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段锦——摇头摆尾去心火的功理与作用

 五行木生火,肝胆为木,心为火,肝胆为心之母,肝胆气滞气郁,肝胆火旺,从而波及心使心火上炎,心烦气躁。

通过摇头摆尾伸展和牵拉身体内外两侧经络,通过伸展和牵拉经络和经络所属肌肉,使经络和肌肉紧张、收缩、舒张,如此反复运动反射传导,其传导波到达肝胆心,使肝胆心气舒畅,肝胆心脏的气机升降出入平衡,相应于心脏和肝胆脏腑的气机升则升,降则降,气血流畅,脏腑正常收缩运动,从而起到从外调内,从内调外的作用,使相应的脏腑机能协调平衡,运作正常,达到疏肝泻胆,泻火除烦,消除心火,防病治病的效果。

传统医学角度

人体五脏之中,心脏是最重要的脏器,是生命活动的主宰。其居于上焦,在五行中属火,生理功能是主血脉、主神志。人的血液循环靠心脏搏动之“心气”来推动;人的精神、意识、思维活动主要靠心气、心血、心阳、心阴的协调平衡才能正常进行。心脏还对人体其他各脏腑的生理活动发挥着调节作用。

《素问·灵兰秘典论》说:“心者,君主之官也, 神明出焉。……凡此十二官者,不得相失也。故主明则下安,以此养生则寿,殁世不殆,以为天下则大昌。主不明则十二官危。”(“十二官”指各脏腑)人的精神、意识、思维活动主要归属心脏的生理功能,但与五脏都有关系。《素问·宣明五气论》说:“心藏神、肺藏魄、肝藏魂、脾藏意、肾藏志。”(亦称“五志”)因思虑过度、内火旺盛、五志化火,或过食辛辣、温补之品,或因脏腑功能失调等,都会导致内火自生而引发心火亢盛。

中医学中所谓“心火旺”主要表现为:

①如果发热、心烦、失眠,为心火炽盛,内扰于心,神不守舍;

②如果面赤口渴、口舌生疮、赤烂疼痛,则为心火上炎;

③若小便少、赤、涩、灼热疼痛者,则称为心火移热于小肠,是因为心火炽盛,灼伤津液所致;

④如果吐血、衄血表现突出者,称为心火迫血妄行证;

⑤若以狂躁谵语、神识不清为主症者,称为热扰心神证或热闭心神证。

八段锦该式动作,通过两腿下蹲,旋动尾闾(广义的尾闾指五节骶骨和四节尾骨的总称,狭义的尾闾专指尾骨)、摇摆头项,可刺激人体背部大椎穴及督脉尾闾,从而达到疏经泄热、去除心火的作用。降心火须得肾水,心肾相交才能水火既济。这一势上身前俯,尾间摆动,可以使肾水得升、心火得降。

分解开来,首先通过摇头,可刺激大椎穴(大椎穴为六阳经的汇总点,该穴有疏风散寒、解表通阳、理气降逆、镇静安神与健脑作用),以泄热理气,镇静安神,清泻心火;同时摆动尾闾,可刺激脊柱和命门穴。“腰为肾腑,命门贯脊属肾”,肾在五行中属水,主藏精;心在五行中属火,以水克火,只有壮腰强肾才能调理心火。所以,刺激脊柱和命门穴,增强肾阴对人体各脏腑器官滋养和濡润的作用,进而达到去心火的目的。

 通过身体的摇动,对从胸走手之手少阴心经以及从足走胸之足少阴肾经得到疏通调节,使居于下焦之肾真水上升,能清养心火;心火能制约肾水泛滥而助真阳;肾水又能制心火,使其不致过亢而益心阴,从而达到“水火相济”。在这一摇一摆、一升一降中,可达到平秘阴阳、调理脏腑的作用。

现代医学角度

心火常见症状有便秘、口干、舌尖红赤、心悸怔忡、失眠、五心烦热等症。这与现代所说的神经衰弱症、焦虑症等相似,这与交感神经张力增高有关。该动作的要点在于“摆尾”,即转动盆腔刺激腹腔内的副交感神经,改善肠胃功能以及心悸等症状,平衡大脑过度兴奋的活动,达到潜降心火的功效。

同时,这一式主要通过对脊柱大幅度侧屈、环转及回旋,使头颈、胸腹、腰段及臀部、腿部等多个肌群参与收缩,使整个腰腹、头颈和髋关节及股部肌肉都得到了锻炼,既增加了颈、腰、髋、下肢的关节灵活性,也增加了肌力。

