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阳明心学及其当代意义——王德峰(讲座文字转录)6

阳明心学

我们上午讲了孟子的心学。这是开端,然后我们又讲了禅宗的心学,用佛教的语言讲的心学。然后,我们现在就来看这个心学在中国的最高成果——阳明心学。阳明心学第一层意思,就是我上午讲第一个命题,心即理。心外没有理。我上午也略略在讲了心外没有理的道理。我们现在做事每每凭借的就是心外之理,对吧。好我们来看什么叫心即理。《大学》、《中庸》、《论语》、《孟子》这四本书合起来叫四书。第一本就是《大学》。《大学》这本书对于我们中国人哲学修养,是第一要看的书,这叫初学入德之门。这篇文字,是孔子的一个非常杰出的弟子曾子所做(有争议,但作者是谁不重要)。这篇文字本来在收录在礼记里边,二程兄弟程颐程颢把这礼记当中的《大学》这一篇专门抽出来。让它成为一本单独、独立的书。《大学》之后,另一本叫《中庸》曾子的学生子思所作。子思是孔子的孙子,孟子的老师。我们现在先看《大学》这本书,第一句话: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这叫三条纲领。什么叫大学,大人之学。什么叫大人之学,学做君子,跟小人区分。一般来说是什么时候开始,都这本书呢?按照孔子的说法,15岁。孔子说他自己15志于学。有志于学问了。这个学是什么?学做君子,学习君子的境界,15岁开始。15岁之前叫小学,15岁之后叫大学。小学是什么呢,不是今天我们讲的那个小学中学大学不是。小学在古代就是什么,一个孩子在孩提时代的要教他识字,教他算数,知道他起码教他音乐,还要教他待人接物,这叫小学。到了15岁,大学。就是学习做君子啊,那么,就要读《大学》这本书了。《大学》第一句话就是讲述了三纲领: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

什么叫明明德?第一个明字是个动词。我们本有明德,但是我们没看到,它被遮蔽了,再把它拿出来,启发出来,把它彰显出来,那叫明明德。所以,明德是什么呢?明德就是心之德。德什么意思呢?用英语来说啊,叫virtue。学过英语的朋友知道virtue。就是一个事物的特征属性,或德性。它不等于伦理学概念啊,每个东西都有它的virtue。我们的两条腿的virtue是什么?跑步弹跳。我们头脑的virtue是什么?思考学习。那么,我们的心的virtue叫明德,本有,然后遮蔽掉了。把遮蔽去掉让它明明起来,那叫什么啊,明明德。

那么,明明德该如何明?第二句话来了,在亲民。亲民的民就是人民生活。我们明明德不是个人关在书斋里边。自己的苦思冥想,不是明明德,不是这个功夫哦。明明德的功夫途径在体会人民生活,因为天道在人民生活中。到15岁呢,就要领会了百姓平常的生活,里边有道,这叫亲民。

然后,止于至善。就是最高的目标。就让我们的心,跟天理一致,叫至善。这是王阳明对至善的理解,什么叫至善。使我们的心达到的最高境界就是跟天理一致,此心纯乎天理之极,极的意识就是标准。我们的本心,我们的明德,一旦明了,就是回到明德中,叫明明德。我们就要修养这个明明德的等途径,途径就是亲民,就是领会人民生活。领会人民生活,指向一个让我们的心跟天理一致的目标。心中所想到的东西无一不是天理之标准,不掺杂任何的小我的私欲、个人的偏见。把偏见、私欲清洗掉这叫纯乎天理之极。这种状态叫至善。

