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鲁迅化”去的究竟是什么?莫言、余华有什么见解?

中华民族拥有上下五千年的悠久历史,孕育了许多英雄儿女。在国家危难之际主动请缨赶赴前线,在国家贫困之时深入基层找寻解决办法,在国家科技落后之时远赴海外学习先进知识。拥有这样英雄气概的中华儿女不在少数。

将时代推至那个充满动荡年代,投笔从戎的文人墨客不在少数。鲁迅先生就是其中一位,但他是弃医从文,想要通过笔杆来描绘和揭露当时中国从下至上的黑暗和腐朽。直至改革开放时期,鲁迅先生的思想得到了广大人民的认同,诸多作品被编进中小学课本,成为当代的文学典范。

随着时代的发展,“去鲁迅化”一词在社会上广为流传,越来越多的人们认为,当今的时代和社会,已经与鲁迅先生所秉承的思想天差地别,许多专家学者也就鲁迅先生的作品,对鲁迅先生的思想进行了详细的剖析和抨击,认为这样的教育会对青少年产生不良影响。所以,“去鲁迅化”去的究竟是什么呢?

“去鲁迅化”的意义和深刻影响

鲁迅作为我国文学史上的重要里程碑人物,拥有着数以万计的读者和粉丝。从民国初期,鲁迅先生就以其尖锐直接的文风,批判着国内那些黑暗腐朽的势力,为生活在水深火热中的百姓发声,可谓是当时人民的救世主、人民的精神领袖。

如今“去鲁迅化”一词的出现,使得那些拥护和爱戴鲁迅的读者和粉丝都心头一紧,即便是曾经人民的代表,抨击不平等势力的先锋,也无法与现代的文化精神所契合。时代在发展,精神与思想也同样处于不断发展,对于那些与时代脱轨的一切,我们都应该摒弃。

而“去鲁迅化”并不是呼吁社会和人民忘记鲁迅,而是从中小学课本为出发点,将鲁迅的一些作品文章从课本中移除。如今,越来越多的作家学者认为,鲁迅被世人过度解读了,鲁迅并不能够胜任这样的历史地位。

究竟鲁迅先生是否真的被过分解读,我们也无从考究,生活在历史中的人,总要经得起批评与赞扬,褒贬不一的评价也代表着当今时代不同人群的不同价值观。

暂时看来,“去鲁迅化”就是消除中小学教科书的内容。那么究竟去掉哪些内容呢?教育部相关专家联合当代作者表示,“去鲁迅化”则是由于鲁迅先生的文章过于深奥难懂,对于中小学生而言,这样的文章并不在他们所能接受的范围之中,学习起来十分吃力。而随着时代的进步,越来越多的优秀当代作家不断涌现,创作出了更多符合当今核心价值观的优秀作品,让青少年多读新书,是一个更好的选择。

这一提议的出现,短时间内便得到社会大众的认同。从学生家长到老师校长,都认为鲁迅的作品在中小学课本上出现的频率实在太高,而教育领域的专家学者也认为,由于鲁迅先生的文风和文章实质过于尖锐和苛刻,其揭露和批判的内容也与当今社会有着巨大的差别,如若学生真的读懂了文章,会影响青少年的思想和理念,有碍于孩子的身心、精神的健康发展。

正是由于其文章内容深奥,比喻范围广泛,隐晦难懂等一系列问题,鲁迅的作品于2010年前后,逐渐从中小学课本中移除。

社会各界对于“去鲁迅化”的不同认知

对于“去鲁迅化”的不同认知,不同人群也有着他们不同的看法。一部分人们认为,“去鲁迅化”看上去似乎是好的,但归根到底就是对文学的不尊重。鲁迅生长在那个黑暗的年代,其文学作品的内容和风格也是由于那个年代的大环境所奠定的,试问如今的新兴作家,能否感同身受,创作出鲁迅先生这样的作品和内容呢?

