彩陶|人面鱼纹盆 子非鱼,却知鱼之乐
在生活中,大家形容年龄或资历差别时,可能会听到或者使用过这样的话:你在XXX(从事某种专业/学某种技能)的时候,我还在玩泥巴呢!
没错,人类的童年和个体的童年一样都是从玩泥巴制作泥玩具开始的。中国人热爱泥土,深沉、热烈。在文明微露的曙光之中,即以无数光华灿烂的土制陶器表白了它的特性。而艺术的起源,正是在文化开始的地方。
人面鱼纹盆
从仰韶时代的发现说起
人面鱼纹盆
1955年,从陕西西安半坡原始部落遗址上发掘出了一个密封的陶罐和封盖罐口的彩陶盆,考古人员揭开陶盆后发现,陶罐内有一具7000多年前的孩子的骸骨。彩色陶盆上绘有人面鱼纹图案,经过考古研究发现,人面鱼纹盆是原始人用于埋葬儿童的瓮棺上的棺盖,是葬具的一部分。在这件埋葬孩子的彩陶罐身上还有一个被人为洞开的小孔,这个盛放孩童的瓮棺被埋于居住区内的窝棚附近。
多姿的鱼纹
人面鱼纹盆的内底纹饰
我们是看起来小但点击就变高清的大图一组
彩陶中的纹饰运用,以鱼纹最为广泛。在目前发现的一千多处仰韶文化遗址中,鱼纹为主的陶器大量出土,学术界认为这类陶器源于一个以鱼为族徽的氏族,这一时期的彩陶鱼纹饰便已经具备东方艺术的主观性特征。彩陶的鱼纹饰多为侧面形象,且多会展开两组四个对称的鳍。这种纹饰需要应用从背上俯视点于一体的观察表现手法来呈现与塑造,该手法是我国传统艺术散点透视的源头,西安半坡遗址出土的几例鱼头形象便属于其中典型。深入分析不难发现,彩陶鱼纹饰直观展示了人们将自然界物体逐渐 转变为符号的过程,也展示了当时人们的思想和认识。
鱼纹彩陶钵
彩陶中鱼纹饰经历了数个发展过程:早期的鱼纹饰较为真实,如两头相对的鱼头。中期的彩陶鱼纹饰则逐渐向图案化方向发展。后期的鱼纹饰则结合繁杂的各种几何形鱼纹,形成了相对固定的装饰符号,如十字花状符号的鱼身、交叉符号的相对鱼头,两弯月相背符号和圆点与剪刀似鱼尾符号组成的略去头鱼同样属于其中代表。
天人合一的审美观念
逍遥:《庄子》游鱼之乐
游鱼纹彩陶瓶
作为中国传统哲学的核心观念之一,天人合一观念在彩陶鱼纹饰中也有直观体现。虽然彩陶的鱼纹饰寄托有先民的精神因素,如图腾崇拜、巫术意味,但鱼纹饰更多表现动物以及人类本身。这是由于先民在制造彩陶时 不由自主地将万物均有其生命的认知投射于器物上,这种人与物交融、万物有灵的认知便属于天人合一的雏形,史前审美具备的天人合一审美观念可见一斑。
中国著名美学大师宗白华先生说过:“每个艺术家都要创造形式来表现他的思想,要使内容更加集中、深化、提高,需要创造形式,艺术没有创造性的形式,很可能不美,不能打动人心”。人面鱼纹盆,是人面与鱼形合体的花纹,在一个鱼头的形状轮廓里面,绘制出一个人面形花纹,具有“遇人于鱼”的特殊意义。这样一种形象运用抽象的语言完好地体现了远古时代人的一种审美状态:质朴、纯洁。
参考文献:
《从人面鱼纹盆造型与纹样中获得的启示》张阳阳 张力
《陶器:华夏史前文明的载道之器》李曦珍 李金桃
《和谐之美——仰韶彩陶的纹饰浅析》柳毅
《鱼与中国早期审美意识的形成》王陶峰
特别感谢:刘芃老师
校阅审核:曹琳娜
文案编辑:史杨克
金银| 是时候亮出我的“走龙线”了
金银| 一条铜蚕见证一条丝路
(版权所有 转载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