对应经脉

练习本动作主要牵动的主要经脉是:足少阴肾经;督脉。

对应穴位

练习本动作主要牵动的穴位是:

大椎穴:见五劳七伤向后瞧。

命门穴:见五劳七伤向后瞧。

对应脏腑

练习本动作对应的人体脏腑是心。心是脏腑中重要的器官,主宰各脏腑进行着协调的活动。故《内经》说:“心者五脏六腑之大主”,也就是说,各脏腑在心的领导下互相联系,分工合作,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

心的主要生理功能是:主神志,主血脉,主汗,开窍于舌等。现将其主要生理病理简述如下:

心主血脉《内经》说,“心主血脉”,“脉者,血之府也”,“诸血者皆属于心”。心主血,血行脉中,心与脉密切相连,脉是血液运行的通道,心有推动血液在脉管中运行以营养全身的功能。这种功能是由心气的作用来实现的。心气的盛衰,可以从血脉的改变反映出来,故《内经》说:“心之合脉也,其荣色也”。若心气旺盛,血脉充盈,则脉搏和缓有力。若心气不足,心血亏少,则脉细弱或节律不整。若心血瘀阻则脉涩不畅或结代等。

心主神志神志,指人的精神意识和思维活动。现代生理学认为,人的精神思维活动是大脑的功能,即大脑对客观外界事物的反映,中医学认为人的精神思维活动与脏腑有关,而主要是心的生理功能,故有心“藏神”,“主神明”的说法。《灵枢·本神篇》说;“所以任物者谓之心”。任,就是担任,接受的意思,指出了接受外来事物而产生思维活动的过程是由心来完成的。

心的功能正常时,则神志清晰,思考敏捷,精神充沛。若心的功能异常时,常可出现心神改变,如心悸不安,失眠多梦,健忘痴呆和狂妄躁动,哭笑无常,甚至昏迷不省人事等症状。

心主汗,汗是人体津液之一,汗与血同源,因心主血脉,心生血,故汗与心有密切关系。故有“汗乃心之液”的说法。

当心阳虚脱时,汗液随心阳而脱,故大汗淋漓;心气虚时,表卫不固,自汗出;心阴虚时,阳无所附,心液失其敛藏而发盗汗。

心开窍于舌,其华在面心开窍于舌与“舌乃心之苗”的意思相同。这种说法的依据是:心经别络上行于舌,因心的气血上通于舌,所以心的气血强与否,往往可以从舌的变化上反映出来。例如,心血不足时舌质淡白;心火上焱时则舌尖红或舌体糜烂;心血瘀阻时则舌质紫暗或瘀斑、瘀点。热入心包或痰迷心窍时,则舌强语謇等。华,是光彩之义,其华在面,即是心的生理功能是否正常,可以显露于面部的色泽变化,由于头面部的血脉极为丰富,所以心气旺盛,血脉充盈,面部红润有泽;心气不足,则可见面色白、晦滞;血虚则面色无华。

摇头摆尾去心火的作用

“摇头摆尾去心火”是健身气功八段锦中的五式,顾名思义,就是通过“摇头摆尾”的动作去除“心火”我们接下来介绍一下“摇头摆尾”为什么可“去心火”。

中医认为,人体里的“火”可助机体正常运行,但超过正常范围的火就是邪火,会引起身体的不适或产生疾病。例如,在日常生活中,有些人因饮食不慎,或恣食辛辣香燥,或嗜食肥甘厚味,或嗜酒无度,一则损伤脾胃使气机升降失司,郁滞而化火;二则积热内生,蕴结化火,熏蒸脏腑。从而表现出心烦易怒,失眠,口舌生疮,口渴喜饮,小便短黄,舌尖红绛等症状,这就是所谓的“心火亢盛”。

心居上焦属阳,在五行中属火;肾居下焦属阴,在五行属水。根据五行中水克火的规律,扶助、加强肾阴是去除心火的有效方法。

 从表面看,“摇头摆尾去心火”似乎是头与躯干的左右旋转屈伸运动,但运用中医的相关理论进行分析,可发现这个动作的功效主要在于通过对腰骶部位的导引活动,刺激脊柱和命门穴(位处腰背的正中部位,与肚脐前后相对,刺激此穴可强肾固本),增强肾阴,从而加强肾阴对各脏腑的滋养和濡润作用,进而达到“去心火”之目的。

心与脏腑的关系

中医认为,人体是一个统一的有机整体,由脏腑、经络等多个部分构成。

各脏腑的功能活动不是孤立的,而是整体活动的一个组成部分,它们不仅在生理功能上存在着相互制约、相互依存和相互为用的关系;而且还以经络为联系通道,在各脏腑组织之间,相互传递着各种信息,在气血津液环周于全身情况下,形成了一个非常协调和统一的整体。