其次,我们每个人认识鲁迅的方式,便是从小学、初中的课本,才了解到了这位深明大义、为人民考虑的文学先锋,如果从小学课本就将其删除,那么鲁迅在将来,一定会被人们所忘记,从学校开始就失去了对于鲁迅先生的学习和认识,等到步入社会后,繁重的压力就更让人无暇顾及究竟谁是鲁迅了。

还有一部分人则认为:“去鲁迅化”只是在中小学阶段,将鲁迅的文章删除,减轻孩子们在课堂和学校中的学习压力罢了,想要学习和了解的孩子们,仍能够在课余时间阅读鲁迅作品。

但结合实际来说,笔者则认为第二种说法缺乏说服性。首先,即使是鲁迅的作品在中小学课本中被取缔删除,也是无法减轻学生现阶段的学习压力的,所谓的学习压力并不是由于鲁迅先生文章的出现才造成的,就算是鲁迅文章遭到删除,取而代之的还有其他类型的文章和内容,学生仍需要学习;

其次,中小学生正值青春,贪玩是每个孩子的天性,除非家长和老师的强制要求,没有一个孩子愿意在写完作业或是周末之余,还要继续读书,更不用说读鲁迅这样的文章了;最后,“去鲁迅化”当然也是一把双刃剑,利弊相互交织,如何理解其中蕴含的利弊关系,还要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莫言余华对于“去鲁迅化”的见解

即便最终“去鲁迅化”已成定局,以鲁迅作品跟不上时代潮流宣告其文章离开中小学课本,但如今文学领域的几大高峰仍出面为鲁迅证明。其中,莫言余华等世界著名作家,就是鲁迅的忠实粉丝。

莫言先生作为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的获得者,也作为我国首位取得诺奖的作家,相比他在这个话题上更具备话语权。国际上很多作家认为,莫言获奖作品是仿照《百年孤独》这本魔幻现实主义题材小说所创作的,但莫言先生便回应道:他是受鲁迅先生的《铸剑》所影响,要是论魔幻现实,鲁迅才是世界首位。

不久前莫言还曾在记者媒体的面前说过这样一句话:自己崇拜鲁迅先生,自己与鲁迅先生是不能相提并论的,如果可以,他愿意用自己的毕生所学所作,换取一篇如《阿Q正传》那样的文章,他还坦言,也正是因为鲁迅先生的影响,才使得他走上了作家这条道路,并且在自己没有出名前,许多作品都喜欢模仿鲁迅先生的结构,直至今天他仍受鲁迅先生的影响。能够获得今天的成就,与多年拜读鲁迅先生的作品有着最为直接的关系。

余华先生虽没有获得诺奖,但作为首位走出国门的著名作家,在世界文学领域也拥有着极高的声誉。他同多数人一样,曾认为鲁迅先生的文章对于中小学生而言过于困难了,让人难以知晓其中的内涵。随着年龄增长,他便改变了这一观点,直至多次阅读《狂人日记》后,他彻底被鲁迅先生的文学素养折服。

从那以后他便开始潜心创作,直至他的代表作《活着》的横空出世,才让世界认识了这位来自中国的现实主义作家。从余华先生的这两本书中,我们不难看出其中的细节与鲁迅先生的相似。而《活着》一书中的主角福贵,与鲁迅笔下的孔乙己更有着异曲同工之处。无论是国内的读者,还是国外的读者,都认为余华便是当代鲁迅精神的传承者,而余华也曾表示,引领自己走上文学创作道路的人,就是鲁迅先生。

小结:

时代在发展,人类在进步,思想和文化也正在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多年前为人称道的事物,放在今天可能并不能够被所有人理解,文学也是如此。

文学创作没有对错之分,有的只是作者所处的环境、阶级和社会的不同,而这些因素则奠定了一个人的创作风格。我们不得不承认鲁迅先生的文章确实深刻难懂,但也不能否认其文章曾经为社会所做的特殊贡献。

不能因为难懂,就不让学生去懂,更不能因为人们生活在如今这个祥和安定的社会,就不让人们通过文章去了解曾经那个腐败黑暗的社会。在加强学生思想道德建设的同时,加强学生对于历史文学作品的赏析和了解,才能够更好地使学生全面发展,培养出更多优秀的青年才俊。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