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辈的旗帜冀鲁豫
苏承业 红星故事
来源:炎黄春秋,作者单位:空军原技术二局
导语:1940年5月,组织任命苏振华为一一五师三四三旅政委兼冀鲁豫根据地鲁西军区政委,同时兼任鲁西军政委员会主席。他带领冀鲁豫边区军民开展敌后平原游击战争,多次挫败日伪军“扫荡”,反击国民党顽固派的进犯,巩固和扩大了抗日根据地,演绎了一个个动人的故事。
冀鲁豫,是我的出生地,是我的第二故乡。从幼年至18岁参军,母亲和杨勇、杨得志等许多叔伯给我讲的故事中,提到最多的就是“冀鲁豫”三个字。那里,有老一辈们可歌可泣的战斗经历,有父母相濡以沫的生活……现在,我已是古稀之年,冀鲁豫多少故事,仍让我难以忘怀,特此将其记录下来,以缅怀父辈,激励后人。
1912年6月2日,父亲苏振华出生在湖南平江县三墩乡戴家铺一户赤贫家庭。不满地主老财剥削的他在1928年16岁时便参加了革命,投入到轰轰烈烈的平江农民暴动中。第二年,加入共青团,1930年转为共产党。参军时,彭德怀为他更名“苏振华”,希望他“振兴中华”。此后,苏振华一直跟随彭德怀麾下南征北战。
苏振华参加过许多重要战役,多次与死神擦身而过,屡建战功。22岁担任红三军团第五师十三团政委。1934年1月22日,出席中华苏维埃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和全国政治工作会议。1934年8月1日,被授予三等红星奖章。
1934年10月,他跟随红三军团,紧跟中央北上转战,开始长征。参加过惨烈的湘江战役、奇袭娄山关、激战老鸭山、攻占遵义。在许多重要战役中,他作为红军指挥员之一,为中央红军摆脱险境,实现战略转移作出了重要贡献。
苏振华随红军胜利到达延安后,1936年6月,被送到红军大学学习。他珍惜这难得的学习机会,膝盖作桌,大地作纸,树枝为笔,学习知识。由于成绩优异,被毛泽东誉为“工农分子知识化的典型”。
1937年1月,红军大学改为抗日军政大学。苏振华先后升任第一、第二大队大队长,兼中共中央平原分局党校校长。在党中央、毛泽东同志领导下,为我军教育培养了大批干部。
1937年底至1938年春,太原、郑州、济南相继沦陷,国民党军队向南溃退,平汉、津浦、陇海、石德四大铁路间的广大地区成为真空地带。为抗击日寇,冀南、豫北、鲁西南地方党组织建立了游击队,初步打开了冀鲁豫根据地的局面。同年底,八路军第一一五师进入鲁西南地区,推动了该地区的抗日游击战争和根据地的建设。
在苏振华强烈要求下,上级同意他到冀鲁豫抗日前线,真刀真枪地和日本鬼子开战。1940年5月,苏振华赶往八路军总部接受彭德怀的指示。上级任命他为一一五师三四三旅政委兼冀鲁豫根据地鲁西军区政委,同时兼任鲁西军政委员会主席。这支部队的前身是红三军团第十二团,是他的老部队。苏振华从战士到团政委,和广大战土干部情同手足。到了冀鲁豫,又演绎了一个个令人难忘的故事。
苏振华上将与邓小平在一起
冀鲁豫故事一:“九二”式步兵炮
1940年9月,苏振华辗转来到敌后。鲁西根据地以濮阳、范县、观城为中心,地处冀鲁豫、安徽、江苏五省交界,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鲁西地界,对敌人来说,直接威胁着其北平至上海、济南至郑州的交通线,是日军严控要点。对抗日军民来说,是联系山东、华中和华北的交通枢纽。
当时,日军三个师团和几个旅团围困鲁西、冀鲁豫边区。日军5000多人、伪军20000多人,还有顽军和土杂武装四万多人,时时危害人民。
苏振华与叶剑英在一起
在一望无际、毫无遮挡的平原坚持敌后斗争,比山地困难得多。苏振华和其他领导同志一道,按照毛泽东人民战争的思想,放手发动群众,不断壮大人民武装。根据上级指示,把运河、泰山、晋西独立支队第二团等部队统一整编为一一五师教导三旅。
1941年新年快到了,苏振华和副司令员曾思玉来到教导三旅。战士们见老政委来了,向他请战,要求“打胜仗,缴大炮,迎接1941年!”当时,驻郓城的日军讨伐队常拉着“九二”式步兵炮在公路上恐吓边区人民,战士们一直想把炮夺过来。苏振华和杨勇司令员商量后,决定顺应战士要求,围攻侯集,引诱郓城日寇增援,半路设伏,加以歼灭。
1941年1月1日,苏振华来到教导三旅第七团,同指战员一起演练村落伏击战的方法。他们预先让第七团指战员在日军必经的碱场店公路两侧布下口袋。1月7日半夜,我军突然包围侯集,佯做猛攻。8日11时,郡城日军三十二师团一个中队、伪军一个警备大队,汽车四辆,携“九二”式步兵炮驰援侯集。他们十分谨慎,进到离碱场店还有四里的潘溪渡,停止前进。我军隐蔽严密,没有暴露,敌人终于步入我设伏阵地。战斗打响,日伪军被全歼。日军“九二”式步兵炮成了我们的战利品!这一仗,创造了鲁西平原地带全歼日军的范例。
冀鲁豫故事二:“网子格”里的战斗
