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为什么会生病?(本文讲透了!)
健康与疾病的界限
健康与疾病之间,本来没有绝对的界限。健康的人,也会有些小毛病;患病的人,也能照样开心。或者,换句话说,健康与疾病本来就是相通的。
健康的人经络通畅,患病人经络也通畅。所谓患病之人,其经络通畅的程度或许不如健康的人。然后即使是罹患了大病重病,其经络也还是有所通畅的。而所谓健康的人,经络应该是一直保持着全体的通畅状态的。
由此说,健康与疾病有时不能绝对化。世上并没有绝对健康的人,几乎人人都存在着或多或少的健康问题。严格来说,人人都是病人,人人都有健康问题。即使身体暂时健康,心理总还是有些问题的。
真正健康的人,会很快从怨恨恼怒烦忧愁悲恐的情绪中走出来,若使那些情绪持续的影响我们的心态,就一定是不健康的。因为这些负面情绪会影响人的脏腑,导致脏腑失衡,经络失畅,即使是暂时或轻微的,那也非健康。
健康不是绝对的。有健康,也有生病。或者,此时健康,彼时生病;或曾经健康,后来生病。事实上,人很容易生病,即使是健康的人,亦常受疾病的困扰。
事情说是对立的,有健康,就一定有疾病。而且,健康的时候少,而疾病的时候多。人很容易患病,稍受些风寒外感,或饮食、起居有所不调,若受外境影响而产生一些负面情绪,这些都会导致疾病,只是有时我们自己并没有感觉到。
我们说,一直保持健康,这其实是很难做到的。只要是有一个坏的念头,就会影响身体阴阳脏腑气血的平衡。
由此说,健康与疾病并没有截然的鸿沟,仅是相对而言。谁也不能说,自己是健康的。只能说,自己暂时相对健康而已。
我们当然是希望自己健康的。应该如何追求呢?我的理解是,要在生活中下功夫。我们总愿生活常好,常顺,常如意。生活的每时每刻,都安顿好,外不受风寒诸邪侵袭,内没有饮食劳倦之害,保持心境平和,最好能恬淡虚无,精神内守,这样就一定有助于健康。
保持健康很难,因为生活中总会有这样那样的事情,总会有所不平衡,但努力做一个平常人的日子,保持内心的一份宁静和乐,即使稍受些风寒,或稍有些饮食起居方面的不协调,亦不需担心。因为心为本,身为标,心正则身正,心和则身和。
如何获取健康
健康源于两个方面。
一是养生正确的生活习惯,包括饮食、起居、运动等等,都有要规律,而且,不过度,不偏颇,合乎中道;
二是修心养心正心。使心不失其正,恬淡而宁静,不因物喜,不为己悲,外境再如何变化,守住内心。常怀善心,行善积德;常想他人的好,常思自己的过;行有不得,皆反求诸己;少私少欲少求;扩大心量;宽容、谦卑、恭敬、感恩、忏悔、改过;远离怨恨恼怒烦等负面情绪;做个好人……若能如此在生活中时时反省,那么,一定可以保持健康。
有人说,这样做好难呀。我却认为,再如何难也值得。毕竟健康是自己至贵至重的,谁也不想失去。如果能坚持在生活中做个好人,不但能健康起来,还能提升精神境界,这实在是太值得了。
有人说,如何才能每天每时每刻都保持反省的状态呢?梁漱溟提出了一个观点,即求仁。他说:“养成习惯,则愈来愈死板,求仁的办法则愈来愈灵活。人心自正,人心自明。只令他常常自正自明,常常在此处就得了。”
这段话讲的非常清晰明白。虽然是指导为学做人之道,其实亦是养生养心之道。求仁其实即是指导我们如何在生活中保持反省,这样就能让我们常常好,而不是偶然地好。我们要健康,当然要常常好、常常对才行。只有行走在时常好、时常对的路上,才可能达到常常好、常常对的境界。
我们讲养成生活习惯,其实是在生活中下功夫。但这个下功夫不是向外求,而是向内心求。我们要知道,健康本来如此,人生本来健康,我们本就自有健康,只是后来失去了。现在我要们找回健康,当然要内求,内求即是己心。
内求不需要如何用功,也不需要多少辛苦,只是一刹那间,心中想通,即是心正。心若正则身自正。如果能一刹那、两刹那以至于数分钟、数小时都保持心中想通的状态,那就能时时心正。此时不需用力,只是顺着本心,自然而然。
我们为什么从健康走向疾病?
我们都知道,疾病是失去了健康。可是本来就健康着的,怎么会失去了呢?患病的原因是什么?
