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涯》全诗仅仅二十个字,唯美地道尽李商隐悲惨的一生 2024-04-26 11:52:35 在古代,社会尊奉学而优则仕。要想改变命运,光宗耀祖,实现自己的一腔抱负,做官是唯一的途径。然而,古代文人墨客,能千古留名的无一例外都是仕途不顺,人生坎坷的。比如辛弃疾有着指点江山挥斥方遒的将领之才,一生以抗金救国、收复山河为己任,却不被南宋朝廷重用,于是国家不幸,词家幸。辛弃疾放下手中的刀,拿起笔挥洒心中怅惘与激情,“倩何人唤取,红巾翠袖,揾英雄泪?”又比如李白、杜甫、杜牧、李清照……除了纳兰容若,历史上大部分留名后世的文人墨客,都是一生坎坷,仕途曲折,于是有的寄情山水,有的归隐田园,一支笔写下千古诗句,后世传名。然而在这众多文人墨客中,尤其是唐代,要论遭遇悲惨,李商隐称第二,无人敢称第一吧。李白好歹有过“贵妃捧墨、力士脱靴”的狂傲时刻;杜甫好歹年少时候家境丰厚,生活富足。只有李商隐,家境平平,不到十岁,父亲去世,作为长子的他就不得不担起撑持门户的责任,少年时候就开始一边读书学习一边做兼职养家糊口。长大后又因为没有背景,没有靠山,心中孤傲,又不愿意做那些作奸犯科巴结贿赂的事情,于是考试不顺,考了许多次都没有考上。好不容易考上了进士,又被卷入“牛李党争”的政治漩涡中而备受排挤,一生困顿不得志,生活贫穷。更不幸的是,他的一生中几乎错过了所有可以升官发财得到重用的机会。 所有的这些悲苦,李商隐全写进了他的一首五言绝句——《天涯》里,仅仅二十个字,字字伤情,字字悲痛。接下来,我们就来具体看看这首《天涯》,是如何唯美地写尽李商隐悲惨一生的?《天涯》全诗如下: 春日在天涯,天涯日又斜。莺啼如有泪,为湿最高花。 这首诗很简单,意象塑造的意境也很唯美,很有画面感,不去细细解读,甚至都很难看出这里面的悲情来。然而古人抒发情感,从来不会直白地表达,而是喜欢借物抒情,借景抒情。把情感藏进那些意象里,委婉地诉说出来。所以,我们在解读这首诗的时候一定注意诗中的意象。当然最开始必须是解读题目。 解读这首诗的标题——“天涯”,解锁作者在标题中隐藏的情感表达。诗歌的标题往往蕴藏着许多的信息,可能是时间、地点、事件、抒情对象、环境、也可能是整首诗歌的感情基调。李商隐这首诗歌的标题比较短,但是我们仍然可以从“天涯”这两个字中解读出整首诗的一个情感基调,究竟是悲伤还是喜悦。白居易有“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马致远有“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晏殊有“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秦观有“天涯旧恨,独自凄凉人不问”,在大部分诗词中,“天涯”作为意象,都寓意着漂泊,以及漂泊带来的孤独凄凉情绪。李商隐的这首诗,也不例外,题目“天涯”首先就给人一种远与漂泊的感觉,所以整首诗歌的感情基调绝不会是欢快的,而是哀伤的凄苦的。至于到底是不是这样,我们就需要具体看整首诗歌,一句一句地去论证题目所蕴藏的感情基调了。 具体解读每句诗,解锁作者如何借物抒情,写尽自己悲惨一生。作者既然是借物抒情,那解读诗歌,就必须要从意象入手。1、春日在天涯。何为天涯?远到无法抵达的地方就是天涯。“春日在天涯”即春天在天涯,也就是说春天已经远了。所以这首诗是写暮春。文人墨客多是伤春悲秋,暮春是春天的末尾,是百花凋零的时节,于是有“一片花飞减却春,风飘万点正愁人”、“扬州书记鬓苍苍,每向春归欲断肠。”