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经》基础概念及六十四卦详解(十)

易经的思维模式

“天人合一”是一种宇宙思维模式,它是《易经》哲学思想体系中最重要的概念,也是我国传统文化中的一个重要概念。《易经》的最高理想,就是实现“天人合一”的境界。《易经》中研究自然的方法是取象,就是要抓住周围事物在此时此地的最重要的特征,并把它的这种“像”高度抽象概括为“象”。以此类比,就是要抓住表面现象,按照“同声相应、同气相求”的原理,从本质上寻找内外事务之间的相应关系,思外而揣内,得表而知里。取象与比类相结合,象与理相见,最后见微知著,万物统一。

尽管人作为天地之所“生”,只是万物中的一个自然成员,但人毕竟不同于万物。誉为人有“仁义”之性、有“性命”之理,所以这就决定了人在天地万物之中负有一种神圣的使命。用《易经》的话来说,就是“裁成天地之道,辅相天地之宜”。自然界提供人类生存所需的一切,人在获得自然界所提供的生存条件的同时,更要“裁成”、“辅相”自然界完成其生命意义。《易经》的这种“天人合一”的宇宙思维模式,充分注重了从整体的角度去认识世界和把握世界,把人与自然看做是一个互相感应的有机整体。人道来源于天道。

*卦辞、卦义、卦象、卦德

卦辞、卦义、卦象、卦德是《易经》的四大组成部分。卦辞是根据卦象的启示,为说明卦义而设的,卦德即易德,是卦义的精华,是理解卦辞、卦义、卦象的道德尺度和价值标准。不明白卦辞、卦义、和卦象,就不可能全面深入地把握卦德,而偏离了卦德,对卦辞、卦义和卦象的理解也就会是表面的、无价值的。

易德是《易经》的要义,是易卦之魂。偏离了易德,无论是算命还是卜卦,也不论测得的结果吉凶如何,都不会对人有任何指导作用。对于各卦的易德需要结合卦辞和爻辞来深入理解,其中《杂卦传》对易德精要的概括和掌握易德要义很有裨益。易德的把握是在正确运用易理易学,静观卦象,辨析玩味卦辞,深入研究卦义,全面领会卦德的基础上实现的。

各卦与易德的关系:《易经》的作者具有忧患意识,所以他所阐析的履卦是易德的基础,谦卦是易德的把柄,复卦是易德的根本,恒卦是易德的固守,损卦是易德的修养,益卦是易德的裕养,困卦是易德的辨析,井卦是易德的境界,巽卦是易德的制定和规范。

易家在《系辞传》里认为,易德的性质是各卦不同的,要仔细鉴别,准确认识。如履卦之德是祥和至极;谦卦之德是尊贵而光荣;复卦之德是从小就能辨别事物的发展趋势;恒卦之德是甘心做杂事而不厌倦;损卦之德是注意做事要先难后易;益卦之德是坚持长久的濡养美德而不设置任何障碍;困卦之德是困而求学,穷则通变;井卦之德是在自己满意的场所甘愿奉献;巽卦之德是做事妥当而隐蔽,绝不鲁莽张扬。

*《易经》各卦的“时境”

《易经》的境是一个时空观念,主要与各爻的位和相互矛盾关系有关,但它既然是表示各卦易德时代的某一发展阶段的特定环境,故也具有时间意义,一般可用“起始、承续、转折、整合、丰盛、收束”的分期概念来对应各卦的“初、二、三、四、五、上”等六爻的不同发展阶段,并可简称为某德时代的起境、承境、转境、合境、丰境、或收境。掌握易理的“境”的概念,并与“时”的概念配合为“时境”概念,有利于把握易德的精义,顺应时代和环境的特殊要求,无往而不利。

各卦的时境与易德的修养关系密切,如易家为泰卦撰写的卦辞、爻辞,对人们在泰时起境、泰时承境、泰时转境、泰时合境、泰时丰境以及泰时收境中如何修养“泰德”,就都有具体的要求,它既是根泰德时代的不同环境制定的对策,也是分析各卦各爻(人)的地位、性格、行为后的忠告,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适用性。

*六十四卦卦德

乾-刚健;坤-柔顺;屯-端倪初见而不失居所;蒙-思虑繁杂而很显著;需-等待、需养但不贸然行动;讼-争讼不亲近;师-忧愁;

比-比辅亲密;小畜-小有积蓄;履-谨慎履事;泰-肯定、泰极否来;否-否定、否极泰来;同人-团结亲和、和同于人;大有-众多;谦-谦逊;豫-欢愉;随-正确追随;蛊-拯弊治乱;临-施与;观-恳求;噬嗑-准确断狱;贲-不要过分文饰;剥-整饬剥落;复-迷途知返;无妄-无端遭灾而不妄为;

大畜-适时蓄积;颐-涵养、颐养;大过-批评颠倒正反、是非不分;坎-向下、险难;离-向上、附丽;

咸-迅速结合;恒-长久保持;遁-当退则退;大壮-过壮则止;晋-光明、进步、晋升;明夷-谨慎损伤;家人-内和;睽-暌违;

-步步艰难;解-缓解、解脱;损-盛的开始;益-衰的开始;夬-决裂、果决;姤-巧遇媾合、柔弱善遇刚强;萃-聚集;

升-上升而不落;困-相遇互助;井-无私无怨奉献给予;革-去除故弊;鼎-鼎盛;震-万事起动;

艮-停止;渐-思归待嫁;归妹-婚娶不正;丰-丰大;旅-亲人寡居在外;巽-驯服隐伏;兑-喜见会说;涣-分离散开;节-适度节制;中孚-诚信正直;

小过-小有过越;既济-大事已成;未济-事未成、抱负尚未实现。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