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透”在身体球形结构中的重要

太极两仪堂

16篇原创内容
公众号
老辈人说打太极拳有三种境界,第一步是全身都在水中。很多人都从克服水的阻力上去体会,这是不对的。站浑圆桩,两条胳臂始终松不下来,就达不到目的。薛颠说浑圆桩站成了,两条胳臂不用劲,一搭手人就离地了,可能很多人觉得是胳臂练出劲了的缘故。真的如此吗?内家的用劲与人后天的用力习惯是相反的。
人在水中的体会,一是真正的放松,二是肩膀的漂浮,三是内外的鼓荡。谁都有泡澡堂子的经验,人在水里站立着,骨头架子还是立着的,但周身肌肉浑不用力,那个就是最放松的状态。打拳肯定不能完全一样,但在内开外合要求下的周身松张,肌肉就要在那个状态。平日里行走坐卧都要如是体验,才能逐渐得窍。
人立在水里,左右伸开肩膀,这是水的浮力会让你的肩膀呈现漂浮状态,肩膀头子以及胳臂都不用力了,这个就是真正武当太极拳的要求。站浑圆桩也是如此。一开始要有站在水里的意念,两个肩膀漂浮起来了,这个路子才对。这些年看得最多的,就是玩太极推手变成摔跤顶牛,不能说没工夫,但绝对不是太极拳的。

练拳最重要的一点是上虚下实,所以入门规矩很重要。对于内家拳,不提倡自学,不提倡硬练,这些都容易练出毛病来。不看广告要看疗效,学拳要看老师的健康情况、人品素质,能不能打倒在其次。人身体上很多毛病,都处在虚实不清上。普通人生活习惯不好容易引发疾病,练拳不对路更容易得病,千万要谨慎。

气血当能入骨,否则无以洗髓易骨。不能洗髓易骨者,后天之功用,只能健身耳。气血入骨者,全在腹内松静,待两肩一松,气血自不期然而入丹田,全在神气使然,而非做作用意。水火既济,日增一纸,收髓满骨硬之功。轻利者,一心虚灵故。松开肩胯,下登上顶,纯以神意,将根骨逆缩收于丹田,心灵则身灵也。
郑曼青的“陆地游泳”,是对全身于水中的又一种诠释,少了一份沉重,多了一份轻灵。如果于陆地游泳中,逐渐地体会到空气的质量,以及如在水中的浮力,大约就能入港了。身体的各部分都极尽舒展,好像游泳一样,在空气中漂游,是很妙的感受。当身体的肌肤与空气发生这种微妙的接触时,气血就旺盛了起来。

身法之轻灵不外乎于“提”,且能提得起来。提则必下,故任督须时时畅通。提有回路就不是病,否则气留于脑,易患上实下虚之病。拳法进阶,与修道类同,没明白人接引,容易走岔路。故寻常人求身心愉悦、健康,止步于此足矣,一生受用不尽。再向前则无穷凶险.

很多老百姓都练太极拳,练十多年,该得大病还是得,这是没练对,真练成体操了。你要说一点效果没有也不对,只要能练到出汗,也能提高免疫力,但是和西方体育的东西没区别。道者反之动,太极拳不是那么练的。我们不光要越练越年轻,而且自己不小心得了病,还能自己给自己治病,这才是练内家拳的。

拳架子谁都可以学会,但拳法本质内涵就不是谁都可以领悟的了。一旦你领悟了,就可以把自己的拳改了,效果就会立竿见影。我不止一次说过,太极拳只要身一动气血就动,其实还说浅了,只要心一动气血就动,才是对的。练拳不修心,练来练去都是摆设。气血不发动,练来练去把关节都磨损了。这话能点醒人吗?

内家拳之进阶,乃化散为整。常人之用力均是局部,胳臂是胳臂,腿是腿。我等须换劲,即改变用劲方式,从局部改为整体。有了整,以后的路才对。找不到整,终无头绪。所谓整,即各家所称之浑圆劲、球劲、倗劲,无非此意。整了之后,才有大龙,才有尾椎,从局部之力转变为周身整体的球形结构共同作用。

传统武术与现代搏击之根本区别就是整或不整。我们以整体发力,并通过气血筋骨膜的改造不断深化之,从而克服先天条件之局限。49年以前之名宿,坯子大者有之,坯子小者亦有之,如孙禄堂、李书文皆瘦小之人,李书文身高尚不到1米6。练搏击者如果找到整体发力,就会陡然上一个台阶,同级别内所向披靡。

练搏击到一定阶段不能进步的,最好找明白人练练太极拳或形意拳,找到了整,也即找到“根劲”,面貌就会焕然一新。太极拳之倗劲是基本劲,其实就是身体球形桁架结构中的拱形作用,在身体松张的基础上,无论对方如何来力,都会透过拱形结构传导至脚下,同时反作用力上来返还对方,我只稍加力对方即出去。
练太极拳要从单式开始练,就是把每一式的整找清楚,再把它连接起来,这个整不会有丝毫变形,即前辈讲的“架子不倒”。练时架子不能错,用的时候架子不能倒,这个架子就是整。练内家拳的没有架子,是不可想象的。练时如有人,用时若无人。练拳时要会做戏,这个架子要经受考验,用的时候只是对景而已。
文章转自网络,旨在分享,欢迎拳友留言交流
(0)

相关推荐

  • 练拳莫主动,功至无息法自修

    疗金句 阴在内,阳之守也:阳在外,阴之使也. --<黄帝内经> 练太极拳叫打太极拳,也称为盘拳.初学太极拳的爱好者,由于对拳的特性学习认识不足,理解不够,太注重"练". ...