所以,暮春在古诗词中所表达的往往是诗人对春光易老,时光易逝的感叹与惋惜。那么,这首诗,第一句已经论证了标题“天涯”两个字所蕴藏的悲情的感情基调了。此外“春日在天涯”还有第二层意思,即诗人当时漂泊在外,这里的“天涯”二字,也是写诗人自己漂泊江湖的人生处境,正是“人言落日是天涯,望极天涯不见家”的伤感。 2、天涯日又斜。这句诗中“日又斜”说明是落日十分,也就是日暮,一天即将结束的时候,又一次表达了时间匆匆,光阴易逝。日子一天天过去,自己一天天老去,人生壮志却还没能够实现的无奈。另外,落日这个意象,在诗词中,是这样的——“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孤村落日残霞, 轻烟老树寒鸦”,也有李商隐自己的“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落日”作为意象,在古诗词中往往代表着悲凉与苍茫。日暮途穷,落日苍凉,孤独寂寥,诗人的情感在第二句诗里得以加深。第一句是伤感,第二句就是悲凉了。李商隐的一生,出生平凡,幼年丧父,少年艰苦,很小就“佣书贩舂”,即为别人抄书,挣钱补贴家用。而后,一生困苦不得志,不幸仿佛也是一直在升级。所以他在这首诗中的情感也在不断地升级。 3、莺啼如有泪。“莺啼如有泪”,莺本来是一种可爱的鸟,叫声也非常婉转动听,“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然而动听的莺啼在作者听来却像是在哭泣。漂泊天涯,又在这“花谢花飞花满天,红消香断有谁怜”的暮春时节,对着将落未落的夕阳,想到自己落魄天涯的人生处境,内心悲叹,于是才会听见鸟叫声如同哭泣一般。前面诗人的情感从伤感到悲凉,这里其实是借莺啼如同哭泣来写自己悲痛落泪了。结合诗人的写作背景,当时他一个人好朋友刚刚去世不久,所以这首诗歌的情感,除了表达对时光易逝的惋惜伤感,以及对坎坷漂泊的人生处境而感到悲凉凄苦外,还有失去朋友的悲痛之情。写莺如有泪,其实是自己有泪。正是“流莺漂荡复参差,渡陌临流不自持”。诗人情感逐渐深入,逐渐加强升级,听到莺啼,终于情感崩溃了。 4、为湿最高花。这句诗中的“最高花”,有两层意思。第一是暮春花落纷纷,只有开在最高处的花还残留着。第二是指代当权者。“为湿最高花”——为了打湿开在最高处的花。有人说李商隐的这首《天涯》,最经典最绝妙的就是最后这一句“为湿最高花”,妙在什么地方呢?第一,“最高花”与第一句“春日在天涯”都是在说春日迟暮,有着前后照应的效果,妙在有头有尾。第二,这句诗歌含蓄委婉地表达了作者怀才不遇,仕途不顺,希望得到当权者的赏识与重用。李商隐的这首诗,一唱三叹,情感层层递进,从眼前景悲身世遭遇、痛生死别离、伤人生处境。短短四句,仅仅二十个字,字字句句之间,伤感与悲痛尽掩藏其中。他一生的坎坷波折、贫穷困顿,江湖落魄,仕途上备受排挤的郁郁不得志,都在一个“泪”字。同样也是“人间惆怅客”“断肠声里忆平生”而“泪纵横”。 赞 (0) 相关推荐 古今诗词曲赋名句辑录(101-200) 平日读书看报,但凡入眼的诗词好句,概有摘抄的习惯.日积月累积沙成塔,稍加整理依次贴于公号,便于网友交流学习,也备日常温习! 桃花依旧笑春风 王俊雄 - 花间集 101 兰烬落,屏上暗红蕉. 闲梦江南梅 ... 《红烛》教学设计 <红烛>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红烛>是部编版高中语文上册第一单元第2课中的一首诗.本单元的人文主题是"青春激扬".单元要求从"青春价值&quo ... 