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匮悬解》卷三——中风历节

金匮悬解卷三

外感杂病

中风历节九章

1 中风历节之病,皆内伤湿寒而外伤寒闭也。师言外感“风”邪,此风即是寒之义也。

本气之虚,风泄腠理,皮毛窍开,汗出入水,血脉内空,水注筋骨,则病历节。

本气之虚,表虚寒闭,因湿寒之内盛,风虚不能外泄表寒,汗不出则湿不泄,风湿之邪,而内侵脏腑,浸淫经络,则病中风。中风历节之病,终是正气不足,内伤湿寒也,外感风寒,表虚郁闭者,只是诱发之因也。

盖中风之家,阳虚水寒湿盛,脏腑俱虚,风湿寒三阴之邪俱盛,浸淫脏腑经络,故外寒一闭,不能外泄,风即内中,故上下表里,无处不伤,手足皆病。历节之家,也是内虚,中上二焦,犹可支持,寒湿独甚于下,故一感外寒之闭,湿寒亲下,流注关节,则历节病也。

  中风之病,仲景未尝立法,然苓桂术甘、茯苓四逆、八味肾气之方,皆中风必须之法。即有上热烦躁之证,而中下湿寒,则无不悉同。上部稍清,即宜大用温燥,不可久服阴药也。

2 本篇,《金匮》杂病之中风与《伤寒》太阳外感之中风,同样是中风,先说一下二者的理论区别,以助理解;

《伤寒》太阳中风;太阳伤寒,寒伤皮毛,闭其营血,营性发散,郁而生风,则外泄皮毛之表寒,故见发热汗出,是为太阳中风;此就是俗称的风寒感冒之病,言中风者,是区别于伤寒。太阳经总统营卫,伤营与伤卫之不同,就有营伤之中风与卫伤之寒闭。太阳病,有中风与伤寒之分纲,有中风与伤寒之别。故此中风,是感冒之义。

《金匮》本卷中风;杂病之中风,就是内伤里虚,肾寒脾湿,木气郁陷,肝风之盛,因表阳伤寒,则阴盛而厥,风不外泄表寒,而内中伤人也。此病就是俗称的老年中风病,半身不遂,或偏瘫之病。木气为风,木生于水而长于土,阳虚则水寒土湿,木气生长不遂,则郁陷生风,风泄其皮毛,汗出表虚,则易感外寒,寒闭皮毛,风不外泄而内中也。皮毛不开,则湿不外泄,而内侵脏腑关节也。虽有外寒之闭,终是内伤里虚,本气之衰,而风中于内也,此是为内伤里虚,杂病之中风病。杂病中风,本寒为主因,外寒为客因,诱因。

《伤寒》伤寒有五论;太阳皮毛,伤天之外寒;少阴肾脏,伤人之内寒,寒有内外之别也。而中风者,无论外寒病中风与内寒杂病之中风,风皆是内风,没有外风,故黄师解,中风历节之病,皆内伤湿寒而外感风邪,余解此“风邪”为外寒也,也就是诱发之因。从“风”延伸至“湿”,湿也为里邪,不为外邪,里虚内寒,则脾虚生湿,内生湿邪,而非外湿之邪伤;汗出则湿泄有路,汗出寒闭,湿不外泄则流关节而侵经络也;寒有内外,湿皆内湿,没有外湿。湿为土气,脾病必湿,水寒则土湿,木贼则土湿,故湿不为外邪。伤内外之寒,而病风湿历节之杂病,故先之经典名著,名曰《伤寒杂病论》。人之病,皆是风湿寒盛,三阴之邪,在加外感伤寒,故前人有论,十人病九伤寒也。

3 中风之病,湿寒风盛,又感外寒之闭,风不外泄,而中于内也。此中风者,因寒外闭,风湿寒,三阴之邪中于内也。虽有外寒,终是本气之阳虚,三阴之邪盛。虽有外寒之闭,但此中风杂病,不是胜麻黄发表,此当温燥水土,以泻湿寒,培土疏木,阳回之风,自能外泄表寒也。外寒终是客因,不会寒实,误用麻黄则汗出亡阳,是为虚其虚也。(厥阴篇,厥热往来,也没用麻黄解表,又如,人虚而阳陷,也是畏寒,岂能用麻黄)

  里有湿寒,贼风外泄而汗出,汗出则湿有泄路,毛孔开张,稍有外寒感郁即窍闭,风不能外泄则伤于内也,风能外泄,则表阳虚也,风泄窍开则又易感外寒也,内外之寒,风湿之邪,相辅相乘。

论;正气内存,邪不可干,微外寒者,可以忽略外寒,有桂枝通经解肌则已,中风之病,桂枝是为必用之药。因内寒里虚,又有阳陷也,阳陷不能外达,木陷则风中于内。用不用麻黄,临证而论也。内伤杂病中风,大多用不到麻黄。因外寒伤表阳,而里阴盛病中风,外寒终是诱发之因,病本终是里虚,风湿寒盛。

