牧童意外发现古墓,里面的青铜鼎价值连城,三大特点极为稀少
博物馆中琳琅满目的文物,也许都有令人惊奇的前世今生,也有鲜为人知的经历。比如现存于国家博物馆的王子午鼎,就是其中一个典型的例子。从它的制作到发现过程,都极具传奇,而它也以自身的特点,成为了价值连城的国宝。
那是在上世纪的七十年代,河南省淅县发生了一次严重的旱灾,连地表都裂开了,露出阴森恐怖的地缝。一个放羊的牧童在回家时,突然被摔倒在地,他发现自己是被一件金属绊倒,但他力气太小,取不出金属,便回家告诉大人。
当地农民也觉得好奇,带上工具就去查看,结果发现始作俑者是一只露出地表的“铜角”。那个时候,全国的文物意识普遍不高,但河南是古代经济文化的中心之一,清末以来出土文物相当多,所以他们更了解文物保护的重要性,随即通知了当地政府。
淅县文物局不敢大意,马上派人赶到,并请示上级领导。结果,牧童意外一摔,发现的却是东周楚国大墓。这处墓葬共出土56件青铜器,大部分都是国家一级文物,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随葬的七件青铜鼎。
我们知道,鼎本来只是煮肉的炊具,储存食物的容器,后来成为了祭祀的礼器,甚至成为了国家权力的象征,地位等级的标志。周礼规定,天子九鼎,诸侯七鼎,卿大夫五鼎,元士三鼎。但实际考古发现,诸侯使用的普遍是九鼎,卿大夫使用的是七鼎或五鼎,推测周天子应该是十鼎或十二鼎的双数,但还未经实物证明。
回到河南省淅县楚墓中的七鼎,上面铭文不约而同地提到了主人“王子午”。这个人在史书上是有记载的,他是楚庄王的儿子,曾经当过楚国的令尹,即史书中提到的“令尹子庚”。以相当于宰相的地位,王子午拥有七鼎是合情合理的。
这七件象征主人地位的列鼎,都应该被称为“王子午鼎”。但因为习惯,我们通常将“王子午鼎”就专指最大的那件鼎。它确实也非常重要,因为有三大特点,所以被国家博物馆珍藏,是我国的重要文物。
首先是造型奇特,初看起来,王子午鼎是三足圆鼎,与其它的青铜鼎区别不大。但是,它的奇特之处在于它的标新立异,全身上下,它就没有一处直边。按理来说,直边当然易于制造,但为了求新求变,工匠们大量反复使用了弧线、曲面,即便是鼎足和鼎耳这些地方,也不放过。鼎足是最难做成弧形的,但王子午鼎却依然拥有别样的风格。
所以,我们现在看到的王子午鼎,就有“一波三折”的美感。它代表着楚国独特的审美观,让人联想到“楚王爱细腰”的典故,这也是楚国鼎的通常形制,只是王子午鼎做到了极致,所以被认为是楚国鼎的标准器。
其次是青铜鼎的纹饰相当奇特。在鼎口的外延,均匀分布着六只小型的怪兽,它们用前爪死死抓住鼎口,后爪却等在鼎腰,仿佛被鼎中的食物所吸引,不顾一切要探个究竟。这一切,显示出楚国工匠天马行空的想象力和精湛的制作工艺。
另外,在大鼎最显眼的腹部,夹杂着龙形纹和蟠虺纹。这是当时最流行的两种纹饰,但很少放在一起。楚国王子午鼎的安排,丝毫没有生搬硬套的僵硬,反而极为协调舒服。
第三个特点是王子午鼎的铭文。青铜器上的铭文,一般都是篆书书写的,王子午鼎也不例外,但是,它却带有楚国地方的特点,被人称为“鸟虫篆”。它具有独特的美感,被认为是中国历史上最早出现的美术字。王子午鼎上的铭文,共有14行86字:
倗之,器铭:隹正月初吉丁亥,王子午其吉金,自乍彝齍鼎,用亯孝我皇且文考,用趩趩,敬氒盟祀,永受其福。余不不差,惠政德,威义,阑阑。命尹子庚,殹民之所亟,万年无諆,子孙是制。
它叙述了此鼎的来历,这说的是王子午选择吉日,制作这件青铜器,为的就是告诫子孙应该像他一样,为国尽力,为主尽忠,善待百姓。虽然有着浓厚的封建思想,但也有着一定的积极意义。
就因为这三大特点汇聚一身,王子午鼎才如此重要,成为了国之重器,成为了重要的青铜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