  • 分清骨肉,练的才是太极拳

    狮子按:网名南乡子的拳友很痴迷太极拳,从第一次在阳澄湖参加我的猫步班开始,一课不拉地参加了我所有的课程.武式拳线下课,也是从广州到武夷山,连着参加了3次.南乡子话不多,每次都是静静地练,这次武夷山线下 ...

  • ​[辰武解惑]什么是太极拳的用意不用力?

    什么是太极拳的用意不用力 在现今的太极拳练习中,有很多拳友都对用意不用力产生了质疑,也有相当一部分人认为不用力是不可能的,又有一部分人认为不用力只用意才能练出太极内劲的功夫. 练习太极拳的拳友对杨澄甫 ...

  • 太极拳架子的高低与膝盖的关系

    很多人,包括医生都认为太极拳站得越高,承重越轻,越不伤膝盖,可我却认为他们这种认识是错误的,是片面考虑问题,在现实中也不这样. 我认为对膝盖最好的架子是四平马.这种架子的高低正好,不高不矮,不但不伤膝 ...

  • 棚劲就是身体球形结构中的拱形作用

    老辈人说打太极拳有三种境界,第一步是全身都在水中.很多人都从克服水的阻力上去体会,这是不对的.站浑圆桩,两条胳臂始终松不下来,就达不到目的.薛颠说浑圆桩站成了,两条胳臂不用劲,一搭手人就离地了,可能很 ...

  • 太极拳一个小窍门 就让你找准松透的感觉

    太极拳最大的奥秘就是松.但,这一个松字,难倒了多少英雄好汉! 所以,很多人说,太极拳是聪明人练的拳.要把太极拳打好,不仅要勤学苦练,更要善于体悟.太极之境,一层有一层的风景,善于体悟者,会沿阶而上,层 ...

  • 太极拳松透身心的六大步骤

    太极拳界对松透身心有深刻认识,杨澄浦先生说:"一个松字,最为难能."吴图南在20世纪40年代,还曾专门写过了一篇"松功论"的文章.当代太极拳明家王壮弘老师,则以 ...

  • 学会这招,让你进入“松透了”的境界

    太极拳最大的奥秘就是松.但,这一个松字,难倒了多少英雄好汉!所以,很多人说,太极拳是聪明人练的拳.要把太极拳打好,不仅要勤学苦练,更要善于体悟.太极之境,一层有一层的风景,善于体悟者,会沿阶而上,层层 ...

  • #太极拳#两胯有一个规律,松左胯身体就会...

    #太极拳#两胯有一个规律,松左胯身体就会向左转,松右胯身体就会向右转,这个规律和虚实没有关系,和步型没有关系,这是两胯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特性,不管你是前后的弓箭步.还是左右的平步.虚实步,也无论你重心是 ...

  • 松透身心:步步深入,层层递进

    松的内容有两个: 其一,松身,就是松透周身上下内外,打开.畅通人体的所有关窍要道,使气血运布周身"不稍滞",老前辈称之为通透周身.通透度好: 其二,松心,就是调整内心,使之不慌乱. ...

  • 传统武术很少有人知道的秘密练到身上的人更少(放松一定要松到脚下身体的重量一定会传到脚下去的松了之后必然带来沉)

    https://m.toutiao.com/is/er2HbUm/ 放松一定要松到脚下,真的能松下来,身体的重量一定会传到脚下去的,松了之后必然带来沉.腿部会承受很大的身体重量,腿的承重程度实际上就是 ...

  • 为何杨澄甫、吴图南等名家强调“松”字?太极拳松透身心:步步深入,层层递进

    太极拳界对松透身心有深刻认识,杨澄甫先生说:"一个松字,最为难能."吴图南在20世纪40年代,还曾专门写过了一篇"松功论"的文章.当代太极拳明家王壮弘老师,则以 ...

  • 正畸脊柱、松透筋骨 | 五禽戏之鹤戏-「探身滑翔展翅正脊」

    我们按照自己的理解,给大家演示一下五禽戏的动作,班门弄斧,请大家指正. 鹤戏的招式多模仿仙鹤单脚独立于水中,做动作时尽量达到全身松透,松而不懈. 今天给大家演示的是:五禽戏之鹤戏「探身滑翔展翅正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