这是大学的三纲领,那么还有八条目,具体怎么来做呢?一共是八个步骤。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这叫八条目。那么,朱熹也讲《大学》。他就按照《大学》写的这个顺序。这时候,他提出的格物之学就是朱熹教我们怎么格物。朱熹是南宋人,南宋的思想家,王阳明是明朝的。少年时候到王阳明曾经跟他的老师做过一个讨论。他问他的老师什么是人生第一等的事情,老师回答说,读书做官。王阳明少年王阳明听了不能接受。他跟老师说这不是第一等事。那么,老师反问他,你认为是什么?他说读书学做圣贤。他老师听了哈哈大笑,你也太高了,太空了。我们做不了圣贤,我们好好读书去做官吧。你看少年的王阳明这个境界已经来了。第一等事,读书学做圣贤。那么,后来呢,王阳明不知道该怎么学了,有一个人告诉了王阳明,有一个路径,像朱熹教我们的,先从格物开始。

什么叫格物?我们要对事物进行观察和理解。比如说,我们看一根竹子。我们盯着他看,然后一定要想清楚,竹子为什么被称为竹子。没有被称其为另外一颗比方说树,榆树,它为什么没被称作榆树呢?这里边有一份竹子的理呀,你要把它体会出来。这一步做了再说致知,即格物而后致知,致知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身修而后治国,治国而后平天下。王阳明听了觉得好,有信心了,原来圣人是可以学的,而且有路径。于是第一步开始格物。格什么?格竹子。这是蛮了不起的努力,从个别中看到一般,我们永远面对一根个别的竹子,要从中体会到竹子一般的道理。结果,他格了七天七夜。没格出道理来,到是格出一身毛病来了。这时候,他失去了信心了,要养病了,要养病就躲到道家学说里去,开始养生。后来又接触了佛学,开始领会禅宗。这是他做学问的第二阶段,第一阶段是朱熹的学问,格物,没格成功。,第二阶段学习老子、庄子学说还有佛学。禅宗给他极大的启发,当时他已经科举成功,但做官被贬到贵州一个蛮荒之地,龙场。他在那里吃足了苦头。有一天半夜三更,他顿悟了,突然明白是什么是儒家格物致知的学说。格物致知,驱使我们自性具足。自性具足,指不要去看外部的事物,不要求外物之理。心外无物。他顿悟了这一点,激动得半夜三更大喊大叫,这叫龙场顿悟。顿悟之后的王阳明。开始教学了,教他的心学。他就走了一场背叛朱熹学问的道路。朱熹的学问,是让我们去从外部事物当中去发现天理。王阳明突然明白了,这叫禅宗的顿悟啊。天理不在外部事物中,在我们心里。

心即理

陆象山跟王阳明一样,也是顿悟,陆象山跟朱熹是很好的朋友,但是在学问上对立,他们发生过一次大辩论,叫鹅湖之会。我们中国人要解决一个破心中的问题是吧,程朱理学指点了一条什么路。先从世界上的各种事物当中去领会到天理,然后把他说明白让全体中国老百姓都懂它,然后来克服自己的个人私欲。这叫存天理,灭人欲。程朱理学问题出在哪里?天理如果在人心之外,在人心之上,脱离人性,那就是僵死的教条,它没有力量。你认识他也一样。对你的生活和行为,生命时间毫无影响。举个简单的例子,今天那些跟父母对簿公堂的儿女们,他们难道不知道孝之礼吗?作为一个中国人从小耳濡这个道理吧?头脑里知道孝之理有用吗?这个例在他的心之外。因此他照样跟父母对簿公堂,争夺财产,问题的关键在此。陆象山,王阳明发现程朱理学走的路不对。把天理高高在上的端在那里,向老百姓解释清楚,然后大家去服从他。这个天理就成了僵死的教条。天理在哪里?在人心里。陆象山讲这话,后来王阳明接着讲这话,良知乃是天理昭明灵觉处,故良知即是天理