心与脾

心主血,脾统血,脾又为气血生化之源,心与脾的关系非常密切。

脾的运化功能正常,则化生血液的功能旺盛。血液充盈,则心有所主。脾气健旺,脾的统血功能正常,则血行脉中,而不逸出于脉外。因此,心与脾的关系主要表现在血液的生成和运行方面。

在病理上,心脾两脏亦常互为影响,如思虑过度,不仅暗耗心血,且可影响脾的运化功能;若脾气虚弱,运化失职,则气血生化无源,则可导致血虚而心无所主。若脾不统血而致血液妄行,则也会造成心血不足。以上种种,均可形成以眩晕、心悸、失眠、多梦、腹胀、食少、体倦、面色无华等为主要见症的“心脾两虚”之病理变化。

心与肺

心与肺的关系,主要是心主血和肺主气、心主行血和肺主呼吸之间的关系。“诸血者,皆属于心”“诸气者、皆属于肺”,心主血与肺主气的关系,实际上是气和血相互依存、相互为用的关系。

肺主宣发肃降和“朝百脉”,能促进心行血之作用,因此是血液正常运行的必要条件,符合于“气为血帅”的一般规律。反之,只有正常的血液循环,方能维持肺呼吸功能的正常进行,故又有“呼出心与肺”之说,这也符合于气舍于血的一般规律。但是,联结心之搏动和肺之呼吸两者之间的中心环节,主要是积于胸中的“宗气”。由于宗气具有贯心脉而司呼吸的生理功能,从而强化了血液循环与呼吸之间的协调平衡。

因此,无论是肺的气虚或肺失宣肃,均可影响心的行血功能,而导致血液的运行失常,涩迟,而出现胸闷,心率改变,甚则唇青、舌紫等血淤之病理表现。反之,若心气不足、心阳不振,淤阻心脉等导致血行异常时,也会影响肺的宣发和肃降功能失常,出现咳嗽、气促等肺气上逆的病理现象。这即是心肺之间在病理上的相互影响。

心与肝

心主血,肝藏血。人体的血液,生化于脾,贮藏于肝,通过心以运行全身。心之行血功能正常,则血运正常,肝有所藏;若肝不藏血,则心无所主,血液的运行必致失常。正是由于心和肝在血行方面密切相关,故在临床上“心肝血虚”亦常常同时出现。

心主神志,肝主疏泄。人的精神、意识和思维活动,虽由心所主,但与肝的疏泄功能亦密切相关。由于情志所伤,多化火伤阴,因而在临床上心肝阴虚、心肝火旺常相互影响或同时并见。

心与肾

心在五行属火,位居于上而属阳;肾在五行属水,位居于下而属于阴。从阴阳、水火的升降理论来说,位于下者,以上升为顺;位于上者,以下降为和。所以,在理论上认为心火必须下降于肾,肾水必须上济于心,这样,心肾之间的生理功能才能协调,而称为“心肾相交”,也是“水火既济”。

若心火不能下降于肾而独亢,肾水不能上济于心而凝聚,就会出现一系列的病理表现,即称为“心肾不交”,也就是“水火失济”。例如:在临床上出现的以失眠为主症的心悸、怔忡、心烦、腰膝酸软,或见男子梦遗、女子梦交等症,多属“心肾不交”。

此外,由于心肾阴阳之间亦有密切的关系,在心或肾的病变时,亦能相互影响。例如:肾的阳虚水泛,能上凌于心,而见水肿、惊悸等“水气凌心”之证候;心的阴虚,亦能下汲肾阴,而致阴虚火旺之证。

作用

1.摇头摆尾可提升阳气、通经泄热、平衡阴阳、畅通任督二脉、调理脏腑、滋阴补肾,使肾水上济,促进心肾相交。同时,牵动脊髓和马尾神经,改善内脏神经功能,有助于提升卵巢、子宫、前列腺、膀胱等脏器的功能。

2.脊柱的回环旋转,加之头、尾的牵拉转动,和提肛收腹与膈肌的下降,对脊柱有很好的保健作用。同时,腹腔脏器得到挤压、按摩,促进了中焦、下焦的消化、排泄及运化功能。

3.下蹲马步、左右移动重心,能活动髋关节,改善局部血液循环,可防治股骨头坏死等疾病,并可发展下肢力量,提高身体的稳定性。

(0)

相关推荐