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 黄居寀 山鹧棘雀图
此幅中景物有动有静,配合得宜。像山鹧跳到石上,伸颈欲饮溪水的神态,就十分生动。另麻雀或飞、或鸣、或俯视下方,是动的一面;而细竹、凤尾蕨和近景两丛野草,有的朝左,有的朝右,表现出无风时意态舒展的姿态,则都予人从容不迫和宁静的感觉。下方的大石上,山鹧的身体从喙尖到尾端,几乎横贯整个画幅。背景则以巨石土坡,搭配麻雀、荆棘、蕨竹,布满了整个画面。画的重心在于画幅的中间位置,形成近于北宋山水画中轴线的构图方式。而具有图案意味的佈局,有著装饰的效果,显示作者有意呈现唐代花鸟画古拙而华美的遗意。
黄居寀(933-993以后),四川成都人,字伯鸾,五代十国名画家黄筌之子。善画花鸟山水。初为西蜀孟昶(934-965在位)朝翰林待诏,为宫廷作画。乾德三年(965)随蜀主降宋,进京供职宫廷,仍授翰林待诏,负责收罗和鉴定名画,淳化四年(993)曾出使成都府。太宗尤加宠遇,委以搜访名画,诠定品目之重责。黄筌父子之画艺,在北宋初期尚成为图画院评定优劣之标准。
黄居采与父亲黄筌皆为五代后蜀(四川)的大画家,以活灵活现的精致花鸟画名噪一时。降宋之后,也成为宋初宫廷花鸟画的主流。《宣和画谱》便赞叹其作笔笔皆有来历,并长于吸收前代画家各类长处。〈山鹧棘雀图〉即为传承唐代以来花鸟画中轴构图等传统的代表画作。
《圣朝名画评》曾记录黄氏父子一同为宫殿绘制禽鸟花卉壁画,由于十分逼真,当猎鹰被带入宫殿中时,竟不断攻击壁画中的禽鸟,其画艺也因此受到称赏。〈山鹧棘雀图〉中工笔设色的禽鸟,即展现其深厚的写实功力。
《宣和画谱》中提到黄居采绘制的怪石山景,比他父亲还要精彩。〈山鹧棘雀图〉的岩块虽不甚奇怪,但与禽鸟树木和谐构成华丽稳重的画面。为表现岩块的阴暗面,采用焦墨逆锋干擦,不过尚未形成规则的皴法,透露出成画年代较早的讯息。透过岩块的节组方式,还可略推其山石作品的可能表现方式。
麻雀像是表演般地将双翅漂亮地展开。黄居采父亲黄筌的〈写生珍禽〉中也有相同姿势的禽鸟,可看出父子一脉相承的家传描绘方式。
石后平坡的三道荆棘,是用深赭以没骨的方式绘制的。崔白的〈双喜图〉上也可见到这种画法,但〈山鹧棘雀图〉的用笔与造型更加古朴单纯,展现了五代末、北宋初的绘画表现方式。
黄居寀 作品
黄居寀 竹石锦鸠图绢本设色 23.6×45.7厘米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此图画写秋天栎树凋零,几只鸠雀或停栖在枝头,或在山石、水旁觅食啄饮。画面淡雅空潆。山石略加勾点,以皴笔擦出。竹丛栎叶皆以勾填法绘出。几只鸠鸟姿态各异,刻画细致,质感丰厚,此画显示了黄氏风格。
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