王阳明带兵打仗时,有一次他手下抓到一个大盗贼,把他押到王阳明面前,这个人做过许多伤天害理的事,王阳明就跟他说,你做如此伤天害理的事情,你良知何在?盗贼说,王先生,我久仰你大名,我知道你天天说良知良知,你能不能把良知拿出来给我看看。王阳明说好,我现在就拿出来给你看。这样,我现在决定放了你。但走之前有一个条件,就是把你身上所有的东西给我留下来。那么这个,盗贼身上还有什么东西呢?只有身上的衣服。盗贼一开始很高兴,但当王阳明手下把盗贼剥衣服剥到还剩裤衩的时候盗贼叫唤起来了,王先生,求求你,把这裤衩就给我留下吧。刚说完这句话,王阳明当即大喝一声良知,当下呈现了

如孟子所说羞恶之心人皆有。任何一个人犯了罪,或者做了错事他一定会有一个愿望,为自己这个行为做一个辩护。他这个做辩护的愿望,表明他有羞恶之心。我们再来看王阳明说到这句话良知当下呈现了,什么意思,它不是经过判断推理得来的,而是他生命情感的真相在此时此刻不由自主的呈现了。情不自禁的来了。所以,这不是头脑的是,这是心的事情。良知不是在头脑,。是在我们心里。这个心里边是什么东西?生命情感。头脑里边是什么东西?概念判断推理。我们别误解了良知。别以为他好像是西方哲学家,比如说德国的康德所说的先天之上,不这个意思。良知是我们生命情感的本身的存在。

头脑和心有区别。要说明头脑和心的区分太容易了。比方说,有一个人恋爱了,后来有失恋了。失恋是一种很大的痛苦,他无法排解,后来只有一个办法,找到一个知心朋友,向他倾诉知心朋友想劝他把这件事情放下,想想看,该怎么劝,没办法劝。后来那个知心朋友满聪明的,想到一句话,跟那个失恋的人说,你要知道天涯何处无芳草。这句话倒是符合理性的啊。失恋的人听了他这句话之后头脑想通了。因为它完全符合理性。他头脑想通了,他做出一个决定,把这件事情放下。他的头脑刚刚做好这个决定,心里又一阵难受起来。李清照那首诗写得好,“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这就是头脑和心的区别,但心更根本。在头脑里边活动的是概念、判断、推理,在心里边活动的是生命体验,生命感受。我们头脑中的概念、判断、推理是不可能把我们心中的生命情感给消解掉。这就是孟子所讲的心。

所以,现在我们看到,朱熹理学跟阳明的心学,在哪里对立?

朱熹的理学让我们用头脑去理解天理,然后再诉诸生命实践。但我们头脑中理解了一种道理,但它不可能成为我们生命实践的动力。生命实践的动力来自我们的心,就是生命情感。驱使我们去行动的是情感的力量,情感发自于心。这个发自于心的情感要在它的本真的真相里面,那叫天理。这就是心即理这句话的意思

朱熹告诉我们,天下先要有孝之理,人才会有孝亲之心。孝之理是不朽的,本来就存在的。这是朱熹理学的出发点,所以先要把那些不朽的理说清楚,然后我们去认识他,由于认识了这份天理,我们就有了生命实践的那个心。

但是这个道理是不能成立的。王元明把这个关系颠倒过来,认为天下因为有孝亲之心才会有孝之理。这道理在哪里?我们拿论语中一个典故来举例。

礼崩乐坏

宰我问:“三年之丧,期已久矣!君子三年不为礼,礼必坏;三年不为乐,乐必崩。旧谷既没,新谷既升,钻燧改火,期可已矣。”子曰:“食夫稻,衣夫锦,于女安乎?”曰:“安!”“女安则为之!夫君子之居丧,食旨不甘,闻乐不乐,居处不安,故不为也。今女安,则为之!”宰我出,子曰:“予之不仁也!子生三年,然后免于父母之怀。夫三年之丧,天下之通丧也,予也有三年之爱于其父母乎!”宰我问:“服丧三年,时间太长了。君子三年不讲究礼仪,礼仪必然败坏;三年不演奏音乐,音乐就会荒废。旧谷吃完,新谷登场,钻燧取火的木头轮过了一遍,有一年的时间就可以了。”孔子说:“(才一年的时间,)你就吃开了大米饭,穿起了锦缎衣,你心安吗?”宰我说:“我心安。”孔子说:“你心安,你就那样去做吧!君子守丧,吃美味不觉得香甜,听音乐不觉得快乐,住在家里不觉得舒服,所以不那样做。如今你既觉得心安,你就那样去做吧!”宰我出去后,孔子说:“宰予真是不仁啊!小孩生下来,到三岁时才能离开父母的怀抱。服丧三年,这是天下通行的丧礼。难道宰子对他的父母没有三年的爱吗?

