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让有画面的字立体可感起来
词语的学习过程是一个由含糊到明确的过程,也是一个有单一到丰富的过程。“寒”是一个画面感极强的字,中外的著作中,对于“寒冷”的描写十分深刻到位。“寒”本来是描述环境的严寒苦寒,而由于这种环境带来的身体的寒冷和心境的凄苦或者清高,成为了“寒”的一系列引申意义。
《卖火柴的小女孩》是在寒冷的圣诞夜带着各种美好的愿望升入天堂的;《穷人》里的桑娜和渔夫在寒风呼啸的俄罗斯辛苦经营着一家人的生活……无一例外的,这些优秀的外国文学作品中的“寒冷”给人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印象,正如作品的主人公感受到的,读者在读完之后也是彻骨彻心的寒冷。中外对于寒冷的体会是相同的。
《我的伯父鲁迅先生》“有一天黄昏,呼呼的北风怒号着,天色十分阴暗……天黑了,路灯发出微弱的光。我站在伯父家门口看着他们,突然感到深深的寒意,摸摸自己的鼻尖,冷得像冰,脚和手也有些麻木了。我想,这么冷的天,那个拉车的怎么能光着脚拉着车在路上跑呢?”正是这北风怒号的寒冷和那光脚的车夫形成的衬托,激发了周晔在这个寒冷的夜晚思考这么沉重的人生课题,要跟伯父探讨这个问题,而作为成年人,面对一个纯真的孩子,有时候真的不知道该如何讲述这个社会的不公平和无奈。即便伯父不讲,想必周晔也略微体会到了贫苦人生活的不易。这段童年时期关于寒冷的记忆从此铭记在心,直到伯父去世之后怀念的时候,还能有如此细致的描述。
以上是从作品的角度感受的环境的寒冷,其实,从造字的角度看,最早的取意也是对环境进行描述,并且描述的栩栩如生。
金文的寒字,如下图:
字解释为“冻也。从人在宀(miǎn)下,以茻(mǎng)薦覆之,下有仌(bīng)。”这是一个典型的会意字,充满了画面感,人在屋里睡觉,下面铺着草,上面盖着草,草下面还是冰,造字的时候把这些事物放在一起,共同表达寒冷的意思。这是怎样的寒冷!家里无一长物,只有草这唯一的赖以取暖的东西,杜甫在《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曾经说“布衾多年冷似铁”,即便是布,多年之后也会僵硬不再熨帖而发冷,别说草,其寒冷程度可以想象得到。
由于心境的“冷”,对环境的感知也就更加敏感,所谓“一切景语皆情语”。“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是王昌龄在被贬谪之时创作的送别诗,送别、贬谪、一夜的寒雨,并且是“连江”的寒雨,是大雨,这萧瑟而凄冷的满江烟雨,这离别的黯然销魂,都包含在这画面感极其强烈的“寒”字当中!然而也是这壮阔的连江寒雨和浩渺的远山给人一种疏朗开阔之感,从而有了“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的清澈与澄净!而“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那种彻骨寒冷和万千孤独,则更可见环境与心境的契合。
也因为这“寒”的冰冷,在寒冷的季节生长的作物就有了一种不可触碰的清高之感,不可屈辱的高贵秉性。《梅花魂》里,外祖父关于梅花的殷殷叮咛:“这梅花,是我们中国最有名的花。旁的花,大抵是春暖才开花,她却不一样,愈是寒冷,愈是风欺雪压,花开得愈精神,愈秀气。她是最有品格、最有灵魂、最有骨气的!……”这生长于故国寒冬的清奇冷艳的梅花,在外祖父心目中,是乡愁的慰藉,是中国人不肯低头折节的高贵品格的象征,是洁净的圣物,是不可玷污的!梅花之所以被赋予这样的秉性,也是因为她绽放在冰天雪地的“寒”冬中!而作为乡愁的慰藉,还有王右丞的那句句急切的问候“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来日绮窗前,寒梅著花未?”
在文学作品中,“寒”既是环境的描摹,又是心情的抒发,“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是指冷落寂静的空山,“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凛冽的朔风传递着更声,寒冷的月光映照着冰凉的铠甲。战场的冷酷,寥寥数语勾勒无遗。即便没有详细写战争,通过这几笔也可以体会一个女子征战沙场之苦。
在教学中,不妨以“寒”作为主题词,勾连教材文本,拓展到其他文学作品,让学生能够体会“寒”作为一个画面感极强的汉字,是如何活跃在作品中的,同时,通过梳理,让学生认识“寒”这个词语使用的领域,既有环境的刻画,也有心理的认知,有人们的谦称,如寒舍、一介寒儒等,还有日常的所谓寒暄,实质就是互道冷暖的聊天儿,一寒一暄就是一年。其实,对于汉语而言,识字就是识词,而识词就是识物、识事,从而丰富情感丰富认知的过程。
传递语言文字知识,传递读书信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