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备战】晋 城
文/杨备战
晋 城
蒲城同大荔以洛河分界,有一条县道过洛河桥互通往来。洛河边有一个小村子,名叫晋城。哪有村子称城的,奇怪。至今村西还遗有土城墙,上面长满枸杞子、酸枣和杂草。问问乡亲父老,他们自豪地说,晋代重耳(晋文公)因宫廷内乱由山西西渡黄河逃至洛河边此地,村子由此得名。
一个小村庄的历史上溯到春秋战国,真不简单呀。可见当年洛河文化的繁荣兴盛。眼前不禁弥漫起烽火销烟,太子重耳在介子推等忠臣的护驾下,一路奔波,饥渴难耐。介子推剜掉自己腿上的肉供主子食用。重耳在秦国的帮助下最终打回山西,重新称王做霸(春秋五霸之一)。当他东过黄河时,仍掉自己的旧物品,介子推暗察此人只可共患难,不能同享福,因此携母亲隐居到深山老林中。
重耳登基后大赏群臣,唯独没有介子推,四处寻找没有踪迹,于是放火烧山逼子推出来。子推终困死于山中,重耳不忘旧恩,把介子推隐居之山林作为祭祀地,每年清明节前一日定为寒食节,百姓一天不动烟火以示怀念。
历史上有个端午节,纪念楚国屈原,寒食节,纪念晋国介子推。同是历史名人。屈忠心爱国,以死殉名保节,看不破。介赤胆耿直,不仕功名,却看破君王之心。数千年来,人们都会怀念他俩个人。
历史发展反而是喧宾夺主,地以人名,走到晋城,想起重耳,提到重耳,又想到寒食节,更忘不了介子推。看到洛河水弯弯曲曲由西北绕村向东南流去,不急不缓,几千年来从未停下脚步,它流走了多少人和事,却流不走一个历史的命名。
可惜,晋城的土城墙却逐渐消灭在一代一代乡亲们平土增田的手中!
【作者简介】杨备战,一九六九年生,中学毕业,生活在农村,从事红白事事业,爱写字画画,创办弘毅书院,把所学知识无私奉献给孩子们。
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