孔子拿什么做标准判断说宰予这个人不仁?心安与否。儒家的核心观念仁并不是一个概念,它是生命情感的真相。我们对父母的爱从哪里来?是因为我们亲身感受过父母亲给我们的关爱和恩典,我们在父母亲的关爱和抚养下长大,父母亲给我们的恩典,我们亲身感受过。如果我们还不去回报,我们会心安吗?孝亲之心就是这么来的。他不是来自我们的头脑对最一份道理的认识,而是来自我们对父母亲给我们恩点的亲身感受。由于有这份亲身感受,我们就要去回报,而不回报会心不安。安与不安,不是头脑的事情是心的事情。心不安是有声音的,这声音叫良知的呼声。

我们有时候做了一件事情,比方说,你是企业家。假如你做了一件事情,很大的影响了一个员工的命运。你对他所实行的这个做法,可能在理性上完全通的过,完全符合现代企业制度和规则,但回到家里,吃饭时心里又想起这件事情,突然心里不安起来。于是你又把这件事在头脑里边又想了一遍,发现自己没做错。完全符合理性的。但吃着吃着,又想起来这件事。这声音来自你的心。因为你不安。

所以我跟那些企业家讲,你们学管理科学的现代企业制度,要根据管理科学建立起来,但这事情绝不是根本。你跟企业当中的每一个成员打交道,还有一种更根本的道理呢?这个道理西方管理科学是说不出来的,然后他们问我什么道理?我说,天理啊。他说,天理?你说说看,我说,这不是说的,需要从你心里去求。你回到你心里就知道了,不是回到头脑里啊。你就马上就知道,你不知道也没关系,到时候自然会有良知的呼声。这个良知就是王阳明讲的,良知奈天理昭明灵觉处,它才是真正的力量,头脑是压不过它的。那么心来自哪里?心就存在于我们人与人的关系中。存在于君臣、父子、兄弟、夫妇、朋友五种人伦关系,叫五伦,现在帝制推翻了没皇帝了,其实君臣还这个君就是我们这个中华民族。我们每个人都是中华民族的一个成员,这一层关系永远在的,你走到天涯海角,都知道自己是中国人,这叫现代的君臣关系。到海外留学的80后90和比国内大陆的80后90后更爱国,那是一种生命情感。把这五种关系拿掉,我们说还有一个individual。在中国思想中属于不可理解的。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里讲的关于自我价值实现,对中国人来说,不可思议。我们中国人每一个人在人生的历程当中或成功或失败,这些成功或者失败的价值最后都我们跟亲人的关系中。也落实在我们跟民族的关系中。中国人在人生的舞台上取得了成功了,会想到告慰父母,让家人知道,这是中国人人生价值的实现落实之处。80后在他们成长的过程当中,一度以为自己是世界公民。后来终于发现自己还是中国人。我发现我儿子他还是中国人什么事情?当我有了我的孙女,我儿子有了他的女儿的那一刻,他后来跟我讲他说,“我心里最柔软的东西被触动了,我知道我以后该干什么了。”他马上作为一个中国人领会到了那份妇女之情。他知道自己的责任,他再也不说我要自我实现。我们这个民族因此而了不起。下一代是我们中华民族的命根子,真正的中国人都为下一代而奋斗的。我家里一个钟点工,50多岁,我说,你在上海混了几年,他说,十几年了,大概19年也挣了些钱呢吧。我说,你应该去你退休啊,享一享清闲的福吧,他说不行。他说,我有两个儿子。第一个儿子结婚了,二儿子在读大学,还需要钱,因此他每天干五户人家的钟点工。我真知道这是个了不起的民族,为下一代,就是为未来。我们这个民主是为未来而奋斗的民族。下一代就是未来。哪怕这辈子吃了在多的苦。只要下一代超过我们的生活就好了,为下一代开辟一片光明幸福的人生道路,我吃再多的苦都可以。世界上还有另外一个民族是这样的吗?没有。就我们中华民族。

