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说孩子太懂事并非好事??
在生活中,我们有时候会将一个人形容为"老好人",这类人往往性格很好,有忙必帮,因为这样的"好性格"许多人经常会找他帮忙,甚至将一些工作或事情甩给他。
而这位"老好人"并不知道拒绝,往往就是麻烦了自己,但是别人也没有将自己的帮助放在心上。
只是因为自己在童年时养成了太过"懂事"的行为习惯,习惯了去讨好好人,所以很难避免这类事情的发生。
“你要懂事”,几乎是每个人从小听着长大的一句话。
直到今天,家长还是乐此不疲,把养出一个懂事的孩子,当做教育的目的;把是否懂事,当做衡量孩子好坏与否的标准。
那么这样做,问题出在哪里?
太懂事的孩子,会对孩子有什么影响呢?
1、影响孩子良好性格的形成
过分懂事的孩子在性格表现上总是不愿意表现自己,处于一种被动、消极的状态,孩子在内心也会缺少自信,常常感到自卑,不敢表现出自己的想法,所以在性格上,孩子容易出现缺乏主见、唯唯诺诺的情况。
2、影响孩子的人际交往关系
当孩子过于懂事时,在与人交往时容易把自己放在一个讨好、迎合他人的位置,这样的孩子不容易被他人重视,常常处于一个比较透明的位置,总是被他人勉强,也因为不懂得拒绝,经常承受一些原本没必要的压力和麻烦,比如上文中出现的"老好人"。
3、使孩子不信任父母
许多家长都要求孩子"懂事",这也就要求孩子无条件的顺从父母,当孩子一开始反抗凡是发现无济于事转而顺从父母时,就会使孩子即使是面对父母错误的,也会机械的服从父母,久而久之就失去了对父母的依赖和信任。
对孩子天性的压抑只会让孩子的性格和心理都得不到正常的成长,让孩子交友不顺,也让孩子和家庭之间充满隔阂,
避免养出“被迫懂事”的孩子,家长应该这样做:
1、给孩子无条件的爱和关注
懂事的孩子,大都是因为被爱的不够。
很多家长平时对待孩子总是在孩子表现好、考得好、懂事的时候才表现出对孩子的爱和认可,让自己不满意的时候就非常冷漠、否定孩子整个人。
长此以往,传递给孩子的信息就是:爸爸妈妈的爱是有条件的。
于是孩子为了得到父母的爱、夸赞,就不断迎合父母所期待的样子,成为一个懂事的乖小孩。
每个孩子都有他的特点和闪光点,家长不要总是以一个统一的标准评价孩子,总是挑剔孩子的问题和不足,要懂得欣赏孩子,欣赏自己带到这个世界上的,独一无二的生命体。
2、允许孩子表达自己的感受和想法
为人父母,不要怕孩子给自己惹麻烦,不要为了自己管教方便,而去强迫孩子懂事听话。
关于是非对错的原则必须遵守,但孩子也有表达自己真实感受和想法的权利。难过了可以放声大哭,委屈了可以据理力争······可以不必太懂事,不必言听计从。
用尊重、平等、开放的态度对待孩子,倾听孩子的需求和想法,只要在合理范围内,让孩子能够多按照自己的想法做事,积累经验。
3、别把情绪发泄到孩子身上
现实生活中,很多父母不能妥善安放好自己的情绪,以这样或那样的方式发泄到孩子身上,在孩子身上索取能量。
把对现状的不满,对未来的焦虑,转移到孩子身上,高强度地逼孩子学习、报各种兴趣班,孩子没达到期望就发火、批评,再更严格地要求孩子,恶性循环;
婚姻不和,对生活失望,于是悲观消极,常常在孩子面前抱怨、唉声叹气······
孩子对父母的爱,会让他们即便压抑、牺牲自己,也要努力拯救父母。
因此,父母应该保持情绪稳定,不要让弱小的孩子承受那份不属于他的情绪负担,反而应当成为孩子情绪的承接者。
愿天底下所有的孩子,都能有被爱的自信、不懂事的底气,不必被迫扮演“懂事的乖小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