释】: 褊:器量狭小。独断固执,自以为是。

【出处一】: 宋·苏轼《提举玉局观谢表》:“伏念臣才不逮人,性多忤物,刚褊自用,可谓小忠;猖狂妄行,乃蹈大难。”

【出处二】:

【成语】: 刚愎自用

【拼音】: gāng bì zì yòng

【解释】: 愎:任性;刚愎:强硬固执;自用:自以为是。十分固执自信,不考虑别人的意见。

【出处】: 《左传·宣公十二年》:“其佐先穀,刚愎不仁,未肯用命。”《尚书·仲虺之诰》:“好问则裕,自用则小。”

......................

【成语】: 黄杨厄闰

【解释】: 黄杨:树木名;厄:困苦;闰:闰年。旧时传说,黄杨木难长,遇到闰年,非但不长,反而会缩短。比喻境遇困难。

【出处】: 宋·苏轼《监洞霄宫俞康直郎中所居四咏》:“园中草木春无数,只有黄杨厄闰年。”

......................

【成语】: 灰飞烟灭

【解释】: 比喻事物消失净尽。

【出处】: 宋·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词:“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

【成语】: 豪夺巧取

【解释】: 豪夺:强抢;巧取:软骗。旧时形容达官富豪谋取他人财物的手段。现指用各种方法谋取财物。

【出处一】: 宋·苏轼《次韵米黻二王书跋尾》:“巧偷豪夺古来有,一笑谁似痴虎头。”

......................

【出处二】:

汪功父聘石友 宋朝·王柏,【生卒】:1197—1274

巧取豪夺俱不敢,聘以厚礼强委禽。

......................

【出处三】:

宋·周必大《文忠集》-卷一百四/四库全书本

今平居一切听郡守之所为,闻其小有盈余,又为豪夺巧取之计,一遇生事,亟劾守臣以自解。

......................

周必大(1126年8月15日-1204年10月25日),字子充,一字洪道,自号平园老叟。吉州庐陵人(今江西省吉安县永和镇周家村)。南宋政治家、文学家,“庐陵四忠”之一。庐陵四忠=欧阳修、杨邦乂、胡铨、周必大。

......................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