所以我对那些不断地跟我讲西方个人主义原理的学者们,我心里很反感,个人主义不适合于中国。我们这个民族的生存方式,我们这个民族的人生价值境界,在儒道佛里的,不在西方宗教和西方哲学里。王阳明讲的心是良知所在的地方,而良知不是理性认识啊,是对人与人的关系的真相的领会。因为孝亲之心才有了孝之理,而孝亲之心就在人与人的关系中来,我们感受到父母亲给我们的恩典,我们想要去回报。这叫孝亲之心。无此心,即无此理。一个孝字,在英语当中找不到任何一个对应的词翻译,也许你会翻译成respect and love,对长辈的尊重和爱,但这个爱,它究竟是什么?我们中国人全明白什么叫孝。什么时候最明白。倘若子欲养而亲不在。这是人生少数的几大大痛之一。一旦你在此痛之中,你一定全然明白什么叫孝。它不是概念,它是生命情感的一个方面的真相。我们在此真相中了,我们就在孝亲之心中,于是才有了那个孝之理。

致良知

第二致良知。王阳明新学的全部学问。如果概括的话就三个字:致良知。致不是获取。不是创设。为因为我们本有良知。和需要去娶她呢。我刚才说良知是有声音的,这个比喻蛮重要的,这是我对王阳明心血的一个重要体会,说出来请大家讨论,所以在我看来致良知就是听良知。根本的关键处就在听。怕的是你听不到。有时候受到干扰了你就听不到了。干扰来自种种,一种叫私欲,那你听不到。还有一种叫逻辑,理性的逻辑,你很发达,也让你听不到。良知是超越逻辑的。放下你那个逻辑的头脑。放下你的私欲对你的支配,你才可能听。这听是一种努力。那么下面有一个问题,我们如何去听了。要我在自己的生命实践中听,这个听就是行。行就是生命实践,离开行,永不可能听。我们跟年轻人讲一番做人的道理。解决问题吗?绝不解决问题。所以如何让我们的下一代听到良知呢?叫他们去实践。那么第三个命题来了,知行合一。

知行合一

如何行的方法,致就是听,如何听,知行合一。在自己的生命实践中去听到良知。知和行不能分作二件事,它本不是二件事,它是一件事。不能以为,在行之前先要有知,如果这样的话,那就是朱熹理学了。王阳明说“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行才完成了知。想想这个道理是什么?并不是在行之前有知,知就是行的开端,头脑中认识的道理叫作头脑中的知,它带来不了行动。

所谓知是行之始,这个知是对真理的领会,凡是真理一定是我们心向往之的。心向往之,这就是行之始。你看到了美好的景色,你都要想过去,融入其中,因为你心向往之,所以心向往之,表明了知是我们行动的动力。人知道这东西好,就心向往之,人知道那东西不好,叫避之唯恐不及。这个知是行之始,就是不由自主,心向往之。比如我们中国人曾经认为西方文明是真理所在,所以中国近代史开端上,一批又一批先进的知识分子向西方寻求真理,当时西方对我们中国人来说是心向往之。现代才终于发现它解决不了中国的问题。终于西方文明不再是真理了,不再是东方人,阿拉伯人心向往之的了。但是这里我们看到凡是我们确认为真理的东西,它同时一定是我们向往的。心来了。这就行之始。