李商隐借用乐器表达人生,写下一首如梦如幻的诗,读来感人不已 <锦瑟>是李商隐的代表作,千百年来人们无不沉浸在诗歌所营造的晦涩的意境与朦胧的美感中.李商隐的诗大多晦涩难解,<锦瑟>又是公认的不好解读的一首. 广告怎样学好数学的方法高中高中 ... 【《锦瑟》难懂,人生多舛 ——从李商隐的《锦瑟》漫聊诗歌的共性美】/苦艾 <锦瑟>难懂,人生多舛 --从李商隐的<锦瑟>漫聊诗歌的共性美 作者 / 苦艾 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 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 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 ... 一首《天涯》仅仅二十个字,是如何唯美地道尽李商隐悲惨一生的? 在古代,社会尊奉学而优则仕.要想改变命运,光宗耀祖,实现自己的一腔抱负,做官是唯一的途径.然而,古代文人墨客,能千古留名的无一例外都是仕途不顺,人生坎坷的.比如辛弃疾有着指点江山挥斥方遒的将领之才,一 ... 史上最孤独的一首诗,仅仅二十个字,却写出了孤独的最高境界! 柳宗元,唐代文学家.哲学家.散文家和思想家,与韩愈并称为"韩柳",与刘禹锡并称"刘柳",与王维.孟浩然.韦应物并称"王孟韦柳".柳宗元的诗歌 ... 孟浩然的这首小诗,只有二十个字,却美得让人心醉! 孟浩然,唐代著名的山水田园诗人,有着独特的诗歌造诣,与王维并称"王孟".孟浩然的诗,大多数为五言绝句,以山水田园风光和表达羁旅行役的心情为主,传下了不少千古名篇.今天小编就为大家介 ... 苏东坡用一首诗讽刺诸葛亮,短短二十个字入木三分,写得真有道理 提起苏东坡,都知道他是北宋著名的诗人.文学家.他的很多名作都传诵千古,比如<念奴娇之赤壁怀古>.<水调歌头之明月几时有>,都是文学史上辉映千古的华彩篇章.但实际上,写诗作文对苏 ... 柳宗元的这首诗,只用了二十个字,便写出了绝妙的雪景,令人赞叹 "燕山雪花大如席,片片吹落轩辕台"."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古典诗歌中的雪是那么的摇曳多姿."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 二十个字,读出四十首诗 .二十个字能读出四十首诗语言大师丰子恺先生作品落花艳舞风流雾香迷月薄霞淡雨红幽树芳飞雪看似平淡的二十个字,但是可以从任何一个字顺读或逆读都能成为一首五言诗正 读落花落花艳舞风,流雾香迷月.薄霞淡雨红 ... “锄禾日当午”之诗:二十个字,两位诗友,一桩冤假错案 唐诗宋词古诗词唐诗宋词查询,古诗词分享! 作者:老谈,来源:唐诗宋词古诗词(ID:tsgsc8) "武林高手和农夫的关系" 五月的到来,在广阔的农村,农民早已在田间忙碌.实际上,清 ... 诗词:十首五言绝句,二十个字千古传唱 今天,小月为您带来的这十首五言绝句,哪一首触动了你的心,唱入你的脑海里? 这首诗是王维隐居后生活的写照,羡慕之情油然而生. 这首是诗人柳宗元失意后所作, 这首诗确实写得清新脱俗,假如小月是诗人的友人, ... 诗词:十首五言绝句,二十个字千古传唱|五言|绝句|诗人 五言绝句可谓是唐诗中的"一朵奇葩".它用极简洁明了的文字,刻画自然赐予的胜景:用精炼短小的篇幅,描绘人生历经的际遇:用入木三分的技巧,直抵人心丰富的情感. 今天,小月为您带来的这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