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部首中那些有趣的“三X儿”
在一线教学中浸淫的久了,听老师们上课的时候对汉字的部首有些非常有趣的称谓,有一组称谓概括讲就是“三X儿”,具体说就是“三撇儿”、“三拐儿”与“三匡儿”。三撇是“彡”,“三拐儿”是“巛”,“三匡儿”是“匚”。它们是对这三个形体的外形特点非常形象的描述。口耳相传获得了一代代教师的认可并形成共识。汉字是表义体系的文字,越是古老的字形,跟字义的关系越紧密。这三个形体作为汉字的偏旁,自然是较为古老的形体,那么,它们分别表示什么意义呢?
先讲“三撇儿”。汉字中以“彡”为形符的字约有四组:①彩、彦、修、彣、形、彪、彫;②彤、影、彰;③髟(鬃、鬢等所从)、须;④彭。“彡”在这四组字中分别表示不同的含义。
第①组字,与图画纹饰有关:彩是图画之美;彣,纹饰之美;彫即雕,是镂刻花纹,所以《论语》当中,宰予昼寝,孔子见了就说他是“朽木不可彫也,粪土之墙不可圬也”,朽坏的木头上面,自然是不能彫刻花纹的。彦是表示人仪容俊美,才德出众;形字也包含有纹饰之意;彪,是老虎的花纹。
第②组字,与光线有关,影本身就是由于光线的作用才产生的,景和影在古代汉语中经常混用,“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景就读作“影”;彰表示在光线下清楚鮮明,所以昭彰、彰显、彰明,都是跟从日的字组成新词。彤,表示光色极红。
第③组字与毛发相关,髟字不常用,但构成的字如鬓、髻、鬃等都跟毛发有关;“彡”在“须”中表示胡子。
第④组字表示敲鼓的声音。
以上谈的是表意的不同处,其实之所以能够一形多象,还在于多象之中有相同之处,以上四种意蕴就有表意像似性的联系——外在线性之美。修饰,光线,毛发,鼓声,修长等,都与此有关。行文至此,不禁打心眼里叹服祖先的智慧和汉字中蕴含着、流动着的美学。
再看“三拐儿”。“巛”其实就是“川”,“川”的甲骨文字形中,左右是岸,中间是流水,如江河奔流。川有两个义项,第一是河流,“两山之间,必有川焉”,无论大河小河,都可以称为“川”,百川归海,名山大川,川流不息,“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都是指河流;第二是平地,由于河水冲击及泥沙淤积,千秋万代之后形成平原,而沃野千里,一马平川,所以,米粮川,敕勒川,秦川等,在古典诗歌文献中,都是人们谙熟的描绘对象。
从“川”的字,如训、顺、驯、巡,都有川之顺溜的意味;顺自不待多言;驯马就是要使马顺从;规训的目的是使其顺从;巡是循,顺着某条道路走,巡视、巡行等;顺从、顺应、顺化、柔顺、顺天之意等可以类聚为一个顺的系列,而其基础构件则是川。
“川”字还有有变体,如“巟”字的下部,“巟”就是“荒”,表示广大无边,不可信。如《红楼梦》里“大荒山”就查无此山,发生的跟此山相关的故事,自然也不可信,有荒诞、荒唐的意味。
“侃”字的右下角,是否像“巟”一样属于“川”的变形,值得探讨。侃侃而谈是刚直坦诚地谈话,一种认识,可以说从川,取其不舍昼夜的意思。另一种认识,可以把它跟“彭”归为一类,表示“人口”大开,滔滔不绝,其发出的声音就用字形右下角的三画表示。但是,海阔天空瞎扯的侃大山,瞎侃等意思,要晚到元代王实甫的《西厢记》里才见到。
“巛”在“邕”字里面,则表示城市的四方有水。还有一个“巢”字,字上的“巛”本来跟“果”上的“田”连为一体,下面还连着“木”。该字的意象就是树上一窝鸟,与水完全无关。
最后谈一下“三匡儿”,“匚”读为“方”,就表示盛放东西的筐子。从匚的字,基本都跟器皿和盛放有关。匠,工具筐里放着斧头等工具,表示从事木工。匡:筐、框、眶,本来都是一个字意义的分化,竹筐、木框、眼眶,其实都来自于“匚”作为筐的意义。再如匣是装东西的小盒子;医是盛放弓箭的器皿;匪本来是篚,也是竹编器皿,后来才表示行为不正的匪徒,意义向“非”靠近了一些。竹匾也是竹制器皿。
可见这些“三X儿”其实都是有名有姓有意义有文化传承的字形,“匚”作为部首,一部之下统属诸多汉字,“彡”字充满了文化意蕴,“巛”是“川”的变体。每个字形背后都有一段辉煌的历史,但在语文课堂上,居然没有一个响当当的称谓,想来也是汉字的悲哀!汉字作为汉民族文化的结晶,是先民思想的反映,老师在看到汉字的时候,不仅要关注通过字形能够获得的表面信息,还要关注汉字背后的文化信息,在做教学设计的时候,能够考虑这些要素,让汉字带着趣味,带着温度,带着情谊进入儿童的视野,让孩子能够亲近汉字,增强对汉字的热爱之情,既能还汉字以沧桑感和历史感,以及汉字本该有的尊严,也能让孩子亲近母语文化。
本文发表于《小学教学》201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