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全利丨画第·扶助·赔偿
画第·扶助·赔偿
作者:徐全利
就读师范时,曾学过《教育学》和《心理学》。这对儿童的教育及心理特质的了解,都有一定的帮助。进而以小见大,对如何看人及其处事,也有一定的裨益。
我从事7年教师后,现离开教育多年,过去所学的“理论”有所淡忘,但“实践”有所跟进。比如怎样看人,既可顺其成长的轨迹“顺藤摸瓜”,也可反过来由现在反观其小时。“顺向思维”可见人的“近迹”,“逆向思维”可窥见人的“初心”。
俗话说“三岁看大,七岁看老”。我们看一个人怎么样,可“倒着看”他小时的表现。近段读书,见北宋时期有个地方官叫查道,有几件事载入了史册,我们可“顺向思维”看他“近迹”——
他任馆陶尉时,一个重要任务是收税。当时州里管得很严,到时赋税收不齐,县政府的官员都要被戴枷以示惩戒。不过戴上一会,出了门官员们便纷纷自行把枷去掉,只有查道一人戴着枷下去继续催缴。他下去从不接受吃请,而且首先严查富人欠税,百姓见此,纷纷交齐了赋税。
在果州任上,有叫何彦忠的狂徒纠集二百余人造反,朝廷派人招安无果,决定派兵征剿。查道认定,他们当中的大部分人都是被胁从的,不忍心他们在征剿中玉石俱焚,决定只带几个仆从再次前往。反民中有人认得他是州长,鉴于他官声不错,便说:“知州怎么会害我们?”于是相约表示认罪。查道没有惩处他们,反给他们发了身份证明,让他们回家务农。朝廷接到报告,认为他处理得当,下诏对他褒奖。
就在他离开龙图阁到虢州任职的当年秋,虢州发生严重蝗灾,农田欠收。查道不等不靠,果断开官仓赈灾,广设粥棚施救饥民。同时,向灾民发麦种4000斗,让农民生产自救,终于让一万多人安全度过了灾荒。这件事很为时人所称道。
以上三件事均见于宋史,他何以如此爱民,宽厚,克己奉公?他有几件小时的事也载入了史册,由此“逆向思维”,可见其“初心”。
儿童时代,他就产生了对穷苦人的同情。他曾“画地为大第”——在地上画了一座大房子,说那应分给孤寡困难的人住,在幼小心灵中发出真善美的旋律,同唐代大诗人杜甫“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诗句何其相似!不同的是,杜甫吟出这诗时已是一个饱经风霜的五十岁老人,而查道还是一个天真儿童。
他长大后,和当时的许多青年人一样,想在科举的路上得一官半职。有一次,他想参加考试,但穷得连路费也没有,亲友们凑“钱三万”。可他途径滑县,去拜望父亲的老友吕翁,正赶上其去世,吕家连埋葬的钱也没有,想卖掉女儿来办丧事。查道得知,慨然相助,将三万钱全部留给了吕家。
他当了地方官后,有一次出去视察,看到“路侧有佳枣”,随员猜其意图,便从树上摘了一些献他。在封建时代,官吏私摘或强摘老百姓的瓜果,本是司空见惯的事,可他坚决反对。但枣子已摘,怎么办?他想出一个赔偿办法:“计值挂钱于树” ——估计枣值多少钱,把钱挂在枣树上,留给它的主人,然后才离去。
查道(955—1018)宋代大臣,著名孝子。字湛然,歙州休宁(今属安徽)人,查元方之子。他从小就受到了良好的家庭教育,自幼喜好读书写字,未成年时便以诗词著称于世。少年时,随母亲由长江以北迁到长江以南居住,奉养母亲以孝闻名于天下。从政后,之所以能长期得到朝廷和皇帝的赏识,与其为官清廉、办事干练,勇于负责、敢于担当的人品和官风以及卓越的政绩有关。
你看,他“画第”,就是为穷苦人着想;他“扶助”,即参加科举考试,路遇父亲的穷友,把凑的钱扶助了别人;他对僚属“摘枣”,采取“计值挂钱于树”,照价赔偿。这一桩桩小时的事,表现出对穷困者的同情心,就是一种“初心”。这种“初心”植入心田,渐渐成长,就能在日后为民遮荫挡雨。反论之,他的人品、官风、以及卓越的政绩,就来源于他小时的心理素养。
由于小时打好了“心理基础”,查道步入官场,不忘“初心”,坚守“初心”,才有那感人的从不接受吃请,严查富人欠税,百姓自觉交齐的赋税;才有那正确处理狂徒纠纷,对胁从人员处理得当,受到朝廷的褒奖;才有虢州发生严重蝗灾,他果断开官仓赈灾,广设粥棚施救饥民,让农民生产自救,让民众安全度过了灾荒。这样,小时之因,大时之果,充分体现了因果效应。
心理学认为,儿童时是极富创造性的阶段,也是个性形成时期。从这个阶段开始,进入一个真正的建设时期,从无意识到有意识的发展阶段,由内在的敏感性引导儿童继续发展。以前隐藏的力量,现已显现出来。现在儿童从周围环境中得到的有意识的经验,已不再是游戏,也不再是漫无目的的活动,而是为成长而进行的“工作”。“三岁看大,七岁看老”,原因正在于此。
个性形成是儿童自己的功绩,是个长期而缓慢的活动过程。儿童一步一步地发展自己的心理,直到获得记忆、理解力和思维力。查道一生的“做人”、“做事”“做官”,是不是可从其小时的“初心”,看到其不改的“痴心”?
文/徐全利
编辑/王孝付
作者近照
作者简介:徐全利,男,1956年生,湖北作协会员,退休公务员,已出版杂文集系列“谭”。
《金秋文学》™ 授权发布、转载请注明来源及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