倪海厦针灸笔记(一二一)——漏谷穴

我们前面讲了三阴交,女人平常多灸灸三阴交对妇科疾病是有好处的,三阴交是妇科的大穴,特别是女人到了更年期,心情会不好,也属于正常的更年期症状,为了减轻这些症状,那么就可以灸三阴交,中极,巨阙这些穴位都可以用。

我们知道肝藏血,肺藏气,血行肝木而走左升,气行肺经而从右降,所以,右边是行气,左边是行血,平常我们睡觉,是向右边睡,为了让血归肝,所以,要往右躺,血在上气在下,这样肝才会很强。

女人更年期,很容易出现潮热,所以,晚上睡觉与我们平常正好相反,向左边睡,血在下,气在上,这样就不会有潮热的现象。

三阴交向上三寸就是漏谷穴,见下图:我们人体上有山,有谷,有溪,有沟,有海。

漏谷穴是脾经的络穴,所谓络穴,就是络到它的表里经。漏谷穴是足太阴脾的络穴,就是与足阳明胃经联络的地方。

漏谷穴对腹胀,肠鸣,尿路感染,下肢麻痹,及腹中热,心悲气逆,小腹胀急,小便不利,失精,厥气上头癫,足踝肿痛,有治疗效果。漏谷禁灸。

漏谷穴可以针,常与足三里穴配合使用治疗腹胀肠鸣,一般直刺1~1.5寸。

(0)

相关推荐

  • 祛斑奇穴—太冲、合谷、血海太冲、合谷和血...

    祛斑奇穴-太冲.合谷.血海 太冲.合谷和血海,人体自生的祛斑法宝. 太冲 [定位]在足大指本节后二寸,足第一.二跖骨结合部之前凹陷中取穴. 合谷 [定位]在第一.二掌骨之间,约当第二掌骨桡侧之中点取穴 ...

  • 女神玄灸时常用的穴位

    印 堂 穴 〈上丹田〉 印堂在两眉头的中间:有明目通鼻.宁心安神的作用. 道玄曰印堂是一个人精气神聚集的地方,玄灸后可以快速地疏通气血,让面部恢复光泽:有延缓衰老.驻颜回春的作用.更重要的是女性随时都 ...

  • 3个能够 “ 祛斑 ” 的穴位,长斑的朋友别错过!

    脸上突然发现斑斑点点的,尤其是鼻梁和颧骨.平时工作压力大,老郁闷,感觉胸口气不顺,爱叹气,好想长长出口气,好像能把积压在心里的郁闷排也去似的,偶尔内脏会有针扎一样的疼痛,疼的地方也不定,但是很快就能好 ...

  • 倪海厦针灸笔记(一一二)——陷谷、内庭与厉兑

    现在我们来学足阳明胃经的最后三个穴位,陷谷,内庭,厉兑. 找陷谷穴,从内庭穴开始找是最好找的,所以,我们先来找内庭穴.内庭穴在足背当第2.3跖骨结合部前方凹陷处,在两个脚趾缝上五分的地方,就是内庭穴. ...

  • 倪海厦针灸笔记(一一二)——尸厥放血

    我们在读<针灸大成>的时候,<针灸大成>里说,所有的井穴都是在治尸厥,什么叫尸厥?就是突然昏倒不省人事.好象昏死,患者呼吸微弱,脉象极细,或毫不应指,乍看象是死了一样.简单的讲 ...

  • 倪海厦针灸笔记(一二0)——小肠的寒热

    平时灸三阴交是很好的,腹部寒冷有瘀血,如果病人脚是冷的就知道腹部是寒冷的.为什么?我们的腹部是小肠,小肠属火,小肠的火来源于心脏,小肠的外围是大肠.小肠为受纳之官,把食物吸收了以后,把营养转交给脾脏, ...

  • 倪海厦针灸笔记(一二二)——三皇穴(三阴交,地机,阴陵泉)

    我们前面学了漏谷穴,漏谷穴往上就是地机和阴陵泉,我们的脚上有天.地.人三皇穴,我们前面讲的三阴交又叫人皇穴,天皇穴就是阴陵泉,地皇穴就是地机穴. 阴陵泉在小腿内侧,胫骨内侧下缘与胫骨内侧缘之间的凹陷中 ...

  • 倪海厦针灸笔记(一二四)——痛经三穴

    我们前面讲了血海穴是我们人体上最大的穴道,还是妇科最有名的穴道.女人痛经的时候,不管是滴漏不止,还是月经不来,都可以在血海上来治. 中医,不是说是中国的医学叫中医,指的是中庸的医学,中庸是一种智慧,不 ...

  • 倪海厦针灸笔记(一二五)——百虫窝

    百虫窝是经外奇穴,书上说百虫窝是血海穴往上一寸,见上图脾经全图.倪海厦老师说血海往下一寸就是百虫窝,见上图放大图,到底是哪个是错,哪个是对?大家来考证. 百虫窝,并不是有一百条虫在这里,因为这个穴道可 ...

  • 倪海厦针灸笔记(一二六)——箕门穴

    箕门穴从血海直上六寸,见下图:箕门穴靠近阴部,所以,对阴部的病都有帮助.不过箕门穴,我们很少用到,倪海厦老师说,他从来都没有用过这个穴道,但是,要知道这个穴道的位置. 倪海厦老师,他说他没有用箕门穴, ...

  • 倪海厦针灸笔记(一二九)——胸乡穴和周荣穴

    我们前面学食窦和天溪穴,接着学胸乡穴和周荣穴.我们要知道胸乡穴在哪里,那么,我们先找周荣穴,找周荣穴先找肺经的云门,云门下一肋骨就是中府,中府下一肋骨就是周荣穴,周荣再下一肋骨就是胸乡穴,见下图: 我 ...

  • 倪海厦针灸笔记(一00)——天枢穴

    天枢这个穴道很好找,就在肚脐的旁边,旁开两寸就是天枢穴,左右各一穴,共两个穴位.天枢穴是大肠的募穴,什么是募穴? 募穴就是脏腑之气输注于胸腹部的腧穴,又称为"腹募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