  中风之病,是有外寒,但是轻微,大多可以忽略,外寒只是打破表阳与里阴平衡最后的法码与诱因。此如厥阴病,伤寒而发厥或发热,后厥热往复,阴阳之偏,唯厥热相平则病愈。此在内伤中风,终是本虚,终是水寒土湿而风动,以内寒土湿风盛为主。

4 中风定义;里虚之湿寒,木陷之风泄与太阳之寒闭,同时感伤也,是为中风也。里虚之风不能外发微寒之闭,则风湿寒邪,内伤而内中也。

苓桂术甘,泻湿燥土,培木之根;茯苓四逆,温燥水土,培木之根;八味丸,温燥水土,培木之根,滋风木之枯,熄风润燥之方。中风,有水寒土湿之阴风,因感外寒外闭,而里虚内中也(即本条,总因里虚)。还有木枯之风,血瘀等风气独盛,皆是木气之盛也。真武汤,附子汤,当归四逆加吴茱萸生姜汤,桂枝汤,建中汤,皆是中风之方。一定懂风之来路,风之道理。

(0)

相关推荐

  • 《伤寒说意》:风寒,客邪也,病则不关于客...

    <伤寒说意>:风寒,客邪也,病则不关于客气,而视乎人身之主气.主气偏阳,则阳郁为热而腑,主气偏阴,则阴郁为寒而入脏,无非主气为之也.其始感也,风寒之里束在表,迁延日久,入阳明而传三阴,则皆 ...

  • 倪海厦博士讲金匮 中风历节病脉证并治第五

    中风历节病脉证并治第五 好,今天我们开始介绍第五篇......中风还有历节(<中风历节病脉并治第五>) 这一篇呢就是专门在谈怎么样去预防中风,怎么样治疗中风,什么样的人会得到中风,那诸位了 ...

  • 《金匮悬解》——历节病理

    历节六章 历节之病,本气之虚,风泄皮毛,腠理窍开,血脉内空,风湿寒邪,由腠理而入血脉,流关节而伤筋骨.历节之病,即现代关节炎痛风之类证.此与下卷湿病十一条也.风湿相抟,骨节疼烦,极为相近.注意区别,历 ...

  • 《金匮悬解》卷三——中风,卒厥,瘾疹

    中风二 寸口脉浮而紧,紧则为寒,浮则为虚,寒虚相抟,邪在皮肤.浮者血虚,络脉空虚,贼邪不泄,或左或右,邪气反缓,正气即急,正气引邪,(涡)僻不遂.邪在于络,肌肤不仁,邪在于经,即重不胜,邪入于腑,即不 ...

  • 《金匮悬解》历节——痛风,关节炎

    历节六章 历节之病,本气之虚,风泄皮毛,腠理窍开,血脉内空,风湿寒邪,由腠理而入血脉,流关节而伤筋骨.历节之病,即现代关节炎痛风之类证.此与下卷湿病十一条也.风湿相抟,骨节疼烦,极为相近.注意区别,历 ...

  • 《金匮悬解》卷十五——肺痿,肺痈,咳嗽上气

    金匮悬解卷十五 内伤杂病 肺痿肺痈咳嗽上气十三章 肺痿.肺痈者,咳嗽上气之标,咳嗽上气者,肺痿.肺痈之本.肺痿之病,内亡津液而伤火燥,肺痈之病,外感风邪而伤湿热.溯其原委,即咳嗽上气之积渐而成者,而咳 ...

  • 《金匮悬解》复解肺痈提纲,并附红楼医案

    肺痈二 问曰:病咳逆,脉之何以知其为肺痈?当有血脓,吐之则死.其脉何类?师曰:寸口脉微而数,微则为风,数则为热,微则汗出,数则恶寒.风中于卫,呼气不入,热过于营,吸而不出.风伤皮毛,热伤血脉.风舍于肺 ...

  • 《金匮悬解》肺痿肺痈肺胀——甘草干姜汤,桔梗汤,葶苈子大枣泻肺汤,

    肺痿三 肺痿,吐涎沫而不咳者,其人不渴,必遗尿,小便数,所以然者,以上虚不能制下故也.此为肺中冷,必眩,多涎唾,甘草干姜汤以温之.若服汤已渴者,属消渴. 1 重申重点,肺痿之病,从亡津而来. 肺痿,吐 ...

  • 《金匮悬解》痰饮——桂苓五味甘草汤去桂加干姜细辛,半夏,杏仁与大黄汤

    痰饮咳嗽三十五 咳满即止,而更复渴,冲气复发者,以细辛.干姜为热药也,服之当遂渴,而渴反止者,为支饮也.支饮者,法当冒,冒者必呕,呕者复内半夏,以去其水. 服苓甘五味姜辛汤后,咳满即止.设其更觉发渴, ...

  • 《金匮悬解》痰饮——小青龙汤,茯苓桂枝五味甘草汤

    痰饮咳嗽三十一 久咳数岁,其脉弱者,可治,实大数者,死,其脉虚者,必苦冒,其人本有支饮在胸中故也,治属饮家. 久咳数岁,是肺胃之常逆也.其脉弱者,土金未败,犹为可治.实大数者,肺胃上逆,阳气绝根,土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