大家都认为,疾病的发生是受了外邪侵袭;或是饮食不节;或是起居失常;或是过于劳逸,这些都会导致阴阳失衡,脏腑失调,经络失畅,气血失和,正虚而邪盛,因此而产生了疾病。
我的理解是,健康与疾病本来就没有必然的界限。从健康到疾病并不很远,往往只是一个刹那,健康就失去了。或者可以说,以上的这些都是病因,但病因之所以导致疾病,或者说,之所以会导致大病或重病,还需要一个缘法。
这个缘法就是负面的情绪或心理。因为心中有了怨恨恼怒烦,这些因素导致病因变成了疾病,而且变成了大病重病。
人的心本来是清明的。心清明,则正气健旺,不容易生病,即使患病,也是小病小恙。比如,小儿一般不容易患上大病重病,因为小儿的心清明,正气健旺。而老年人容易患上大病重病,因为老年人心失其正,导致人体正气渐衰,正虚则邪恋,变生大病重病。
疾病为标,内心为本。人之所以生病,即是心失其正。如果心能时时保持恬淡内守而不失其正,那么,人将不会罹患大病重病。或者,即使罹患了大病重病,也能康复。
试读《思考文化医学》一书,作者用他自己的亲身实践来证明:心正则身正,心正能治愈大病重病,甚至是现代医学所认定的绝症。
心为什么会失其正呢?我认为,是因为懈怠。本来心是正的,因为外境的影响,心被污染了。但外境只是影响因素,从根本来说,是我们没有学习往圣先贤的教诲,没有去修身养心。
也就是说,我们自己懈怠了。因为懈怠,心慢慢地就迷失了。因为心迷失了,身也就被各种因素影响而生病了。若想重新获得健康,唯一的方法是正心。依赖医疗,只是治标,是暂时的,而且只能缓解病情。依赖正心,这才是治本,是根本的,长期的。
我们要维持健康,就要学习往圣先贤的智慧,就要精进,养成反省的习惯,时时刻刻用往圣先贤的正信正念来修正我们的内心。使内心不失其正,则永远不会罹患大病重病。
一切的健康问题都源于心失其正。所以说,我们要修身养心,非如此不能获得永久的健康。
有人认为,衰老了,正气弱了,就容易生病。我的理解是,即使是因年龄衰老,也不应该患病。衰老是自然规律,如果我们能保持心正,衰老与疾病并没有必然的联系。生活中所见,即使衰老而不生病者,亦大有人在。我们追求寿终正寝,其实即是追求一种正确的死法:按天地规律老死,而不是病死。
心是身的主人
总而言之,心是身的主人。心含君火,心若能清明,则君火明亮,五脏六腑皆归于平衡。即使稍受病邪侵袭,或受其他致病因素干扰,亦不会过于失偏。反之,若君火失明,心性迷失,则是致病的主因。若再兼有外邪或其他致病因素侵袭,就可能诱发大病重病。也就是说,就致病而言,邪气只是标,而心失其正才是本。
要想避免大病重病,根本的办法是养心。只要我们追求健康,不懈怠,愿意进取,积极修身养心,努力提升精神境界,那么,就一定可以保持长久的健康。
中医眼中的10个健康标准,您合格了吗
一、双目有神
双眼的目光炯炯有神,一丝呆滞的感觉都没有,说明精力充沛、气血充足、精神旺盛,而且五脏六腑的功能也非常良好。
《黄帝内经》说:“五脏六腑之精气,皆上注于目而为之精。”意思是眼睛为脏腑精气的汇聚之所。《黄帝内经》还有“精之窠为眼,骨之精为瞳子,筋之精为黑眼,血之精为络,其窠气之精为白眼,肌肉之精为约束”一说。
古人将眼睛的不同部位分属五脏,整个眼窝是精气的表现,其中肾表现在瞳孔,肝表现在黑眼球,心表现在眼睛的血络上,肺表现在白眼球,脾约束整个眼睑。由此可见,眼睛的状况跟五脏六腑的精气息息相关。
二、脸色红润
面色红黄隐隐,明润含蓄。古人说“十二经脉,三百六十五络,其血气皆上于面”,因此面色是气血盛衰的“晴雨表”。
脏腑功能良好,气血充足则脸色红润,气血亏虚则面容没有光泽。
三、声音洪亮
肺主气,肺气足,那么声音就会非常洪亮;肺气虚,那么声音就会显得低弱无力,所以声音的高低取决于肺气是否充足。
四、呼吸匀畅
《难经》指出:“呼出心与肺,吸入肝与肾”,可见呼吸与人的心、肺、肝、肾关系极为密切。只有呼吸不急不缓、从容不迫,才能证明脏腑功能的良好。
五、牙齿坚固
口腔卫生,基本上没有龋齿和其他口腔疾病。中医认为,“肾主骨”,“齿为骨之余”,牙齿是骨的一部分,与骨同源,所以牙齿也依赖肾中精气来充养。
肾精充足,则牙齿坚固、齐全;精髓不足,则牙齿松动,甚至脱落。
六、头发润泽
中医认为,“肾者,其华在发”,“发为血之余”。头发的生长与脱落、润泽与枯槁,不仅依赖于肾中精气之充养,还有赖于血液的濡养。健康的人,精血充盈,头发润泽;反之,精血亏虚时,头发易变白而脱落。
七、腰腿灵便
腰为肾之府,肾虚则腰乏力。膝为筋之府,肝主筋,肝血不足,筋脉失于濡养,则四肢屈伸不利。灵活的腰腿和从容的步伐是肾精充足,肝血旺盛的表现。
建议大家保持每周3次以上的运动,每次半小时,使肌肉、骨骼和四肢灵活自如。
八、体形适宜
即保持体形匀称,不胖不瘦。标准体重=身高(厘米)-100(女性减105)(公斤)。中医认为,胖人多气虚,多痰湿;瘦人多阴虚,多火旺。过瘦或过胖都是病态的反映,很容易患上糖尿病、咳嗽、中风等病。
九、记忆力好
“脑为元神之府”,“脑为髓之海”,“肾主骨生髓”。脑是精髓和神明高度汇聚之处,人的记忆全部依赖于大脑的功能,肾中精气充盈,则髓海得养,表现为记忆力强、理解力好。
十、情绪稳定
喜、怒、忧、思、悲、恐、惊七种情志变化,反映着机体的精神状态。七情能正常表达则身体健康,七情过度表达则直接伤及五脏:过怒伤肝,过喜伤心,思虑过度伤脾,过度悲忧伤肺,惊恐过度伤肾。
因此,对于日常产生的各种情绪,能正确对待,善于调节,才是健康的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