1941年5月,苏振华担任冀鲁豫党政军委员会书记,主持鲁西军区和冀鲁豫军区合并,组成新的冀鲁豫军区和第二纵队,杨得志任司令员,苏振华任政委。二人密切合作,带领广大指战员学习、贯彻《中央关于目前形势与党的政策的决定》,总结平原抗日游击战经验,坚定了在冀鲁豫根据地长期斗争的信念。
1941年12月7日,日军突袭美国珍珠港。与此同时,也加大了对中国战场的进攻力度。他们在冀鲁豫一带修建了4400公里的公路网,挖了近400公里的封锁沟,修筑了1098个炮楼据点。鲁西被分割成棋盘一般密密麻麻的“网子格”。日军妄图把中国抗日军民困死在“囚笼”里。当时,边区大旱,灾荒严重,日军趁机加强“扫荡”“治安肃正”。
1942年初,日军集中了1万人、250辆汽车和10多辆坦克,分8路向冀鲁豫边区的中心区“铁壁合围”“拉网扫荡”。
苏振华和八路军许多指挥员都是从“山地大学”学习战争的,山林是他们的广阔天地,在山岳地带打游击游刃有余。现在面对的却是一望无际的平原,没有山的掩护,行动完全暴露。要想取胜,必须紧密联系群众,开创适用于平原的战略战术。
为鼓舞广大军民的斗志,苏振华深入抗战一线调查研究,总结推广各地军民的抗战经验,表彰先进。现存档案中,有当年苏振华写的调查报告《鲁西南三个村的斗争是怎样坚持的》:目前华北敌后抗日根据地的敌我斗争形势,正处于空前紧张残酷的阶段,敌人正集中一切可能集中的力量,向我各抗日根据地轮番进行残酷的“扫荡”“清剿”和蚕食——在这样的形势下,我们坚持敌后斗争的某些同志,对敌后抗战失去了信心,对坚持抗战就能胜利的正确结论表示怀疑,右倾情绪在生长着。当这样的时候,介绍鲁西南三个村坚持斗争的经验,并进一步研究与学习这些经验,这对克服悲观情绪,继续坚持敌后(特别是平原)抗日根据地的抗战是有很大意义的。
苏振华认为真正的铜墙铁壁是人民。他热情洋溢地介绍了根据地男女老少总动员、坚持抗战的动人事迹,赞扬地委书记戴晓东、司令宋励华与人民同生死、共患难,组织全体人民采取正确的斗争策略,在敌人的反复“扫荡”下,坚持斗争四个多月,终于打破了敌人的“囚笼”。
调查报告系统总结了十条经验,其中特别强调要加强党的领导,密切联系群众;认真武装群众,组织人民一致抗日;要培养坚强的骨干;正确执行党的政策;团结一切抗日力量,善于区别对待各种不同派系。毛泽东看到这个调查报告后十分高兴,肯定了平原人民的创造,并说对于坚持平原抗日更有把握了。
冀鲁豫故事三:“山雀子”满天飞
1942年是抗日战争中最困难、最艰苦的一年。日寇反复“扫荡”,顽军不断“磨擦”,根据地人民备受摧残。1941年起,又连续两年大旱,蝗虫肆虐。2600多村庄遭受灾害,100多万人严重受灾,14万人饿死。沙区约一万妇女儿童被卖。如何巩固和发展根据地?苏振华从失败和挫折中及时总结经验教训,他在自传中如此写道:
在战争的指导上,对敌强我弱的特点及敌、我、顽三角斗争的复杂情况认识不够,对积蓄力量、等待时机的战略方针掌握不稳,因而在1941年和1942年,未能充分利用敌、伪、顽之间的矛盾,及时改变组织形式和斗争方法,在敌人频繁“扫荡”、合围,根据地已被分割的形势下,仍然采取大部队活动和打硬仗的办法,以及对敌、顽斗争不分主次地乱打,结果刺激了日寇,在顽军中也树敌过多,使部队和根据地遭到一些不应有的损失。1942年秋,接受教训,采取了以分散的游击战对敌,以集中兵力对顽,军事、政治、经济、文化一体化对敌斗争,改变了斗争形势。
为有力地消灭敌人,保存自己,苏振华十分关注小部队建设。在12月召开的边区高级干部会议会上,他作了《冀鲁豫区小部队建设问题》的报告。从小部队的建设、作用、活动方式,到政治工作、供应保障以及武装斗争与各种斗争的结合,全面论述了小部队建设的实施方针。他强调:“发挥小部队中的党支部的堡垒作用,建立有威信能做实际工作的支部委员会,尤为重要。”
会后,苏振华和同志们遵照党中央指示,实行精兵简政,调整斗争方针,转变斗争方式。组织小部队、游击支队,加强边沿区活动。他们组成142支人数不等的小部队、武工队,“敌进我进”,深入敌区发动群众,打击敌人,开辟“有敌人无敌区”的隐蔽游击根据地,把敌人困在孤立的碉堡里。敌人陷入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在此情况下,我军先是消灭了平井率领的特务武装挺进队,后又歼灭了山东警备队一部,小部队遍地开花,开展“麻雀战”,真正是“山雀子满天飞”,敌军防不胜防,疲于奔命。
冀鲁豫军区的游击支队由12个发展到20个,对敌斗争更加有力。1942年二纵和冀鲁豫军区大小战斗1636次,毙伤日军1647人,伪军、顽军5764人,攻克据点124处。但我军也伤亡、失踪4672人,付出极大代价。斗争的严酷,更显示出胜利的可贵。
冀鲁豫边区党政军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采取“麻雀战”等灵活机动的战略战术,浴血奋战,以巨大的牺牲,创造了约2000万人口的根据地,坚如磬石,屹立不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