那行为什么是知之诚呢?这真理你既然心向往之,你就想要跟它融为一体嘛。你要融入其中啊,你想做的事情就是你要跟这个向往的东西融为一体。如何融为一体?行。不行如何融入一体呢?因为我们向往了,所以我们去行动,行动就是让我们自身跟它们融为一体。这样我们的生命因此有了意义,有了精彩。让我们生活在真理中,这叫行是知之诚。全部这一切都是实践的,而不是理论的。

心学,这个学是实践。学了就要习,合起来叫学习,论语第一句话,“学而时习之,不亦曰乎”。习的繁体字怎么写,“習”。羽就是鸟的翅膀,一只鸟它一天要数飞之,要飞好几次,然后就拿这个习字来说。我们学做圣贤,这个学就是不断实践,“一日数飞,如鸟一般。学而不习,非学也”。学的不是指科学,不是这件事,是学做人,让自己的生命有意义和精彩,让我们生命在真理中,叫学而时习之。叫知行合一。

整个心学绝不是一个抽象的理论。学者可以研究它,但王阳明心学是叫我们去身体力行。行有未到处,一定是知没到。要证明这一点。所以致良知乃是生命实践之工夫,而不是单纯认识的活动。“不然,此事不成知。”如果你不曾实践,就是你还没知呢。一知就行动。就心向往之。不然只是不成知,此确是何等紧切着实的工夫。

我们去读王阳明的《传习录》,语录中王阳明与弟子的对话无一不在指点我们如何实践 。王阳明的心学是实践的事情。比如如何练毛笔字,不要求字好看,只是一个用敬的工夫,你写书法,练字,不图字好看,只是一个用敬。现在一练起书法就想,哦,自己最好成为书法家,写的字到处有人欣赏,那么你开始求了,错了。你要做的事情,是浇灌你的树根,不要做花想,不要做叶想,不要做枝想。这是王阳明原话。打一个比喻,我们种一颗树是想,它应该开灿烂的花,有茂盛的叶,但殊不知花、枝、叶也罢,树根只要扎的深,它自己出来的东西,而不是你求的。你如果练书法不图字好看,这是第一个前提。你如果办企业,不图晋升五百强,你办事情,认认真真做,用敬啊,这叫工夫。在根子上入手,那叫浇灌。只要树根浇灌的好,根扎的深,我们还怕什么。冬天一定会来,这颗树的花叶都要凋零,剩下光秃秃的树枝,没关系,当春天到来的时候,它又花繁叶盛起来。如果那个树的根扎不深呢?很浅呢,它冻死了,就这个道理。举一个例子,王阳明的心学用到我们生活中来了,它的实践叫知行合一,如何知行合一,这就是。做什么事情都要听,听什么?良知。良知乃是我们生命的意义的根本,因为它和天在一起的。那就是天理。不要专门的枝枝桠桠的去学这个,学那个。然后记下来一百多条,也记不完,要到处去应用自如。

儒家讲人生最高成就是一生三不朽,王阳明做到了。立功,立德,立言。他多次带兵打仗,平定宁王叛乱。立德指他这一生的行为,是个榜样。立言指王阳明的心学。他如果没有实践给我们看,恐怕我们会认为这只是空论,但他做给我们看了,让许多人折服。中国近代史上一些重要人物无一不是王阳明的信徒。曾国藩,李鸿章,蒋介石,毛泽东没公开承认,因为他反对儒家学说是吧,但他的精神和王阳明一脉相承。这就是王阳明,这就是他的知行合一的学说,不要在那空翻书,讨论来讨论去,真理不在口中的辩论,真理就是在你的生命实践当中去听到天理。如果我们用王阳明心学去阐发孟论,让我们别忘记三纲领,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因为你有止于至善的目标,就是你有人生目标了,知止而后能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定静安虑,这些来自哪里。来自于知道目标,知道我最终要达到什么。

(全文完)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